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弃虾壳制备壳聚糖的工艺改进

2018-04-02志壮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8期
关键词:虾壳甲壳素无水乙醇

志壮

(宁夏理工学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虾壳中甲壳素含量为20%,甲壳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被誉为“第六生命要素”。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在食品、医学,环保等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1]。大量的虾壳餐后被丢弃,造成浪费和污染,本文提出将虾壳废物利用制备壳聚糖。

目前,国内制备壳聚糖的方法主要用酸脱钙、碱脱蛋白、高锰酸钾脱色、浓碱脱乙酰基的化学法来制备甲壳素[2]。

本文尝试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旨在解决传统工艺在生产中的缺点,提高壳聚糖产率。通过使用不同酸进行脱钙,以灰分作为脱钙效果指标,在不同反应介质下进行脱乙酰,以脱乙酰度作为评价指标。因此,改进工艺的具体做法是在脱钙时加入助剂-乙酸,在脱乙酰时添加无水乙醇作为脱乙酰反应介质,反应后无水乙醇无毒易于回收利用。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青虾虾壳;浓盐酸、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无水乙醇等均为市售分析纯;电磁搅拌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恒温水浴锅等。

(二)实验方法

1.虾壳脱钙。称取处理过虾壳的50 g,超微粉碎,在25℃水浴中加入250mL混酸(盐酸:助剂-乙酸=7:1)[3]。在电磁搅拌器不停搅拌下进行脱钙。电磁搅拌器转速反应开始调为快速,目测到反应液粘度变大后逐渐调慢,脱钙反应后观察反应液中有无气泡,若有气泡,加混酸继续脱钙,水洗至中性,抽滤。滤液用来测脱钙率。

2.脱蛋白、脱色素。将脱钙后产物与10%氢氧化钠溶液(料碱比1:5)在100℃水浴中脱蛋白3h,测含氮量。若含氮量>7%,需要重复进行脱蛋白操作,直至含氮量<7%,水洗至中性。

将脱蛋白后产物与8%双氧水在25℃水浴中脱色1h,水洗、烘干。白色或微黄色甲壳素产品[4],测定水分、灰分、含氮量、脱钙率,计算甲壳素产率。

3.脱乙酰。取10克甲壳素产品和浓度分别为35%、40%、45%、50%、55%的无水乙醇溶液及浓度分别为21%、23%、25%、27%、29%的氢氧化钠溶液(料碱比1:5),在90℃水浴中用电磁搅拌器搅拌反应3 h、4 h、5 h、6 h、8 h脱乙酰[5],氢氧化钠溶液和无水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20:1。然后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壳聚糖产品,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计算壳聚糖产率。

(三)测定方法

(1)水分的测定—直接干燥法

(2)灰分的测定—高温灼烧法

(3)含氮量的测定—半微量定氮法

(4)甲壳素∕壳聚糖产率—称量计算法

(5)脱钙率的测定—EDTA滴定法

(6)脱乙酰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四)实验设计

1.设计脱钙阶段盐酸、助剂-乙酸的浓度和脱钙时间三个因素三个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表,共17组实验。

2.设计脱乙酰阶段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无水乙醇浓度和反应时间三个因素三个水平的正交实验表,共9组实验。

(五)壳聚糖品质测定

对传统工艺和改进工艺制备的壳聚糖产品结构进行表征。首先对壳聚糖进行定性反应[6];其次对壳聚糖进行提纯,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壳聚糖的结构特性[7];再次对壳聚糖进行热重分析;最后用粘度法测定分子量[8]。

二、结果与分析

(一)脱钙工艺改进实验结果讨论

设计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方案,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改进脱钙工艺。建立了响应值脱钙率与三个自变量盐酸浓度、助剂-乙酸浓度、脱钙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绘制了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对脱钙率影响的响应面,得出三个因素对脱钙率影响程度的顺序为:脱钙时间﹥盐酸浓度﹥助剂-乙酸浓度,最终确定虾壳脱钙改进工艺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10%、助剂-乙酸浓度15%、脱钙时间4.5h,此条件下脱钙率达87.77%。改进工艺成本低、污染小。

(二)脱乙酰工艺改进实验结果讨论

甲壳素脱乙酰改进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到单因素实验最佳条件为:无水乙醇浓度55%、氢氧化钠浓度28%、反应时间8 h。选择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无水乙醇浓度单因素最佳条件及其左右的条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共进行9组。最终得到甲壳素脱乙酰改进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无水乙醇浓度50%、氢氧化钠浓度30%、反应时间8h,此条件下脱乙酰度为88.0%。改进后工艺成本低、污染小,无水乙醇可回收利用。

(三)壳聚糖产品品质对比

比较传统工艺和改进工艺制备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水分、灰分、含氮量、脱钙率、脱乙酰度,产率等可知,两种工艺制得产品均已达到工业级标准,并且改进工艺产率和脱钙率明显高于传统工艺,脱乙酰度稍低于传统工艺。由此可知,改进工艺具有优势,可进行工业生产。

采用红外光谱、TG分析等仪器分析技术对传统工艺和改进工艺制得壳聚糖进行产品表征,并测定了粘度和分子量,探讨不同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两种工艺经红外光谱测试发现制得壳聚糖结构相同且热降解均一步完成。传统工艺的热稳定性优于改进工艺,原因是传统工艺生产产品结晶度较高。改进工艺的粘度和分子量高于传统工艺。改进工艺酰胺键增多。

2、综合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操作难易、生产周期等因素,认为改进工艺制备壳聚糖有明显的优势,可进行中试,为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虾壳甲壳素无水乙醇
水中火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微生物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虾壳快速脱盐工艺
有机酸软化凡纳滨对虾虾壳的效果研究
虾壳在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
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
磷酸盐缓冲液活化虾壳材料脱除镉的初步研究
超声引导下应用无水乙醇和聚桂醇治疗单纯性肝、肾囊肿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