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分析
2018-04-0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一、酒泉市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现状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国土面积的42%,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辖“四县”(瓜州县、金塔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两市”(玉门市、敦煌市2个县级市)、“一区”(肃州区),全市总人口约110万人,是古代飞天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发展、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重大发展机遇和有利的形势下,酒泉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势头。但目前酒泉市农村地区发展速度缓慢,贫困发生率较高,对于乡镇政府而言,首要任务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尽快实现整体脱贫。为快速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对乡镇政府有了新的要求,各乡镇领导纷纷签订责任书,限期脱贫,降低贫困发生率成为工作重点。酒泉市各乡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乡镇基层公务员普遍感到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工作压力明显上升。乡镇基层公务员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核心力量,乡镇基层公务员队伍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酒泉市农村地区精准扶贫质量的高低。
(一)工作本身压力现状
在工作任务方面,由于政府机构的官僚化运作,制度规范化,使得公务员只能照章办事,自我发挥的余地相对较小。在工作性质方面,公务员的工作大多是常规性的,表现出固定、琐碎、繁杂的特点;这种任务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公务员的工作的疲惫感和压力感。在日常的工作中,公务员发挥自身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机会不大,于是慢慢形成了以执行领导命令、遵循制度因素的循规蹈矩的行事作风。丧失了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丧失了工作热情,“不该做的必须做,该做的做不了”,从而产生压力。
根据阅读相关文献及调查报告可发现,酒泉市基层公务员压力普遍较大。众所周知基层公务员每天要面对各种琐碎的事务,并且需要在上级和群众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并且伴随着“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战略方针的的提出,基层公务员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个重要的城市,酒泉的发展对整个经济带的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工作所赋予基层公务员的压力与日俱增。
(二)人际关系压力现状
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其工作直接关系到政府服务水平的高低,公务员的工作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我国领导中心化现象较为严重,领导掌握着公务员的生杀大权,一切事情都是领导说了算,惟领导是从的现象还在普遍存在,领导的支持性极大的影响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公务员以领导为中心,看领导脸色度日,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生怕得不到领导的认同,影响自己接下来的职业发展。
根据相关调查及报告显示,酒泉市基层公务员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主要集中在25—30周岁的公务员身上,这些基层公务员进入公务员系统时间不长、工作年龄较短,因此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一定的迷茫和烦躁。这些刚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基层公务员,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因此十分渴望的到领导的欣赏,于是便会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压力。
(三)职业发展压力现状
在大众眼中公务员是社会的精英,是经过层层选拔才可以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当中。不仅如此,公务员自身也往往对自己有着较高的评价和期许,他们往往追求完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一旦现实与自己的期望产生差距时,往往会使得他们有较大的压力。鉴于公务员群体中中青年干部占的比例较大,职务的升迁问题是公务员最为关心的,因为晋升决定着他们事业的成败,与物质、地位密切相关,因此晋升压力就成为公务员最大的心理压力。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酒泉市基层公务员中,乡科级公务员所面临的职业发展压力较大,乡科级公务员大都工作年龄在十年左右,未来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带来了较多的压力。公务员队伍不断有新人涌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二、酒泉市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本身压力较大
由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当前形势下,酒泉市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本身的压力较大,每天需要面对大量实务性的工作,镇基层公务员普遍感到自己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工作中常常会加班,休息时间难以保证,有时还会面临难度较大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工作本身压力的压力感成为乡镇基层公务员面临的最大的压力源,必须高度重视由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
(二)年龄在30-35周岁的基层公务员群体职业发展压力及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均较大
在职业发展压力和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方面,年龄在30-35周岁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压力和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均是最大,根据相关的压力测试表测出,其职业发展压力均值达到3.12,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均值达到3.21,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知,年龄在30-35周岁的乡镇基层公务员在职业发展压力和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方面都要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这充分证明30-35周岁的乡镇基层公务员具有特殊性,应该高度重视。
(三)职务为科员的基层公务员群体职业发展压力及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较大
在职业发展压力和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方面,职务为科员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压力和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均是最大,通过对比分析调查数据,职务为科员的乡镇基层公务员在职业发展压力和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方面都要显著高于其它职务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这充分证明科员在乡镇基层公务员群体中具有特殊性,也应该高度重视。
三、酒泉市乡镇基层公务员职业压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工作内容单一、缺乏自主性
