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和启示

2018-04-02任世赢

市场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金融绿色发展

◇任世赢

目前,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首要挑战。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绿色金融纳入议题,供给侧改革当中强调绿色和环保为经济发展方向,G20峰会上也重点讨论了国际绿色金融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将资本逐步从“三高一低”和产能过剩等行业中解放出来,重点转为投资新能源、高科技、生态环保型产业,从而逐渐降低我国碳排放量,树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环保大国形象。因此,本文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先进案例提出对应的发展策略,引导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完善。

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步于1995年颁发的《关于贯彻信贷政策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但受限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水平,直到2007年才真正开始广泛推动绿色金融的布局和建设。据相关统计,自2007年以来,我国有关绿色金融、环保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达390余项。自兴业银行加入赤道原则之后,我国已经有20余家银行相继采用赤道原则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截止2017年6月,国内绿色信贷业务余额达到8.26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80亿,绿色金融项目达2万多个。尽管我国的绿色金融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不能有效满足社会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改革的要求。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社会对绿色金融认知水平低。我国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的了解甚少,环保意识薄弱。目前只有20余家商业银行参与到绿色金融项目投资中,众多中小银行未能意识到绿色金融的前景和经济效益。此外,我国众多企业不能全面认识绿色金融的深远意义,许多项目未能符合绿色的标准,强调利润的增长而忽略可持续性要求,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阻碍。

2.相关法律和体系不完备。尽管我国这些年来颁布了众多绿色金融领域的法律和法规,但是绿色金融同政策和宏观环境同步变动,指导办法不具备体系化和战略化功能,且关键的保障办法和监管制度仍然处于摸索完善阶段,多数制度的实施性偏低。例如存在环保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财政性支持相对分散,缺少统一的信息披露机制,出现问题时权责无法明确等问题。没有健全的制度和保障体系,绿色金融的功能和效用就无法全面实现。

3.绿色金融产品类别单一,缺乏创新。我国目前主要以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为主要的绿色金融业务产品,涉及绿色保险和基金的业务微乎其微,也几乎不存在其他的增值服务,碳交易市场发展体系也不够健全。同时,这些产品主要为企业提供服务,几乎不涉及个体的绿色金融服务需求。绿色金融服务的单一和滞后不能满足当下绿色经济发展要求下的高科技,跨度长的项目融资需求,期限错配问题严重阻碍资本的投入和绿色项目的开展。

二、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案例

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成功经验,有助于当下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和决策制定。下面简要介绍英国、美国和韩国开展绿色金融的成功案例。

1.英国。2009年前后,英国相继颁发了《低碳转型计划》和《可再生能源战略》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欧盟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下,为拉动绿色项目的私人资本投资,刺激绿色项目的增设和规范,英国于2012年设立政府直管的绿色银行,积极推行欧盟体系下的“绿色新政”。该银行重点关注生物质能、海上发电和能源效率融资项目,为环保节能产业提供良好的资本聚集平台,到目前为止有一半以上的英国绿色项目由其主导参与,累计投资金额达25亿英镑,杠杆效应达3倍之高。

2.美国。以市场经济自由发展为前提,利用资本手段调整绿色金融市场结构是美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特色。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美国通过《美国区域性温室气体减排立法提案计划》成为最早实施以市场导向为主的碳交易制度的国家,促进了绿色金融市场的规范化。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颁布,降低了环保和能源行业的税收比例,极大地增加了资本市场对于绿色金融市场的投资。此外,为保障绿色金融行业的资金来源,美国特许成立三所独立的绿色产业银行,管辖环保低碳产业的财政投入和资本配置。

3.韩国。在韩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法律建设是其重要的推动手段。例如韩国设立《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和《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要求每年的绿色金融投资必须达到规定的GDP占比,明确环保产业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同时,明确的税收减免和产业分红奖励制度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参与,加速了绿色金融体系的快速构建。例如,韩国政府对绿色产业中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产业研发和资金配置上提供帮助。此外,政府也大力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通过环保主题视频宣传加深社会公众的绿色生活意识,树立良好的国际环保形象。

以上绿色金融案例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各国政府在法律方面的积极探索,政策方面的税收减免和优惠,加上大力的市场推广以及多主体多领域的合作,促进了科学完备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快速形成。

三、发展建议和对策

结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和国际发展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建议和对策:

1.要提升绿色金融推广力度,加强政企合作。要推动中国金融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转型,就必须加快推进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在实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加强社会公众和企业对于绿色金融的内在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作用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同外界的联系和合作,促进整个社会绿色金融生态的构建和完善。第一,绿色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结合互联网手段实施多渠道宣传,重点普及绿色金融的内涵和特殊意义,提升社会的广泛了解和支持意识。第二,通过与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拓展绿色金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技术改革和行业前沿趋势探讨,为其发展提供合理、科学的指导性建议和策略。第三,加强金融机构同政府的审查合作,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和运营是否“绿色”的评判准则制定,企业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体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绿色动态监管办法等,对绿色金融发展严格实施准入管理和过程管理。

2.要加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相比于国际上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缓慢,绿色金融体系相对落后,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能紧跟发展的要求。因此,推进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法律法规的健全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考虑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完善绿色金融基本业务规范、基本保障法规。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发展准则,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和市场机制,适度实行政策倾斜,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和保障环境。其次,结合国外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改进监管体系和手段,提升绿色金融监管力度和效率。最后,明确绿色金融项目的权责制度,鼓励和支持绿色企业和项目,做到赏罚分明。

3.要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丰富投资手段。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少,投资领域窄也是限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困境,应该加大绿色金融的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鼓励PPP等多种投资模式,构建多元化投资工具。借鉴国外的绿色金融经营经验和创新模式,将碳金融、绿色账户、绿色保险、绿色股指和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纳入绿色金融多元发展目标当中,通过政策支持和税收减免来保证投资水平。此外,可根据项目的不同属性,通过绿色金融产品组合推动多元化市场结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4.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的“引进来,走出去”发展道路。继G20的国际金融合作背景和全球化绿色经济发展要求,努力建设好自身绿色金融体系的同时,也要利用亚投行和其他金砖国家银行的联结作用,积极寻求与国外市场的合作,鼓励和引导外来资本投资,推动对绿色股票、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衍生产品的建设。此外,借助于我国的资金优势,通过对国外绿色金融项目投资,形成多方合作模式,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对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的投资力度,促进国际绿色金融合作深度。

[1]胡学恭,赵俊刚.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7(27).

[2]纪盛.国际视角下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J].银行家,2016(11).

[3]代玉簪,郭红玉.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国际实践与经验借鉴[J].金融与经济,2015(01).

[4]张宇佳,杜秋.马骏:激励与引导绿色金融体系发展[J].国际融资,2017(08).

[5]廉军伟.点绿成金:绿色金融的“湖州模式”[J].决策,2017(08).

[6]马腾跃,曹勇.催生绿色金融“新疆经验”——访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支行长郭建伟[J].中国金融家,2017(08).

猜你喜欢

金融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