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8-04-02杜念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象限图象

杜念军

(山东省临沂褚墩中学 276132)

微课的兴起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与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其狭隘的定义,一般单指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在10分钟时间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视频;而广义的定义,还包括支持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导学案、练习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一些高级的微课制作工具,可以在微课视频中进行人机交互.

一、微课的特点

第一,微课短小精悍.一个微课不超过10分钟,充分抓住学生的短暂注意力,避免学生听课疲劳.第二,微课的教学针对性强.一个微课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可以集中精力学习重点,抓住关键点,突破难点.第三,微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宽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第四,微课不受时空限制,适合碎片化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1.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很多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一段时间,就出现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下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数学的知识大都较为抽象、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讲授的内容制作成微课,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用生动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研究表明,兴趣、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而微课如同动画片一样的情节设计,不但能够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这样的授课模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益于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个《勾股定理的引入》的微课,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起源和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这里的制作不是单纯的罗列素材,而是精心设计成的一段数字故事.从周髀算经中的陈子问答,到三国时期的赵爽弦图,再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从专门研究勾股定理的数学家欧几里得,到勾股定理的爱好者美国总统和普通民众.上下几千年,纵横国内外,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却引人入胜,把学生带到一个异彩纷呈的数学王国,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比教师苍白的“讲”效果好多了.

2.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但是我们发现,探索、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学生的差异,总是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率的进行.而微课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我们讲授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主要讨论直线y=kx+b(k≠0)中,k、b的符号和直线经过象限的关系.我们把k、b设置为变量,并取初始值k=2、b=3,画出y=2x+3的图象.设计如下:

(1)对于一次函数y=kx+b,当k=2,b=3时即y=2x+3的图象,它经过的象限是____,从左到右____.

(2)b的值不变,尝试改变k的数值,你发现它经过的象限有什么变化?

(3)k的值不变,尝试改变b的数值,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组讨论,归纳你的发现:____.

设计第一步给出原始图象,为自主探索打基础,并指明探索的方向是图象经过的象限和增减性.第二、三步指明探索的方式,即改变k、b的值对图象带来怎样的影响,并且问题逐渐放开,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最后小组交流,归纳结论.整个探索过程,有收有放,层层递进.如果采用传统教法,老师要带领学生画至少4个函数图象,而现在通过人机交互,能实时获取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不但学生易于理解,而且还乐于探索,效率成倍提高.

3.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新课程标准》 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数学教学中体现比较明显的“因材施教”就是“分层教学”,即教师通过分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不同方面,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需要.在班级授课制模式下,面对全班层次不同的几十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满意,也非易事.我们知道,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微课恰好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途径.老师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适当的使用微课帮助学生学习.在课前,老师把微课和学案发给学生,这里不仅有新课的预习内容,还有复习的内容,即认知基础,这就是温故知新.在课中,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探索、交流;在课后复习时,学生可以再次观看微课,不懂之处可以暂停、思考.更高级的互动型微课,在观看视频之后,马上练习,及时巩固,并形成错题集,从而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再学习、再巩固.无数微课组成系统的微课群,大数据通过分析学生的错题情况,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可见,微课的使用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尽可能的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提高、进步.

综上,微课的使用,的确能激活我们的数学课堂,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微课结合大数据分析,的确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来,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象限图象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