国外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研究
2018-04-02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
一、国内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一)内涵(500)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故名思议,像海绵一样的城市,海绵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水的吸收、储存、净化、释放等功能。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的目的不仅是减少雨洪灾害、较少径流污染、促进雨水重复利用,更重要的是,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国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拥有“绿水青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我国海绵城市发展
2012年,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在“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被提出。2014年国家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这是我国部关于海绵城市的技术指南,同时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依据。2015年国家开始进行海绵城市试点工作,2015年-2016年,我国共确定了30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实施正式启动。近年来,在我国政府部门的不断推动下,我国海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二、国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发展动态
(一)国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概括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先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国外的城市雨洪问题的出现也早于我国。到目前为止,国外在城市雨洪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技术。美国的“低影响开发技术”(LID),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建设”(WSUD),新加坡的“活力、美观和净水计划”(ABC)以及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等[1]。经过多年的雨洪管理,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洪管理方面的建设已显现成效。
(二)国内外文献数量统计研究
通过对Elsvier期刊网址进行检索,检索关键词包括(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BMP、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 SUDS)检索结果从文献数量上看,LID理论和BMP的文献数量占比超过97%。而WSUD和SUDS占比不到3%。由此说明国外海绵城市领域的最主要研究内容是LID(低影响开发),其次是BMP(最佳管理实践),而且这两个领域的研究都源自美国,并且研究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WSUD(水敏感城市设计)和SUDS(可持续排水)。这也可以说明“低影响开发”和“最佳管理实践”被全球广大学者所研究和关注。
(三)国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起步早于我国,国外对于海绵城市的表述与我国的海绵面城市有所区别,但是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是基本相同的。核心观点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面源污染控制以及雨洪资源化,国外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起步最早的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不同的国家都拥有了自己特有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理论[3],目的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对水文、生态、土壤等进行保护以确保农业污染的控制[4]。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雨洪管理理论逐渐发展成新的理论“低影响开发设计”理论(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设计的理念是倡导运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对雨水进行管理、利用和控制。到目前为止,“最佳管理措施”BMP和“低影响开发设计”LID已然成为美国乃至全球许多国家进行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理论,也成为了城市雨洪地表径流量控制的主要模式。
澳大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重视雨洪的管理,尤其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洪水问题越来越严重。起初,为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政府选择了快排方式,雨洪问题得到缓解,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雨洪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1994年澳大利亚学者Whelans等人提出“水敏性城市设计”SW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理论。2004年澳大利亚政府正式推广“水敏性城市设计”。水敏性城市设计理念。2005 年,墨尔本水务局颁布了《水敏性城市设计工程手册:雨洪(WSUD engineering procedure:stormwater)》。
英国,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始关注雨洪管理的方法,通过对BMPs的运用和改进,在1997年“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Sustainab 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首次被采用。2000年后制订了《SUDS手册》,SUDS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标准。SUDS是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源头,场地,区域)控制,达到控制污染物排入河道并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
德国和日本等国都在雨水管理控制方面发展较早,在城市雨水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德国的分散式雨洪管理模式(DRWM),日本的雨水贮留渗透计划都对其本国的雨水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理论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从上述国外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国外海绵城市已形成了基于其本国自身特点的成熟的理论,由于国外雨洪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为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应借鉴国外的技术方法、技术理念、建设措施,更应该对国外的管理方法、规划方法等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发掘。站在系统研究的角度对国外的海绵城市建设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为我国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二)国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均是站在技术治理的角度,对城市雨洪进行管理,从而减少径流量,减少径流污染,从而促进城市雨洪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应建立在我国城市环境及城市规划前景的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摒除一位的借鉴而忽略了自身的特殊情况。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法与理论。
【参考文献】
[1]董秉直.海绵城市管理与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21):19-28.
[2]满莉,毛依娜.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商业模式研究——基于美、德两国的经验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16,(07):105-112.
[3]吴辉,刘永波,朱阿兴等.流域最佳管理措施空间配置优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04):570-579.
[4]Stern D N,Mazze E M.Federal water pollutioncontrol act amendments of 1972[J].American Business Law Journal,1974,12(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