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2018-04-02中共云南省剑川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中共云南省剑川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云南省剑川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大讨论要求,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作风大力实施群众素质提升工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宣讲教育励民志。制定《关于在全县脱贫攻坚战中实施群众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不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扶正扶强脱贫志气。发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老乡贤等群体,加大对脱贫惠民政策、脱贫攻坚成效、脱贫致富事例的宣传讲解。组建“白曲宣讲团”,先后创作民族歌舞剧《白乡歌颂十九大》《移风易俗能脱贫》《懒汉脱贫》《文明城市创建》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宣讲曲目,深入各乡镇、村社,开展理论宣讲200多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宣讲,分别用白族话、普通话和彝语进行宣讲,注重将“普通话”变成“地方话”,将“报告语”变成“家常话”。通过特色宣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克服“等人扶”“等脱贫”等消极思想,真正激发出“要脱贫”“要致富”的积极信念。
志愿服务暖民心。制定《剑川县关于部门和村文明结对共创 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动3314名干部职工以“话家常、交朋友、走亲戚”等方式,对77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开展关心关爱建卡贫困户、低保户、孤寡老人、困境儿童、失独家庭等困难群体志愿服务。通过文艺演出、培训、展览等志愿服务丰富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健康教育、医疗义诊、送医送药、医疗救助,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通过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产业扶持、创业指导,助推扶贫产业发展;通过送课、送教、捐赠学习用品等方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引导贫困群众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
文化扶贫强民智。剑川县始终把“扶贫先扶志”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培育家风文化、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地域文化。通过教育扶贫,实现县内就读的5416名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完善提升文化室、文化广场,确保每个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都有符合标准的文化室(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实现乡镇灯光球场、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实施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书画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业务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村组建群众业余文艺队伍。组织文化工作者到贫困村美化村容村貌,营造村内文化氛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通过“非遗+作品+园区”成为脱贫致富人。
培训技能增民技。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有效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技能培训项目资源,先后组织各类培训21479人次,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1133人。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到乡村、规模养殖场(户)、农业基地、田间地头,为贫困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开展现场集中技术咨询和服务,向贫困群众推介品种和技术,推广科学养殖、疫病防控等畜牧产业扶贫技能和良种良法,普及气象和防灾减灾知识。开展木雕、石雕、布扎刺绣和黑陶等传统手工艺培训,提高群众的致富技能。
选树典型聚民气。通过光荣户、示范户、文明户、党员户评比等载体,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带动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大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通过资金、项目、政策的支持,为典型成长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乡村好人好事、身边好人、善行义举榜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从乡镇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村社干部等一线工作人员中评选勇于担当、事迹突出、群众认可的“最美扶贫干部”;从致富带头人中,评选“最美致富带头人”;从精准脱贫典型中评选出“脱贫致富先进户”。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营造学习先进、宣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整治环境美民居。剑川县在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村庄“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与施工管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教育引导群众爱护环境、爱护家园。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支持社会组织提供垃圾收集转运等服务,引导群众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开展房前屋后和村庄公共环境整治,全面消除城乡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乡绿化活动,动员群众绿化美化庭院,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