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匙,开启课程整合之门

2018-04-02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黄玉婵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计划诗歌交流

文/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 黄玉婵

近两年来,我校大力推进以语文学科为主的课程整合,评价方式的改变为教师的整合研究工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由此可见,关于课程改革,自上而下都有相关政策出台,都希望基层教师能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将政策落到实处。作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师该如何整合,从哪些地方整合呢?

一、讨论交流,选定内容

“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综合性学习虽然着眼点在于 “轻叩”二字,但 “诗歌”这个文学体裁涉及的历史之长远,内容之广,学生接触的不算太多,他们只是停留于少量的古诗、童谣、儿歌之类的作品。学生面对着这个专题,一开始就会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将此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标准定位于 “轻叩”,我们初步了解有关于诗歌的一些知识,围绕着这次专题的内容,引导学生把大题化小,进行集体讨论,讨论可以从哪些具体方面开展,比如收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动手写诗歌等,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使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更切合实际,更容易操作。

二、成立小组,制订计划

成立小组一是因为进行搜集整理创作的工作量大,初次尝试开展文学性较强的活动,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分工合作;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学会发现,学会交流,学会协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选出组长,根据小组成员选定的调查内容,制订活动计划。活动计划的制订包括各项分工、具体措施、时间安排等。这样,让学生明确要做些什么,该怎样做,将活动的环节细化,难度分散。

三、进行交流,互相启发

各组的活动计划制订后,进行全班交流。首先是小组内对计划进行讨论,针对所列的活动内容讨论是否科学合理,继而将计划进行修改;然后各组长将本组的实施计划在班级中进行讲解,其他组员可以提出恰当的建议;最后各小组听取建议再次对计划作适当修改和完善。安排这样的交流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得到启发,取各家之长,让活动开展得更顺利更有收获。

四、了解情况,加强指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尤其是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指导和鼓励。此阶段对学生的指导,一方面是上好诗歌欣赏课、初步了解诗歌的发展历史、指导学生创作诗歌等;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收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不同题材的诗歌,按一定的类别整理诗歌、填写计划进程的表格等。

在这过程中学生尤为感兴趣的是诗歌创作,可是要写好诗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注重写诗歌的一些要求,例如遣词造句要精辟,讲究韵律等,但真要学生一一达到这些写作的要求和技巧,估计很多学生都觉得枯燥无味,望而却步。如何整合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学习写诗歌的呢?首先我跟学生一块共读美国作家谢尔·希尔费斯坦的 《人行道的尽头》一书,跟学生一块读读 《低价拍卖爱哭的小妹妹》 《我就是不出去》 《创可贴》等等有趣的诗配画作品。学生读着这些幽默的、新奇的创意点子,在富于幻想的快乐之中不知不觉萌发出一种创作的冲动,纷纷扬起嘴角,拿起笔刷刷地写下了一些他们也觉得有趣的诗歌来。如

《小太阳》 (诗配画)

一只老母鸡在下蛋,

“咯咯哒,咯咯哒”,

一不小心,

淘气的石头把鸡蛋玩碎了。

流出一个金黄的小太阳。

一个平时语文成绩较落后的孩子写到:

《小学》

入学初见面,

带我去入队。

入了少先队,

领了红领巾。

二年成绩差,

多亏您指导。

成绩才上升,

不然要留堂。

三年很平庸,

没事可以写。

四年五年级,

因为学画画。

得了一等奖,

全是您功劳。

如今六年级,

眼看要升中。

仍旧爱画画,

只因您功劳。

这些趣味盎然、贴近生活的诗歌跃然纸上。学生对谢尔·希尔费斯坦这位伟大的诗人、插画家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又先后共读了 《阁楼上的光》,品读了 《失落的一角》。在我们班级的流动日记本上出现了一篇一篇的诗歌,有些激励人前进,有些让人捧腹大笑,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主动拿起笔用诗歌的形式,写下心中的感受已经是达到我们所预设的目的了。

猜你喜欢

计划诗歌交流
诗歌不除外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