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分析与探究
——以共享单车为例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4期
关键词:使用者单车用户

     

(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7)

一、引言

近几年来,国内共享单车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它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形成了以地铁、公交为主的城市交通网络。但是,共享单车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产生了负外部效应,带来了一些公共性问题,造成了“公地悲剧”的情况。如用户将车子乱停乱放干扰社会秩序,企业大量投放共享单车影响了社会秩序。共享单车所反映的这些问题,无一不透露这当代国人对公共物品的无序利用,不珍惜,甚至恶意破环。公共物品的有序利用事关重大,它影响这人们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破坏基础设施的“供求平衡”,影响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就以南京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深入探讨共享单车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管理建议,供政府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相关部门参考。

二、共享单车的发展及背景

(一)“共享单车”的概念

共享单车指的是一种通过线上应用软件连接自行车和人,通过线下提供自行车服务,基于“共享经济”理论而运营的一种商业模式。由此定义可以看出,“共享单车”需要自行车这种实物在线下来提供出行服务。共享单车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交通工具。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它意在解决由城市的扩张、生活区域与工作区域的分离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等所带来的不便,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它诞生自科技行业的细分与重组,即互联网科技和移动支付与传统单车租赁行业的结合,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它主要源自政府对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绿色出行的大力提倡。

(二)共享单车的现状

1.符合绿色、环保的生活观念,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当代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那注意力放在环境保护上,共享单车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人们用更健康,更环保的方式到达目的地,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向,同时提高现有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并且起到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

2.随时取用,破解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共享单车使用方便,人们通过使用手机扫码来解锁自行车,到达目的地,关锁,通过手机实现自动计费。这种出行方式主要在25-35岁上班族以及25岁以下学生中受到广泛欢迎。作为当前时尚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的用途由上下班“站台”到目的地之间行扩大至校园骑行、购物、周边旅行,为市民2~3公里的短途出行提供了服务。正是由于共享单车具有使用便捷、理念环保、经济实惠、共享自由度高的特点,为使用者带来了极高的用户体验。

3.带动产业链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政府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市民出行无序需求的问题以及为其运营商创造了商业价值。并且,在产业链方面,共享单车企业成功的连接了上游和下游的产业链。以ofo共享单车企业为例,使用者通过具有GPS定位功能的app智能终端找到单车,完成骑行行为后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提供的移动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而且ofo企业同老牌自行车生产商合作,获得单车供应,与华为、电信企业合作进行电子锁技术方面提升。所以说,共享单车真正实现了多角色、多行业互利互助,共同发展。

三、共享单车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近几年来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有效地改善了环境和交通问题,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弊端:

1.自行车损坏严重,带来高额的维修成本。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有80%的调查者向我们反映共享单车损坏严重,经常在骑行中遇到已经损坏的车,迫使他们不得不花额外的时间来寻找新的自行车,浪费了使用者的时间以及破坏了用户对单车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严重的共享单车破坏,直接导致了运营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修自行车,这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资源的配置远远没有达到最优的状态。

2.无序停放,严重影响社会交通秩序。在社会上,共享单车停乱放现象十分严重,产生了共享自行车挤占公共出入口、人行道、盲道、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以及破损故障车辆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一方面,共享单车投入基数大,仅摩拜和ofo在今年的投放量就达到3000万辆,如此大规模的投放,加上共享单车仅能停放在公共区域,难怪给社会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共享单车无固定停发地点,当人们从家起骑到公交站台的时候,每个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停放自行车,这种个人习惯的差异的堆积会导致严重的交通问题。加入数据分析。

3.将公共单车占为己有。蛮力拆锁、上私锁、记住开锁密码和破坏单车数据,这种种行为在我们共享单车的使用中也会经常遇到。有15%的调查者反映出他们遇到过上诉情况。这些行为是十分恶劣的,严重地破坏了公共利益破坏、对于严重缺乏共享精神的人,需要从完善信用惩戒制度等方面发力,我们需要用制度规范的强大威力倒逼使用者遵守公序良俗,将那些恶意损坏、任意丢弃单车的使用者纳入黑名单,不仅要求其赔偿,还要限制其使用。

