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探析

2018-04-02李殊颖阎京凤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论传统媒体

□ 李殊颖 阎京凤

突发事件的传播不管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而言一直都是重要内容,突发事件往往都有较强的时效性及较大的影响力,一旦被传播必然会迅速引起较大的舆论浪潮。传统媒体过去对于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更为多元,传播时效性更强,所以更多的时候容易形成主流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传播的时候还来不及做舆论引导工作,网络上就已经对突发事件形成了大量讨论并达成一致的态度,即形成舆论的局面。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失语的情况已经不鲜见。很多时候大众这种快速形成的舆论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在突发事件中对大众进行快速、理智的舆论引导也是新闻工作中非常必要而且是迫切的一部分。

一、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者的不确定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赋予所有人平等的传播权利,使得每个人都随时随地可能成为突发事件中舆论的引爆者,一个随手拍的视频或照片,一条朋友圈都可能引发一场舆论风暴。在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的传播者已经不再仅仅是权威的专业媒体,网络世界的任何普通的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危机公众的突发性大事件,一些突发的私人事件也随时可能引发舆论,如“成都司机打人事件”,就是由网民爆料引发舆论的私人事件。

(二)传播渠道的多元性

过去突发事件传播的主要渠道是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背景下手机、平板、电脑都是突发事件的传播渠道,手机更以便捷的特点成为随时随地都能传播的主要渠道,而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媒体也实现了无缝连接的传播。突发事件不再像过去一样是由传统的媒体以报道的形式来传播,大众才获取信息,在新媒体背景下,相反地,传统媒体往往是通过网络上个人发布的信息来找新闻素材,很多传统媒体的微博直接使用网络上的信息、图片、视频。例如2015年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主流媒体使用的视频和图片大多都是来自于网络。

(三)传播互动性较强

过去传统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由传统媒体报道出来之后虽然也会引发讨论形成舆论,但大众的互动范围比较小,一般就是以人际传播的形式和周围的熟人就某个突发事件在茶余饭后讨论一番。在新媒体背景下,个人不仅在网络里实现了跨地域、年龄以及阶层对某一个突发事件的讨论和广泛的互动,也可以在主流媒体的领域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与突发事件的当事人进行互动。如2016年迅速霸占微博头条的丽江打人事件,网友就在微博频频与微博名为“琳哒是我”的丽江打人事件里的受害人董某进行互动。

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特点

(一)舆论话语权的多元与集中

新媒体舆论场中的舆论主体具有多样性,新媒体提供平台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与他人交流,维护了意见的多样性。新媒体赋予每个人平等表达意见的权利,一般来说,突发事件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有关,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比较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部分,利益诉求会在新媒体场域得到表达,新媒体把这些碎片化的诉求整合成群体的、集群的诉求,例如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就可以找到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主体,通过平台的交流形成一定的集群意见,使意见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二)舆论方向的不确定性

由于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的传播与事件发生的时间几乎是重合的,一般突发事件的传播由于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特殊性,往往能迅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并使大众迫切地进行态度表达,但往往由于事件发生的突发性,很多时候传播的信息带有不确定性,而网民在还没完全掌握全面的事件信息的情况下就迫切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终形成舆论。而随着后续的报道跟进及真相的还原往往会发生舆论反转的情况,而且舆论反转现象在新媒体背景下越来越多发,例如“成都男司机打人事件”“老人碰瓷玩具车”“罗一笑事件”等,都是新媒体背景下典型的舆论反转事件。

(三)谣言多发

突发事件往往都能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也时常伴随着谣言的发生。其原因主要是突发事件由于发生时间紧迫,而权威媒体跟进发布相关的事件全部真相有一定的延缓性,受众在一种短时间的“信息真空”下,抱着“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各种讨论和猜测。这种自己不了解和不确定的信息进行二次转发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还会进行一些“添油加醋”,经几次传播后谣言四起。

三、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管理理念

(一)摒弃“突发”观念,树立风险意识

突发事件虽然在时间上有一定的紧迫性,但媒体应该树立风险意识,避免受众在同一类事情中陷入刻板印象的怪圈,从而避免舆论的形成是基于受众过去的“经验”而不是事实。突发事件中的舆论不能靠解决单一事件来解决风险,而是应该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解决舆论风险造成的社会外部问题,积极地引导舆论,另一方面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化解舆论对外部事物的刻板印象,避免因刻板印象陷入错误的舆论中,如“老人碰瓷玩具车”就是陷入刻板印象后形成的非理智舆论。

(二)信息供给要充分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谣言产生,主要原因是受众得到的相关信息量匮乏,这往往是一些主流权威媒体失声带来的结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应该积极跟进事件并向受众第一时间提供相关信息,发出权威、准确、专业的声音,还原事情真相,并在时间上占主动地位,以主动的姿态来介入舆论引导,使受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获得更多的真实信息而形成健康的舆论,以免由于信息模糊而引发谣言的生成。

(三)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意见领袖作为热衷传播信息和表达意见的人,影响力越来越大,因为他们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拥有的粉丝数量,使得他们在社交媒体里的发言颇具影响力,会影响很多的追随者。在突发事件中,当出现大量不确定的信息时,大部分人还处于迷惑的状态时,舆论领袖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除了政府与权威媒体的控制与影响外,意见领袖应该明白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社会责任,参与积极的舆论引导。

四、结语

突发事件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在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里的舆论带有很多不确定性,但舆论的风向往往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将越来越重要,这需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突发事件舆论的特点来进行传播和引导,同时还要结合多方力量,尽量在突发事件里进行有效且理性的舆论引导,避免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是保障良好信息环境的重要举措。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1.

2.孟令俊.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传播与舆论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王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叙事特点与舆论引导[J].中国报业,2017(02):42-43.

4.赵冉.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双刃剑——新媒体介入传播的优势与劣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6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论传统媒体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