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思考
2018-04-02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一、环境保护税的基础理论
环境税是为促进经济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而设立的。是政府为了满足公众环境保护的需要,而颁布的相关法律条文,向排污主体征收款项的一种形式。根据OECD的定义,环境税是政府强制征收的款项。我国计划将从2018年1月1日起征收环境保护税,我国现行的税种包括消费税、耕地占用税等,共同构成了环境保护税的税收体系。
环境税具有现在税收的基本特征,但其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环境保护税征收都是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只能将环境保护税费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不能用作他用。同时,环境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是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手段来约束和调整环境资源主体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目的,因此,环境税作为一种调节现阶段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特定税种,将在现阶段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特征和职能,不断完善。
我国现行的税法当中,有多项征收项目,如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等,与环境保护税共同构成了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
二、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环境保护 “费改税”的必要性
我国自1978年开始进行排污收费制度在征收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导致我国建立的排污费控制企业和个人污染排放的制度初衷并不能发挥最大效用。我国排污费收入远远低于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总额,收入的增长率也低于投资的增长率。尽管排污费收入基本保持稳定,但随着我国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型,施行的排污费制度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环境治理的需要。并且由于缺乏法律层次的有效监管,在排污费的征收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个别企业随意减免、向政府部门寻租行为、征收效率低等问题。
环境税的设立,可以增强对污染物收取费用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可以加强部门协作,对企业排污收费的监督,减少企业寻租行为的可能性;保障政府建立环境管理专项资金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也能推动企业向绿色环保企业的转型和对自身排污控制的倾向性,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模式。环境税制度,既可以对在经济转型期实行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支持力度,又可以加强对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强度大的企业进行税收管制,为各种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有效调控,辅助市场优胜劣汰的淘汰作用,促使经济增加朝着越发清洁和可持续的目标前进。保证社会的公平的实现。
(二)环境保护“费改税”可行性
环保税首先是对各项排污费的综合和总结。环境保护税的总则,就对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课目,以及征收对象明确的规定。这有利于行政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的改善,并为行政执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其次,环保税正式把环保的收费项目和数额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提高了环保收费的法律层次,提高了征税的公信力。
最后,其制度安排和设计层次向着更高和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体现出一种更为科学、理性的思想。如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污染税种的收费标准,规定了不得超过最低标准的10倍,同时允许地方在结合本地方实际的基础上,适当调节本地方的污染税率,同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低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这就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弹性空间。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强调的是多部门的联合协作,整个拟定的法律条文中有多达十多条来简介叙述税收的征管问题。这是和排污费典型的不同的设计。环保税设计了税务机关、环保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对环境税的征收、检测、管理、信息分享机制,充分考虑到了在环境管理过程中不同部门的职能分割和部门设置,这将加强部门协作和管理,发挥部门的能动性和部门的专业性。
三、完善环保税的方向建议
当前环境保护税征收的课税科目已经包含了当前环境税征收大部分的主要污染物。基于当前的环境税标准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税,建议在今后环保税的进一步修正和补充的过程中,增加对污染物征收课目的衡量和检验,如CO2的排放指标可以增加到政府征收的环境税课目中。
环保税的出台和设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排污费等环保费用的征管不力,为解决这个问题,环保税中明确规定是由税务部门主要负责对环保税的征收、管理,并且环保部门提供环境监控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由环保部门提供进一步的检测信息,再报由税务部门核实处理。为此,环保税采用了多部门协调管理,部门分工合作的方式对环保税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于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出现的管理混乱,要及早发现,确定职责划分问题,由谁负责,由谁管理,出现的企业寻租和违法乱纪的行为由谁处理。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权责划分对执行环境税相关规定,提升管理效率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综合性质的管理活动,对环境的治理并不能只依靠环境税这一种手段。还必须加强对排污权交易制度、水权交易制度、碳权交易制度、财政补贴制度等制度的综合管理和监管,成为环境税的配套制度措施,加强对环境税和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增强环境管理。
[1]吴健,陈青.从排污费到环保税的制度红利思考[J].环境保护,2015(1):21-25.
[2]秦昌波,王金楠,葛察忠等.征收环境税对经济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17-23.
[3]许文.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制度比较研究[J],国际税收,2015(11):49-54.
[4]杨小平,陈昌锋.环境保护税之国际比较与借鉴[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4(1):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