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

2018-04-02王惠颖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单项式学法解决问题

王惠颖

(江苏省丰县王沟镇单楼初级中学 221700)

一、完成导学法前提,合理设置问题

问题是实现问题导学法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合理的问题,那么也谈不上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数学教学,只有有了问题才能够有可能进行问题导学法,但是开展问题导学法所需要的,却也不仅仅是一个合理的问题.要想通过问题导学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设置适当的高质量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也就意味着教师们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因此,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教师们必须要将教学的目标和教学任务全都包涵进来,以教学教材为标准,围绕教材开展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教师们开展教学任务的对象是初中生们,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并且在理解能力、心智方面都不是非常成熟,因此教师们也需要结合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们理解能力的问题,只有全都实现了这些目标才能够算作具备了全面的导学法教学前提.因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们,必须要体现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们的表现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材本身,一旦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偏离了教材的轨道,那么将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例如,在学习“单项式之间相乘”这一部分时,教师们可以结合教材提出的问题,已知有一颗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一般保持在7.9千米每秒,请计算出卫星在300秒内可以走出的路程是多少?直接运用7.9千米与300相乘对于学生们来说是简单的问题,但是因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单项式相乘,教师们就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单项式?让学生们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单项式的定义是什么,得到如下三个结论:(1)任意个字母和数字的积(除法中有: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2)一个字母或数字也叫单项式.(3)分母中不含未知数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然后,教师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将这些数字转变为合格的单项式:即7.9×103×3×102,就是四个单项式连续相乘,教师们可以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思路,将103与102相乘,将得到的结果再与7.9和3相乘,得到最终的结果.因为这种方式相比较于简单的乘法来说并不是很难, 也没有超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他们在教师们的引导下是能够很快掌握这一计算方法的.

二、把握导学法要求,注重首尾呼应

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般常常出现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设置问题,另一种是根据教师们采取的教学方法进行问题的设计,问题提出的方法不同,其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学习“两数之和乘以两数之差”这一内容时,教师们就可以采用教材提供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们观察一块规划好的绿化公园进行该内容的学习.已知,这一块绿化花园是正方形的,在经过相关部门的指导和规划后,需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修改,现在要求这一公园的东西方向缩短3米,南北方向要加长3米,请问改造之后得到的绿化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呢?在这个问题中,学生们很快就能够列出式子,假设原来正方形的绿化花园边长为x,那么在重新建设之后,其面积变为(x-3)(x+3).接下来教师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快速地计算出这一个较为复杂的多项式乘积呢?这时,教师们可以将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a-b)(a+b)=a2-b2,然后将学生们之前已经写好的计算等式代入到这个公式中来,得到新的绿化公园的面积为x2-32=x2-9.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说是教学内容与提出的引导问题前后呼应,除了多项式的乘法之外,在学习多项式的加法或其他运算法则时教师们也可以选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像这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教学的方法,虽然对于教师们来说教学难度较高,但是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做到灵活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在采取这种办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们可以采取从实际案例提出问题,然后再将提出的问题转变的数学语言,从数学角度解决问题之后再回到实例中的教学方法中来,一定不能忽略将解决的数学问题回归实例这一过程.第二种教学方法,即根据教学方式设置问题的思路,能够单刀直入,直接找到教学主题,但是不利于学生们加快吸收教学内容,教师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恰当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三、突出导学法关键,重视指导教学

问题导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问题,教师们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们如何学习,提出有效的问题只不过是一个开启学生们初中数学课堂的一把钥匙,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能只需要一分钟,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们的引导工作,教导学生们如何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几十分钟,这也是教师们必须要重视导学环节的原因之一.教师们必须要牢牢把握,利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的步骤是从提出问题出发、剖析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除了第一个环节之外,剩下的两个步骤都是导学环节的重要步骤.只有引导学生们充分地分析了提出的数学问题,才可能完成最后一步的解决问题.在长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往复步骤之间来回反复,学生们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应的分析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们要观察学生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适当地引导,给予学生们鼓励,确保学生们能够全面地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当然,教师们也可以不拘泥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可以适当地转变身份,采取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学习模式,增强班级内的学习互动,烘托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们必须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精髓,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问题,将问题导学法的教学优势全面展现出来.

猜你喜欢

单项式学法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学习整式概念莫出错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系列解读(二)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