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行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4期
关键词:运作制造业物流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00)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被物流行业公认为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己经越来越备受关注。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有着积累资金速度较快、发展迅猛等特点,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提高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认识制造物流的同时,了解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以及当今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现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前汽车制造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二、研究内容

(一)汽车制造业物流的特点

1.成本效应较强。在汽车生产与制造过程中,物流对资源使用构成了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占比相对较大。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物流活动比较频繁,对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在制造业物流中成本效应较强。

2.专业化“定制”物流。它必须完全适应生产专业化的要求,面对特定的物流需求,具有专门的适应性而不是普遍适用性,可以通过定制,取得更高的效率。

3.规模小而运营效应精确。由于汽车制造业的对象特定,在有限规模可以实行准确、精密的计划,从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使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精益化。

(二)我国汽车制造业物流发展现状

1.以自营为主。自营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是指整个车厂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根据自己的生产计划及订单需求,会对其上游供应商提出较高要求进而来满足其生产过程中的需要。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和整车物流等活动的管理均由企业自己来承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对汽车的自动化要求也随之提升,所需成本不断增加,既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资金运转负担,还降低了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不利于企业间各自优势的发挥。

2.信息化水平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在推行实施全面信息化管理,但是总体上我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较低,尤其是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尚还处于基础阶段。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从上游供应商到整车装配线,到实际服务的客户上,“牛鞭效应”的影响始终贯穿如一,使得汽车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成本较高,实时性和系统性也不灵活。而在整条供应链中,多数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尚出于半自动水平,企业间的水平差异显著,造成传递信息过程中的信息脱节问题时有发生。

3.没有统一的物流标准化。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所需的汽车零部件总类繁多而且数量巨大,其装载和运输的货物也差异很大。总而言之,目前汽车物流标准化的发展尚已落后于整个汽车物流的发展。在我国,各个汽车制造行业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来确立一系列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质量规格、相关标示等来进行招标或者选择合适的中间商、承运人等,而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得汽车制造行业没有形成统一的实施标准,以标准来进行要求。

(三)汽车制造业物流运作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1.合理的物流运作模式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行业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增强竞争力、提高物流运营效率以及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而对于汽车制造业物流来说,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汽车制造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末,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费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利润。

2.合理的汽车制造业物流运作模式是企业提高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当今汽车制造企业的重要分支决策系统,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汽车制造企业的现代物流体制在新的时代机遇下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以成本为目标。由于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较其他企业而言相对较高,故需制定合理的措施来降低物流成本费用。所以,企业应大力自己的核心技术,倘若汽车制造企业的能力不足以承担较大风险或承运,这时企业可选择与较高水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实现企业战略需要。

2.以利润为目标。企业选择物流运作模式的步骤是:考虑物流是否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果是,则考虑能否盈利。如果利润大,企业选择自营;如果利润小,企业可寻求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利润大,企业应选择自营;如果利润不大,企业可以考虑外包。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如果谈判成功或者交易正常进行,则可选择外包模式;如果交易不顺利,则可以选择成本较小的自营模式。

3.以服务为目标。如果物流对企业能力相对要求较高,则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多方控制型服务。如果需要,企业可以考虑选择自营;如果不需要,企业可自由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在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博弈时,如果博弈成功,则可以考虑选择业务全部外包;如果失败,应着重考虑后再作出决策。

(五)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策略

1.企业内部物流方面:首先实现物流手段的基本过渡。机械制造企业本身就重视机械生产的过程,因此可以将研究重心向信息化转变;其次,物流活动主要转向以输送、保管为主的物流部门;管理运营方面,逐渐实现由作业层、管理层、经营层的转变,物流需求方面,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信息对应,提高运作效率,强调流通效果,实现统一化的经营管理。

2.企业外部物流方面:现代物流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独立的部门,而是包括供应商、零售商等在内的相关企业,各个企业具有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统一联合体。加强供应链联系,强化企业间的关系,积极寻找适合本身企业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共担风险,统一管理。同时,改变企业经营方式,由预测经营转向实需经营。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如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一元化、统一化管理,把供应链思想和企业观念真正的贯彻到经营实践中去。

三、总论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正在以稳健的步伐迅猛发展,当然也存在很多及需改善的地方。发展制造物流企业不只是要深化改革物流体制、加强物流的基础建设,包括信息平台建设、装置设备精度提高等,还应加强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制造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区域“瓶颈”之一,企业应在已有的确立的运作目标下,物流运作模式进行筛选,企业应在立足自身的实际前提下,进行合理分析,作出科学决策。

猜你喜欢

运作制造业物流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破解PPP产业基金的运作难题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