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必然性视阈下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反思研究
2018-04-02韩晓娟
王 伟,韩晓娟
(绵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寝室人际关系是指学生在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寝室内,“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1]。近年来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一方面我国改革与开放的深入发展冲击着传统的交往价值观,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寝室逐渐替代传统班级成为高校的基本单位团体。寝室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由于生源地、性格、经济条件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大学生在寝室中的人际交往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寝室中的各种恶性伤害事件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日益突出。
对自由的追寻是人类的特质之一,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追求自由的历史。生活在一个寝室群体中的大学生,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身的自由。如果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学校管理缺位、家庭教育引导缺失使得自身人格特质不健全、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等必然性前提,只顾一味地追求抛弃了任何必然性的意志自由,那么他们追求自身自由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室友的自由,继而就会引发寝室矛盾和冲突。因此,唯物地、辩证地认识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对缓和当今大学生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1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对于自由与必然性关系的认识,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主要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是以霍布斯为首的机械决定论,另一种则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自由意志论。面对这种困境,康德采用折衷的方式,将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割裂开来,认为必然性属于自在之物的范畴,自由属于现象的范畴,两者不能互相转化。黑格尔唯心地、辩证地把握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认为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但是必然性属于绝对观念的范畴。康德和黑格尔对自由与必然性的论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才唯物地、辩证地把握了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认为真正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1)割裂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历史宿命论或自由意志论。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论者认为理性、意见支配世界的前提是遵从现象的规律性,即绝对观念。主观唯心主义者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认为,在盲目的必然性条件下,必然性表现为物质本身的“自由的精神活动的形态”[2]656。唯心主义者在理论上愈是强调自由,那么在实践中愈是将自由归之于无,因为他们不能对抗那以“自由的全部力量武装着的偶然性”[3]660。唯心主义者的自由是抛弃了任何必然性的绝对的意志自由,他的行动中没有任何必然的东西,他也不能从必然性的方面去观察和理解他的同胞们。如果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现象的必然性,就不能把握社会历史的运行规律,从而个人的任何计划和目的都将被偶然性所瓦解。意见支配着世界的观点“显然给人的自由以这样广大的地位,以致实际上将他变成偶然性的玩具”[4]613。
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自由是必然性的转化形态,实现个人自由的条件是遵从必然性。如果“在自由的人的活动的基础上没有安置着为活动者所理解到的必然性时”[5]659-660,那么任何人的自由的活动的可能性就比之于零,即当个人没有认识到或不能认识到必然性时,只能受到它的束缚,不能实现真正的个人的自由。如果割裂了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为了反题而牺牲正题,也如为了正题而忘掉反题一样”[6]347,都是没有依据的。一方面,只强调客观的必然性,否认个人的意志作用,否认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将会导致宿命论。另一方面,只强调个人的意志自由,不承认任何规律性、必然性,把社会历史看作是各种偶然事件的凑合,这将会走向唯心主义。
2)实现真正的自由要以遵循客观的必然性为前提,并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对必然性的认识来改造世界,否则将不能对抗那以自由的全部力量武装着的偶然性。
恩格斯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7]455,必然性与自由的关系是辩证同一的。当个人没有察觉到隐藏在自由背后的必然性时,便会受到必然性的约束,实现的只是意志自由,而不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真正的自由。反之,当个人通过社会实践这个媒介,认识到表现出来了的必然性时,便能充分地施展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的自由。恩格斯也承认存在着盲目的必然性,但是“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8]455。盲目的必然性只有在个人脱离社会实践而不可能去认识的时候才是存在的,如果规定着自由的必然性能够包含在自由之中,即个人能够从必然性方面去观察理解他人时,个人便实现了自身的自由。“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9],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必然性愈强大,这种趋势表现的就会更加明显,而个人就愈能从必然性的方面去理解和认识他的同胞们,从而个人就愈可能在社会实践之中充分地施展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的真正的自由。
列宁则从认识论的维度论述了恩格斯对于自由与必然性关系的理解。首先,恩格斯的立场与不可知论者康德和休谟截然相反,他承认感觉的源泉是客观实在,因此他承认客观的必然性,即客观趋势。黑格尔也指出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但是他所说的必然性只是绝对精神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映现,而不是自然与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其次,恩格斯坚持客观实在的第一性,因此他认为必然性相对于自由而言是第一性的,个人的自由无法规避地要服从于必然性,即自由以遵从客观的必然性为前提。最后,他承认“存在尚未被人认识的必然性”[10],即盲目的必然性。列宁指出,恩格斯关于盲目的必然性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向为我的必然性转化的论述,同他在《费尔巴哈论》中驳斥不可知论观点的论述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11]。认识到必然性只是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对必然性的把握来改造世界,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2 割裂自由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将会导致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2]515。随着高校学制的改革,班级的作用逐渐被削弱,而寝室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断增强。生活在一个寝室群体中的大学生,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身的自由。但是,如果在追求自身自由的同时,没有认识到室友的自由行为背后的必然性,阻碍了室友对自由的追寻,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寝室冲突。在“3.27川师杀人案”中,芦某因在寝室中唱歌,吵到了患有抑郁症的滕某,遂被滕某杀害。芦某追求自身自由的同时,没有意识到抑郁症缠身的滕某需要休息,而滕某也没有认识到生性活泼的芦某喜爱唱歌。由于两人都没有认识到对方追求自由的行为的背后所隐藏着的必然性因素,最后导致了这场寝室惨案,双方都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每个人的自由行为背后都有其必然性,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学校管理缺位、家庭教育引导缺失使得大学生人格特质不健全、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等因素,就是隐藏在当代大学生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背后的必然性。当代大学生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些必然性,只顾一味地追求脱离了必然性的个人自由,将会加剧寝室人际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1)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高校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中失位。