乡镇基层公务员处于政府工作的最底层,在日常工作中工作内容多是重复性较强的工作,主要是执行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自己对工作没有自主权,随着时间的不断累积,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对工作任务本身感到枯燥乏味,当提及工作时,乡镇基层公务员普遍感觉自己总有做不完的工作。重复性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基层公务员逐渐失去对工作的刚开始的那种期待和激情,随即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当前形势下,酒泉市乡镇基层公务员面临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努力降低农村地区贫困率,实现脱贫致富。乡镇基层公务员面对扶贫攻坚任务,只有执行上级领导的命令,自己每天所做的工作虽然符合上级领导的要求,但与基层公务员心理预期不符,常常会出现职业倦怠心理,日积月累形成拖延症,缺少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扶贫攻坚任务的进行。2016年以来,酒泉市为进一步提高已脱贫人口的生产生活水平,真正做到真脱贫、拖真贫。酒泉市深化双联精准扶贫包村抓户责任不变。各县级领导所抱抓的乡镇、部门联系抱抓的村、帮扶干部所联系的户均保持三年不变,继续保证工作的延续性。乡镇基层公务员面临的不仅仅是上级领导的任务指派,有时还会遇到县级领导的任务指派,工作任务常发生冲突,使得基层公务员经常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
(二)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基层公务员晋升无望
当问及公务员关于职务晋升问题时,乡镇基层公务员普遍反映基层公务员晋升太难。这也反映出当前乡镇基层公务员晋升制度存在不足。自古至今,中国社会向来都是一个熟人社会,在乡镇基层政府,也出现了“圈子文化”。在乡镇基层政府,职务晋升常常会出现论资排辈、走关系、受贿等不良现象,晋升渠道不公平,乡镇基层公务员难以通过工作自身得到晋升机会,这严重打击了乡镇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共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只有当人们实现了最低层次的需要时,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每个人最终都要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理想。乡镇基层公务员将职务晋升作为达到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调查数据来看,当前酒泉市乡镇基层公务员年龄在30-35周岁的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压力最大,30-35周岁的基层公务员普遍都已在基层工作5-10年,经过多年的工作,职务没有发生变化,这类群体大多职务为科员,渴望得到职务晋升,但晋升渠道不畅,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常常怀疑自己的工作是否有价值,职业压力激增,严重影响工作的主动性。
(三)缺少家庭支持,工作与家庭难以平衡
酒泉市位于甘肃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乡镇政府普遍都远离市区,基层公务员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乡镇基层公务员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每周回家一次都很难得到保障,难以与家人团聚。对于30-35周岁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而言,大多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家人生病无法陪伴,孩子只能有父母代管,常常会对自己的子女和父母感到愧疚和歉意,自己工作投入太多而无法顾及家庭,对家庭关心较少。年龄在30-35周岁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职务大多还是科员,工资待遇较低,随着物价的上升,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乡镇基层公务员较低的工资水平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生活水平,家人对其工作不支持,这类公务员群体对工作与家庭冲突带来的压力感知较为明显,自己很难在工作与家庭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更多的是给乡镇基层公务员带来消极影响。
四、缓解酒泉市乡镇基层公务员职业压力的建议
(一)合理优化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范围
当前基层公务员普遍感到自己做的工作多而繁杂,没有工作重点。针对这一情况,应对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合理分工,达到权责统一。当遇到具有较大难度的工作任务时,组织应给予基层公务员更多的工作支持,必要时进行工作指导,帮助公务员顺利完成任务。组织应为基层公务员设置合理的工作目标,让公务员既可以完成任务又可以体会到工作任务的挑战性。政府应为乡镇基层公务员制定职位说明书,让基层公务员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适当给予工作自主权,减少角色冲突,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
(二)健全和完善乡镇基层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面对职业发展压力,职业发展压力在基层公务员心目中是激励自己工作下去的持久动力,对于政府而言,不仅仅要满足乡镇基层公务员的物质需求,还应该对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足够重视。当前西部地区乡镇基层公务员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没有大家一致认可的考核制度,大多是由本部门制定自己的考核制度,缺乏监督,考核结果难以实现公平。引进科学的考核制度,针对具体职位引入KPI考核,让大家真正参与到绩效考核,全面了解本部门薪酬激励制度,建立科学的晋升机制,让众多优秀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能够获得应有的晋升机会,让更多的公务员感受到组织公平,进一步实现激励水平最大化,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行政效率。政府在做好绩效考核工作的同时,还应适当引入培训计划,基层公务员培训非常重要,提高乡镇基层公务员的各方面素质,正确看待工作压力,使得乡镇基层公务员可以从容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工作压力,减少工作压力对其自身的消极影响,在一个健康积极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三)建立员工关怀制度,引入员工帮助计划
面对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政府应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考虑乡镇基层公务员的需求,加大对有家庭困难的基层公务员的帮扶,在工作中予以照顾,使其更好的投入工作,减少家庭压力对乡镇基层公务员的消极影响。政府应引入员工帮助计划,积极关注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基层公务员心理素质,保障基层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政府可以为一些地域较为偏远的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安排通勤车,解决部分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让公务员可以在每周与家人团聚,减少工作与家庭冲突。政府还应关注基层公务员的家庭状况,为需要帮助的公务员家庭提供帮助,使家人对其工作的积极支持。
五、小结
工作压力并不完全都是消极的因素,不同的压力源对公务员影响效果不同,我们应该视工作压力为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乡镇政府施政的核心主体是乡镇基层公务员,乡镇基层公务员队伍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乡镇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是公务员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内在要求。因为西部地区处于欠发达地区,对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压力问题长期存在,不能合理区分积极压力源和消极压力源,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影响当前乡镇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主要涉及六个维度,分别是工作本身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组织结构与风格压力和工作与家庭冲突压力。工作压力不可避免,应该学会去适应各中不同压力源的压力,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同时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分别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缓解乡镇基层公务员职业压力的建议,减轻职业压力对乡镇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承担起政府政策执行和为人民服务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