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木市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2018-09-01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神木基本农田分值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一、引言

我国目前许多地方存在人多地少的现状,耕地资源的稳定与否会直接影响着国家土地资源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保护,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耕地保护工作的形势迫在眉睫。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实行“两个最严格制度”,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并明确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科学合理划定基本农田是对耕地实行保护的重要措施,是坚守我国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关键,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榆林市神木市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耕地质量和区位条件等重要因素,分别从耕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空间形态、生态质量4个方面入手,建立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划定指标,进而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空间布局。

二、研究区概况

神木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陕晋蒙三省交界地带,属榆林市管辖的县级市。全市总面积为7473.83平方公里,辖15镇4办事处。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大相对海拔差为700多米。市域西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较为平坦,中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东南部为土石山区,地面斜度较大,山大沟深,石多土薄,水土流失严重。神木市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炎热,秋季多雨集中,冬季寒冷漫长,多西北风,风沙频繁,无霜期短,日照丰富。全县土壤类型及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共有11个土类,23个亚类,31个土属,109个土种,基本土壤为风沙土和绵黄土,而且淡栗钙土和黑垆土并存,于某些地段成交错分布,沿南北方向延伸。

根据2012年神木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统计结果,全市耕地面积为106812.41公顷,占全县面积的14.28%。市域内耕地主要由水浇地和旱地组成,其中水浇地为20871.18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9.54%;旱地85941.2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0.46%。耕地在东部地区分布较多较集中,而往西部地区呈现逐渐减少、分布零散的趋势。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需要的数据包括:神木市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神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2006—2020)、神木市2012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库。

四、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一)评价单元的划分

评价单元是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相对一致的独立的耕地单元,其划分的目的在于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反映耕地属性的空间分异性[1]。考虑基本农田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应当不受建设用地占用的影响,同时结合神木市当地煤矿开采的县域特点,保证基本农田不易遭受地质灾害。利用ArcGIS软件将神木市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中的建设用地区部分进行叠加,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耕地数据的基础上,扣除规划数据中的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区,从而提取扣除后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耕地图斑。处理后的耕地图斑最终形成77337个评价单元。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本农田划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既要保证划定的基本农田数量满足土地规划中的要求,同时也要结合行政区域内实际耕地的自身条件,如:耕地的自然质量、区位因素等,也要考虑到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基本农田的影响。因此,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决策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才能有效完成。

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中规定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必须要从数量、质量、生态三个方面来分析,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土地利用方针,优先保护集中连片、高产稳产以及质量较高的耕地。因此在划定基本农田的过程中应遵循生态性、综合性、科学性、稳定性、可获得性等原则,同时参考《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等相关基本农田规范文件,从基本农田现实意义和实际意义出发选取相关指标[2]。

针对基本农田划定的要求以及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参考大量对基本农田划定有所研究的文献资料,从耕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空间形态、生态质量四个方面入手,建立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层次指标和评价因子的权重。(详见表1)

表1 神木市耕地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1.自然条件

①自然质量等别

根据神木市2012年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统计,神木市耕地自然质量等级分为12等、13等、14等三个等级,对评价单元自然质量等别进行标准化,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w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换算值,x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自然质量等别,xmax、xmin分别为全部评价单元中最大和最小的自然质量等别,Q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自然质量等别评价值。

2.区位条件

①与主干道的距离

根据研究区域实际情况,认为与主干道的距离小于1000米时,耕地交通条件最优越,而大于5000米时,该地块的交通条件很差[3]。通过提取每个评价单元相对于主干道的距离,建立评价单元与主干道距离指标评分公式,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Di为标准化后第i个评价单元的评价分值,xi为第i个评价单元到主干道的距离。

②与农村居民点的距离

经研究和神木市实际情况分析,认为评价单元最佳耕作半径为500米,此距离是农民步行或乘农用运输工具的最优耕作距离,当耕作距离大于1500米时,则该地块的耕作距离最差。建立评价单元到农村居民点距离指标评分公式,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Di为标准化后第i个评价单元的评价分值,xi为第i个评价单元到居民点的距离。

③与城镇的距离

将评价单元到城镇的距离作为评价指标,一般来讲,距离中心城镇的距离小于1千米时,评价单元的区位条件最优越,而大于9千米时,则该地块的区位条件最差。建立评价单元到城镇距离指标评价公式,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Di为标准化后第i个评价单元的评价分值,xi为第i个评价单元到城镇的距离。