大学生处于从青年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受到家庭、大众传媒等宏观或微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个年龄阶段,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但由于一些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冲突。大学生在各个方面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阶段,他们充满朝气、可塑性较大,但是他们认知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地辨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观念,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各种各样错误思潮渗入高校之中,加上一些高校的课程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影响,使得高校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中失位。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多种错误思潮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多种错误思潮并存,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渗入高校之中。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对错误思潮的辨别力和抵制力较弱,极为容易受到这些错误思潮的侵袭,造成他们讲求功利主义,缺乏对法律规章制度的敬畏之心,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其次,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精神颓废,心理问题频发。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便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继之而来。同时随着“读书无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等观念的渗透,部分大学生斗志消沉,精神颓废,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使得他们在寝室交往中容易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最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高校专业设置趋于功利,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育,较少开设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课程,导致学生缺乏习得社会交往规范的途径。另外,加之高校后勤产业的社会化改革之后,学校对学生寝室管理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进行协调。
2)家庭教育引导缺乏易使孩子形成性格缺陷,缺乏人际关系的沟通交往技巧。
在心理学上,家庭被认为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13]。生命的前五年是性格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孩子对父母特别依赖,因此也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心理学上根据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专制型父母、权威型父母、放纵型父母及忽略型父母。专制型的父母事事为孩子操心,易使孩子的性格具有依赖、缺乏创造力的特点。权威型的父母严格要求孩子的方方面面,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养成。忽略型的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易使孩子产生妒忌、冷漠等不良情绪;放纵型的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会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如果家庭的教育模式不当,则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在寝室中这种性格缺陷往往会加大冲突产生的可能性。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阶段的九零后在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生活在长辈溺爱的环境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型的交往价值观念。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多的物质资源和情感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任性、骄傲、自私及缺乏独立精神的性格缺陷,这些性格缺陷会使他们在寝室人际交往中陷入困境,增大了寝室矛盾产生的可能性。
3 立足社会实践,实现必然向自由的转化,缓和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
恩格斯认为,实现自由要以认识和理解隐藏在自由背后的必然性为前提,在实践中利用这种认识来改造世界才能实现个人真正的自由。如果在认识到了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学校管理缺位和家庭教育引导缺失使得大学生人格特质不健全、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等必然性要素之后,我们只是简单地把这些必然性放在一旁,对它们不管不顾,那么实现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也难以得到缓和。社会实践是必然性向自由转化的中介,也是实现大学生自身真正自由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应该利用对必然性要素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改造和完善束缚着大学生追求自身自由的要素。加强社会大环境的正确引导、增强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家庭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质,从而使这些造成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的必然性因素转化为大学生自由自觉活动的基础,进而真正地缓和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
3.1 加强社会大环境的正确引导,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引领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1)增强辨别和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局势暗流涌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分化”和“西化”。他们通过文化渗透、社会思潮渲染等方式,企图挑战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削弱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和话语权。在这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潜伏在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它混淆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认知,使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做事讲求功利主义,不顾他人的利益得失,这将会影响他们在寝室中的人际交往。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必须扎扎实实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前进的行动指南,把它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辨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旗帜鲜明地和各种错误思潮划清界限,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健康的人格特质。
2)努力净化高校校园周边环境。大学生寝室中的矛盾与冲突甚至暴力惨案的发生,与高校附近复杂的社会环境关系密切。只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14]50,才能理解大学生寝室冲突产生的原因。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新校区的修建势在必行。然而,这些新校区一般位于治安较差、社会环境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众多的师生作为庞大的消费主体,在高校附近便迅速滋生了大量文娱场所,如宾馆、网吧、出租房、酒吧、台球馆,而这些场所又多为社会闲散人员集聚之地,抢劫、斗殴等暴力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因素易使大学生在寝室日常交往中奉行“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会加剧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因此,高校应培育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入其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高校应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管理,优化高校周边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积极引领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资源,增强了大学生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但是它的消极方面也逐渐在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网络上充斥着骚乱、战争、凶杀等暴力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失范。暴力文化以游戏、影视等为传播载体,“它以暴力为内容,远离优美与崇高,却又打着文化的名义,披着趣味的行头,把暴力注入青少年的性格之中”[15],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部分网络游戏中包含着暴力、凶杀等不良信息,大学生由于自主意识不够坚定,会在潜意识中去模仿这些暴力行为,增大了寝室中暴力冲突的可能性。因此,国家应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净化网络空间。高校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网络文化的鉴别力和抵制力。大众传媒应该积极主动地担负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引领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3.2 高校应在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过程中增强主导作用
