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空间在幼儿建筑中的寓教于乐
2018-04-02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首先,我们要明确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区别所在,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幼托机构为托儿所;接纳三~六周岁幼儿的幼托机构为幼儿园。这也标示着幼儿园不能只是简单的暂时寄养。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是最不受约束,活泼好动的,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再结合当下社会的现状:父母忙于工作,很难与儿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交流,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启蒙者,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随之加大。如何去适应越来越严格的社会环境,满足众多家长的殷切期盼,给予孩子们真正的快乐?我认为符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建筑入手,一个好的建筑会带动环境一起激发儿童的兴趣与天性。
在幼儿园建筑中,基于儿童的特点,游乐空间成为幼儿园中的点睛之笔,是最富有盎然活力,蕴藏无限潜能的空间,它与儿童密不可分,互相依托,可以说儿童在幼儿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此了。同时我们还要时刻意识到幼儿园所承担的启蒙责任,我们不可能要求儿童像学生一样长时间安静地学习着一些真理定律,相反,幼儿园的教育责任是在于让儿童善于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好奇心,塑造乐观的心态。实现这些的最好渠道,我认为,当属游乐空间。
日本著名幼儿园建筑设计师日比野拓,将自己对于童年所有的美好记忆融入到幼儿园建筑设计中,创造出一个简单、朴素、自然、真实的学习场所。孩子们是场所里的主角,他希望在幼儿园里儿童能够获得最好的体验,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玩耍,在接触各种事物、看着它们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培养敏锐的感知与表达能力,用他们的快乐与收获来“填满”幼儿园。[1]他用了各种充满创意的设计手法最大程度地将游乐空间“还给”孩子们,将很多成长路上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巧妙的嵌在这些游乐空间中,从而很好的实现“寓教于乐”。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幼儿之城”。在他所设计的幼儿园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他总是想给孩子们最自由的空间。这些经验在当下中国一些缺乏设计表达的幼儿空间中,别有意义。
在中国,土地资源紧张,再加上出于安全的考虑,大都不会将幼儿园设计成起伏的场地。但一项调查显示:孩子有36项基本活动机能,对于孩子来说,平的活动场地是无法让他们的这些活动机能都得到锻炼的。
如何让孩子们在狭小的空间内有着足够的活动量?在日比野拓设计的KM幼儿园中制作了很多可以循环的地方及高低起伏的路面,园舍围绕着中庭,并设计了一个从中庭直接通向屋顶的阶梯坡道,孩子们会在追逐奔跑之中,被这些设施引导,或者跑上屋顶,或者跑下阶梯,就这样不断地在屋顶和庭院之间来回循环,最终孩子们的运动量实现了大幅的提升。同时阶梯、庭院全部采用天然的草坪、花、树木,这些植物不仅可以散发出自然的味道,还会带来果实和小动物,从而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真实的生活体验。
在活动室中,日比野充分利用了墙面、储物柜上方的空间。将墙面用高低不同的窗户进行划分,儿童可利用绳索爬到任一窗户的位置,在支板上坐下,与伙伴一起感受“高空”的景色;储物柜的设置会使上方大量空间空余出来,但是融入当地编制产品的围挡,再加上一把不高的小木梯,空出来的空间立马成为与小伙伴一起“探秘”的绝佳地点。
画笔对于孩子们来说绝对是个“致命武器”,天马行空的想象,却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这时画笔绝对是表达想法的最好工具,在日比野拓和他的团队设计的很多幼儿园中,“画板”随处可见,活动室空出的墙面上,走廊的隔板上等等,只要愿意,想画什么都可以,小孩子脑海里,所有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在这些黑板上肆意的挥霍,促进了孩子们或者孩子与大人之间更好的交流;同时在画画写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孩子们对色彩的感知力,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大脑发育。还有就是,即使在下雨天也不用发愁没有去处了。
儿童虽小,却同样需要一处安静的空间,所以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里,都有坐下看书、休息的地方。这些小空间又最能吸引儿童注意力,就像他们的秘密空间,是大人无法进入的世界。所以应充分利用空间,以不同的形式将属于孩子们的小世界穿插融合在建筑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己安静的看着自己喜欢的图书,或是带上自己最好的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秘密,度过最亲密无间的时光。
从幼儿园外面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只要一进去,就会发现幼儿园的中间没有屋顶,和中国传统的“天井”一样,“天井”中间的空地,特意设计成了凹形的地面,只要外面一下雨,中间凹下去的空地便会积存雨水,形成一个小型的“池塘”,这时。和几个小伙伴赤着脚,可以来来回回跑上好几圈,到了冬天的时候,甚至还能在上面“滑冰”;而在晴天的时候“天井”又变成了绝佳的学习场所,天空就在头顶,偶尔有微风吹过,伴着阳光,度过最美好的时光。日比野设计的幼儿园又再一次巧妙的拉近了孩子们与大自然的距离。
室内房间的门,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用不同的颜色标识,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要求,也带给了他们无尽趣味,穿梭在不同的门之间,来来回回,尽是欢乐,将这种门的形式用在厕所空间中,在心理上,或多或少会降低孩子们对于厕所所产生的不好的印象,使他们敢于自己主动去上厕所。同时再结合其它游乐空间,创造出吸引他们前来“探秘”的空间,爬上爬下,穿梭其中。当然,在这里捉迷藏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室内的原木墙壁上设置模拟攀岩的墙壁,好动的孩子走到这里,总是会忍不住想试一试身手,在某些场地有限的幼儿园中,创造了在室内锻炼,增加运动量的条件;到了下雨天,即使天气不好,也依然挡不住孩子们想要运动的心情。攀爬上去后还可以通过设置的玻璃看到室外的美景,或者向室外的小伙伴高兴地挥挥手。看似简单的设计,却为整个空间增添了许多乐趣。
幼儿园的教室空间是开阔的,一群孩子做成一排,三五成群,打打闹闹,眼前就是开阔的草地;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教室划分,用几个木头柜子围起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教室;宽阔的走廊也足够孩子们追逐嬉闹,为学校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有时还可以成为上课的课堂。日比野拓和他的团队设计的幼儿园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都希望幼儿园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地方,这个地方应该是小孩子自由生长的地方,要知道“摸爬滚打”才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正确方式。
幼儿园是一个让人成长的场所,在这里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感知生命的温暖,例如人造花,与自然的花朵一模一样,不浇水也不会枯萎,可是如果放在幼儿园就会误导孩子,那这种东西就不应该出现,他们需要通过自然的变化来正确的认识世界,在实实在在的体验中得到教育。不要试图约束孩子,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受伤,自由自在的探索,才是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