3.空间形态

①连片性

基本农田的连片程度越高,有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使用,有利于提高水利设施、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规模效益的集聚,有利于提高农用地的利用价值。以相邻图斑边界的空间距离10米以内为条件,建立距离为5米的缓冲区,形成片块[4]。通过参阅大量资料和文献,并结合神木市当地地形地貌特点,认定评价单元之间距离小于10米具有较高连片度,因此,采用耕地图斑面积为200亩和500亩作为临界值[5]。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i为标准化后第i个评价单元的耕地连片性评价分值,x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图斑面积。

②规整度

规整度是以景观生态学中的分维数为基础进行定量描述。分维数计算评价单元边界几何形状复杂性,是对其定量化的方式[6],该指数数值范围在1.0~2.0之间,指数越小代表评价单元形状越规则,反之则形状越复杂。具体计算如下:

式中,Fi为规整度,p为评价单元周长,a为评价单元面积。

4.生态质量

①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反映耕地资源不同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影响服务价值的大小,是定量考察生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7]。本文借鉴以往资料和文献,根据神木市不同耕地利用类型,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为2个级别:耕地类型为水浇地,赋值为1;耕地类型为旱地,赋值为0.9。

(三)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将各个评价单元的自然质量等别、交通区位条件、连片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评价因子分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综合分值,分值越大,质量越好。利用ArcGIS软件,将不同图层的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并赋予权重,得出综合质量评价分值,分值区间为0~100分。

五、基本农田划定

根据神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数量指标,对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按分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依次划定为基本农田。根据划定结果,最终确定将综合评价分值大于71分的耕地划定为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为84974.75公顷。

六、基本农田划定前后对比分析

(一)基本农田数量对比

根据神木市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中基本农田的数据分析,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84919.6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约为93.13%。而本文基本农田的数量为84974.75公顷,比规划指标多出55.15公顷。

(二)基本农田质量对比

神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农田中,水浇地、旱地分别占14.31%、85.69%。本文划定基本农田中水浇地、旱地分别占17.2%、82.794%。最终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基本农田地类构成和自然质量对比 单位:公顷

通过本文划定的基本农田与神木市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比较得出,本文划定的基本农田相对来说质量有提高,布局得到优化,生态质量水平整体上升,划定地块较为集中连片,而且能够保证基本农田的稳定性,而且各地类均有不同数量的调整但各地类比例变化不大。本文划定的基本农田成果能够满足“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工作要求。

(三)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对比

将神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基本农田数据与本文划定的基本农田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取得两个数据层的重叠部分。经统计,相交部分面积达到63007.38公顷,占划定总面积的74.20%。由此可得出,空间布局上基本合理。

(四)可行性分析

通过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数据与本文划定的基本农田结果进行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上的对比。在数量上,考虑到基本农田数量指标的行政约束性,从而直接依据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数量指标;在质量上,通过对评价单元的综合质量评价,采取排序的方法划定基本农田,优先保护高质量耕地,使基本农田的整体质量有提高,布局得到优化,同时保证了基本农田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在今后神木市可能因生产建设而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时,本文对评价单元的综合质量评价结果也能够提供更好的调整方案;在空间布局上,与规划基本农田有较多的重叠,说明本文划定的基本农田在空间布局上具有合理性,但与规划基本农田又有所不同,并在布局上着重考虑交通区位条件,因此空间上得到优化。

本文通过对耕地单元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从而划定基本农田的方法更加客观、可靠、科学合理。划定结果符合基本农田规程中的要求,本文的划定方法切实可行。

七、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文结合神木市当地地域特点,科学划分评价单元,构建入选基本农田耕地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基本农田划定的原则,考虑自然质量条件、区位条件、空间形态、生态质量等影响因素,从而选取自然质量等、城镇影响、农村居民点影响、交通影响、耕地连片度、田块规整程度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七个主要指标,确定评价单元分值,为基本农田划定空间布局的确定提供依据。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综合质量评分,结合规划数据及基本农田入选分值,最终确定神木县基本农田划定规模和空间布局。并与原规划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划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为今后神木县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二)讨论与展望

基本农田划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行政干预、社会经济,还有自然状况等,其评价过程是复杂的而且是多目标的,本文建立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需要更加科学并符合当地的地域特点。另外,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也带有主观性,还需要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神木基本农田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神木有石峁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非公党建 不是“挂牌子、摆桌子”——神木非公企业这样寻求新优势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