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落石的工程治理
2018-04-02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重庆 400074)
一、引言
危岩落石主要是指悬崖陡坡上的一些稳定性能较差或者岩体结构已经被切割的岩块,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其在山区地区很常见[1-3]。从危岩落石形成条件来看,地貌和地形等地质条件容易出现危岩落石问题[4]。在自然风化的长期作用下,危岩体就会产生落石,从而对施工环境和建筑物造成损害[5-6]。由于危岩落石的产生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因此危岩落石是制约建筑工程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边坡落石的工程治理进展和工程治理措施进行梳理。
二、落石研究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落石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尤其是在雨季或地震灾害的影响下,落石出现的频率较高,对工程设施及行人安全造成的破坏力较大[7-9]。学界已经开始对危岩落石进行相关性理论研究。国外学者对落石的大小进行了相关性研究,认为落石的体积应该在1.3立方米之内,利用概率分布函数对落石轨迹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将落石的初速度和大小等能够对落石运动轨迹产生影响的参数不可以设置为固定值。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落石产生地概率会高出很多。结合实际落石事件进行研究发现,落石的产生与降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落石形成的因素来看,当落石产生时一般会伴有崩塌现象,即崩塌落石。崩塌落石主要是指一些岩土体受到内力或者外力的影响,快速从母岩中脱离出来而产生的一种现象[10]。崩塌落石具有高速运动、多发性及高冲击能量等特征,是一种很常见的地质现象[11]。危岩落石是一种很常见的地理环境,一些建筑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崩塌、落石、滑坡等问题,从而对施工环境、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边坡落石工程治理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三、边坡落石工程治理研究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和相关施工设备的不断研究和应用,有关边坡落石工程方面的治理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关性的成果。本次研究主要对主动防护、被动防护和柔性防护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主动防护
主动防护治理主要是对危岩体的稳定性能进行提升,降低危岩崩落产生落石的概率,从而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12]。SNS柔性主动防护网系统主要是利用柔性网将岩石或者需要防护的斜坡包裹住,从而降低坡面岩石土体风化后产生落石或者崩塌的概率。此类柔性网一般都是选择钢丝绳网,从而达到加固危岩体的目的[13]。
主动防护技术中,除了可以采用主动防护网系统之外,还能通过灌浆技术、清除技术、排水技术或者锚固技术等进行边坡落石的加固处理与支撑作用。其中灌浆技术主要是针对危岩周围产生的裂缝,利用灌浆技术对危岩体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使围岩体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在进行灌浆技术应用时,一般都会选择其他加固措施进行配合,比如可以选择柔性防护网进行联合治理[14]。在进行清除技术应用前,一般都采用爆破方式进行排除[15]。利用排水沟和截水沟施工作业,将地表水排走,从而降低地下水对边坡的冲刷[16]。这种施工技术能够对边坡落石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对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17]。
(二)被动防护
被动防护治理主要是对出现的边坡落石进行拦截处理,从而对工程建筑及行人安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被动防护处理技术主要有棚洞防护、拦石墙防护和明洞防护等。
在隧道洞口建立过程中,容易出现落石现象,因此需要对隧道洞口进行防护治理。在进行棚洞建设时,一般都会将其建立在一些落石量较少或者塌方情况较少的地方。若隧道施工现场有模板台车,可以优先选择明洞形式进行施工[18]。其中拦石墙主要是对坡面滚石或者一些大型的危岩体进行拦截,从而降低边坡落石对工程建筑或者行人安全的影响。针对一些由崩塌产生的落石现象,可以选择混凝土拦石墙进行防护治理。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边坡落石容易对工程建筑和行人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随着建筑工程量的不断增多,边坡落石出现的概率也在逐渐增长。国内已经出现了多种防护治理技术,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工程质量及施工环境安全起到的防护作用相对较低。因此,相关边坡落石工程治理部门及研究人员应加快对落石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制定出系统的治理方案,以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