4.大学生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公共意识不够,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公共意识进行彻底的加强。自行车的严重损坏,无序摆放,甚至是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这些问题无一不反映出人民公共意识的缺少。从调查结果来看,77%的大学生都同意,行为人缺乏公共意识直接导致了不良现象的产生,12%的大学生也认为缺乏相关的奖惩机制,对使用的大学生的行为制约力度不够,7%的大学生则认为社会风气的影响。在访谈中,部分大学生认为道德和法律两个层次上的缺失是直接影响大学生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社会上,每个人需要追求一种对私人的狭隘性超越,于一个更广阔的整体中获得自身的融入感,这促使公民把自己与共同整体联系起来。社会性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所不可避免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的体认,促使公民主动进入公共领域,追求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即公共意识的实现。

四、推进共享单车合理发展的有效路径

1.企业应设计出高质量的共享单车与方便用户的app程序。共享单车的便利性受到广大用户喜爱,但同时也对单车质量问题提高了要求。这些自行车常年处于无棚遮盖风吹日晒的状态,单车车轮、链条、车胎总会面临老化加速、折损腐蚀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单车车座不可调节、车身过重、舒适感欠佳等问题亟需解决。此外运营商要设计出解锁程序简单以及确保用户资金安全,方便易操作的软件,给使用者一个好的用户体验。

2.社会的管理应做好区域和道路的规划。合理划分道路公共资源空间,将单车的合法停放区域与机动车的停放区分开来。在骑行规则方面,要大力引导民众自觉尊重交通规则。在维护共享单车方便快捷等特点的前提下,确保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范运行。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的监管,以及单车数量投放的规定,政府部门都应纳入自己的监管范围。对于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加以惩治,引导和约束用户的行为规范,做好监管平台企业的同时也应让共享单车的停放秩序得到治理。在共享单车平台企业和用户消费者之间,明确单车运营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共同促进共享单车行业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共享单车用户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另外政府应推动共享单车平台企业建立的平台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公民个人征信系统相结合。鼓励更多的共享单车用户参与到用户行为的监管。对于共享单车的行业准入标准,政府要做好行业政策的制定,共享单车行业的公平竞争,车辆的投放等,要与平台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相符合。防止单车数量过多和无序停放,影响行人、机动车辆的正常通行,对城市整体交通系统造成影响。

3.用户用从自身增强公共意识,让大家用自己的行为维护公共利益(1)对于年纪较小的小学生应确保安全,拒绝使共享单车,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安全问题。(2)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共意识与公共设施的保护意识,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存在着法律风险。因为在法律的角度讲,共享单车使用者与单车属于租赁关系,而共享单车无法监督使用者的使用情况,也没有能力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车辆安全,因此,使用者使用单车时,要保持一种共享精神,追求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共享单车是一种文明社会的象征它要求每个人对自己高度自觉,不去恶意破坏自行车。

4.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行业运行。出于对用户和单车两者利益的保护,出台相应的政策既要有保障措施也要有惩治措施,因此相关政策的出台刻不容缓。对于企业,既要保障其利益又要预防各企业间的不正当行为;对于用户,既要确保其用车期间安全问题,又要遏制其不良行为的发生。第二,政府加强用户道德责任感的教育。面对“共享”,人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共享单车的受益者,应积极树立主人翁意识,视单车为己物,使用时要做到小心仔细爱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道德责任意识,对发现的不良使用现象要适当劝说甚者通过有效途径进行举报。

四、结束语

共享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好的话,便是一把尚方宝剑,带领我们斩开发展的荆棘,讯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但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元气大伤,关键之处在于每个人是否拥有公共意识,是否追求公共利益。作为国家建设的大学生,我们应首先培养出自己的公共意识及共享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建设一个更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国民族伟大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使用者单车用户
“法定许可”情况下使用者是否需要付费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飞吧,单车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关注用户
抓拍神器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