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8期
关键词:艺术类课程体系核心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业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出和发展是满足这些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也是素质教育、能力本位、全面发展的体现。目前,我国大多数艺术类高职院校都开战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培训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对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和尝试,力求寻找具有艺术类高职特色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学生层面。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环境,学生掌握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迁移的能力是保证其就业的关键因素。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成为能应对社会风险的人才。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管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做到二者融合兼备,这类毕业生定能适应社会竞争,用较强的专业能力服务于社会,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专业人才。

(二)学校层面。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艺术专业教学中,有助于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增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能促进艺术类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更具实效性、教学实施与评价策略的优化;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设计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专业教学现状,提高艺术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就业竞争力,为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社会层面。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不断发展,科学与技术要转化成生产力,就需要培养一批核心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分不开的,高职院校要更多的掌握专业技能与知识并具备更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案,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学校所处地域不同,职教理念存在差异,学生和教师对核心能力的认知不清晰,导致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环节上出现了不同层面的问题。

(一)职业核心能力观念淡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艺术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但是对艺术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高职院校对其有所重视,但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成果测评等方面都缺乏科学的认识。其次,部分学习没有针对职业核心能力去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课程完全脱节,课程标准不能全面反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此,艺术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对职业核心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才能保障艺术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1.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缺乏创新。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不管是教材选择、教学环节,还是评价方式都是延续的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并未从艺术类高职院校本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教材的选择,由于一些院校对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导致所用教材不断更换,给教师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教材的作用并未完全体现。艺术类专业的考核方式多以考查为主,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学生认为通过考查就具备了某种能力。在此基础上很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2.实习实训体系不完善。艺术类高职院校现有的实习实训体系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虽然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室的建设、校企合作项目的不断深入,但只有少数同学能被推荐到国外培训或就业,大多数学生缺少相对独立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从而导致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够,很难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最终导致其就业率不高。

3.教资队伍建设不完善。虽然近年高学历的教师在持续增加,但大多数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涉及的实践教学和实训环节较少。加上教师多数是高校毕业就进入高职院校工作,实践经验匾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不够全面,对现有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方法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很难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各种教学方法与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结合融入到教学当中。所以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职业核心能力意识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策思考

(一)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氛围。国家应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予以重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明确职业核心能力要求,使学校、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有新的认识。同时,学校应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宣传工作,使学生深刻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来。只有真正认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二)提高师资队伍职业职业能力。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首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学校通过多方引进人才,引进具有工程师等各种技术职称人才,邀请企业的工程师来校做兼职教师。从而壮大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解决艺术类高职院校师资配备的问题。其次,激发专任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视,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进入企业等多方面提高教师的核心能力。使学校教师真正具备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为学校、学生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职业核心能力标准体系

1.优化课程体系。高职院校除了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还需体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以真实工作项目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根据就业岗位和从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职业核心能力。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简到难进行设置,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以此培养出一批有特色、适应性强的职业技术性人才。

2.创新评估体系。艺术类高职院校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专业教学中,建立教学评估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估,不仅涉及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涉及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等一系列核心能力的评估指标。这需要适当借鉴国外制定的比较成熟的标准体系,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首先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应该以职业领域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吸收企业和行业的参与制定。其次是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估是全方位的。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多项观察、评估和测试分析才是科学的评价方法。

猜你喜欢

艺术类课程体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