1)完善高校现行的专业及课程设置。面对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高校应该不断改革其现行的专业及课程设置。高校应将人格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加入人格教育的内容。第一,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努力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知识。学校应将人际交往课程纳入大学生培养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课堂上讲授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礼仪,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第二,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推广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面对可能出现的寝室矛盾,应提前对大学新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通过开设心理课程、举办心理讲座以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其适应新环境,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形成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另外,高校还应建设独立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着力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个案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和咨询队伍,并且定期举办心理讲座,为大学生提供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及时疏导寝室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第三,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相关法制讲座及法院旁听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
2)创新寝室管理制度。第一,创新寝室分配制度。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前,高校应收集学生的性格类型、爱好追求及生活背景等相关信息,了解他们选择室友的标准。高校在分配寝室时应革新传统的依据所学专业及所属行政班级分配寝室的做法,综合多方信息,以学生的性格及爱好等因素作为参照分配寝室,优化新生的结构组合,实现寝室内部的优化趋向。第二,设立文明寝室建设制度,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在寝室的各种评比活动中,不应只注重于对卫生的检查,而应加强对寝室文化层面的评比。以室长为纽带,让班级文化建设带动寝室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增强寝室成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归属感。第三,推动寝室管理民主化。室长应起到模范作用,积极制定寝室内部的规章制度,监督寝室中的不文明行为,加强寝室文化的建设,为大家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3)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协调大学生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的关键力量。然而,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辅导员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职业化、专业化之路困境重重。因此,应完善辅导员制度,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建立淘汰和激励机制,选聘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强化辅导员服务功能,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16]。面对大学生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高校辅导员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到寝室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寝室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化解寝室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困惑及矛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价值观念。
3.3 家庭努力营造温馨民主的氛围,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质
首先,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一方面,对孩子不应该 “唯分数论”,对他们期望过高,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孩子,会产生精神焦虑,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家长应该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意识,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而不是把一切都归责于学校。其次,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气氛应该温馨民主、轻松和谐,而不是专制独裁。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关系到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在表扬鼓励的家庭氛围中能促进孩子积极表现自己,而在充满敌意和讽刺的氛围中则会给孩子的成长及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受到家庭结构的影响。父母再婚、离婚等破裂家庭会给孩子带来过分紧张的家庭氛围,易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最后,父母榜样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现出对金钱的贪婪和欲望,这种拜金主义的错误价值取向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及道德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4 结语
面对大学寝室中的各种恶性伤害事件,学校、家庭、社会及大学生自身都应引起重视。从表面上来看,马加爵案和复旦投毒案是偶然现象,但是偶然现象中却蕴含着必然性的方面。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学校的管理缺失、家庭的教育引导缺乏、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是隐藏在大学生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背后的外在必然性因素,而大学生自身人格特质不健全、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则是内在的必然性因素。如果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些必然性,只顾一味地追求抛弃了任何必然性因素的意志自由,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寝室矛盾与冲突。大学生不能从必然性的方面去认识和理解室友追求自由的行为,他们在追求自身自由的同时可能会破坏室友的自由,进而就会加剧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应该利用对必然性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改造和完善束缚着大学生追求自身自由的要素,缓和紧张的寝室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大学生自身真正的自由。
[1]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2]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3]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6] 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94.
[7]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85.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95.
[10] 侯双霞.论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心理诱因与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2):109-111.
[11] 李振跃.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根本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3(6):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