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

2018-04-02乐昌市坪石镇金鸡小学彭增英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意念算式数学

文乐昌市坪石镇金鸡小学 彭增英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逻辑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慧的大脑和良好的天赋才能学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对天真聪明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受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呢?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呢?

一、巧用赞扬、鼓励法

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要想方设法让兴趣持久。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既不稳定,又不长久的特点。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会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点点鼓励,一次的肯定,都是对他们的肯定,他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的兴趣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就会持久。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应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活动可以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及初步掌握独立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倡导学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获得全面正确的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 (1-20),每数10根扎一捆;再一捆一捆地数 (数2捆)。然后问学生:10个一是多少?2个十是多少?1个十和9个一是多少?……学生们摆着、数着、想着、说着,教师再用计数器进行演示,学生也用计数器演示,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实现了有感性向理性的过渡。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动手操作不但可以使他们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架起桥梁,而且符合他们好动的特点,使他们学有乐趣,学有收获。

三、师生互动,增加情感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要爱护学生,要把感情交流和心理交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给予一次一次表现的机会,给予一个又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多创造机会给学生留下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的平台。在教学一年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教室》内容中,为了巩固 “左、右、前、后”方向的相对灵活性,要求以教师站的位置为观察中心,指定4名学生,学生1站在老师左边,学生2站在老师右边,学生3站在教师前面,学生4站在教师后面,其余学生对这4名学生站位进行判断,多次重复游戏。设计这个教学游戏目的就是要用师生互动,增加情感交流,以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善于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等创设一种和谐的情境。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来。

四、要善于设计疑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的方式,思维也就应运而生。比如:在教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78页,第5题练习碰碰车做加法算式,减法算式时,这是一道开放灵活性练习题,笔者先设计疑点,你在坪石镇哪里见过碰碰车?(金鸡山)如果是你开碰碰车,你选开几号碰碰车,在开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几号碰碰车?怎样列加法算式?通过换位思考,改变学生以前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产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产生了对新知识探求的欲望,这样化被动为主动,传授新知识的课堂就会活起来,学习过程就会轻松愉快。

五、运用多媒体扩充信息

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儿童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供形象材料,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尽快以最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借助多媒体辅助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教师在课前把复习、练习的知识制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它收入的信息多、快,节省了时间。多媒体集图象、文本、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数学学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做教师的要勤于钻研教材,精与研究教法,用心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巧用赞扬、鼓励法,多给学生留下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的平台,就能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意念算式数学
意念机器人(上)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涓滴意念汇成河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