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精神的丰富内涵
2018-04-02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朴实生动的语言,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这就是西畴精神。在艰难的特殊生存条件下,在长期摆脱贫困的奋斗实践中,云南省西畴县广大干部群众创造、发展、弘扬西畴精神,不断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全县各族人民生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强调,要进一步弘扬西畴精神,推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当前,在云南省开展“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大讨论中,广泛宣传、深入学习、大力弘扬西畴精神,对于发扬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干事创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畴精神的基本含义和实质
西畴人民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战胜贫困、创造幸福生活的心声:“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是西畴精神的表述语,也是西畴精神的基本含义。这个表述语是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普遍意义的统一。一种地方精神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既具有特殊意义,也具有普遍意义,但基础是特殊意义,普遍意义是从特殊意义中引申发挥出来的。在西畴精神的表述语中,前两句话具有特殊意义,是西畴精神的基础。“搬家不如搬石头”反映了西畴县的独特县情,即“家”与“石头”的关系,实质是“生存”与“环境”的关系。西畴县石漠化严重,石头多耕地少,生态环境恶劣,全县人民生活在石头窝里,生存条件极差。同样,“苦熬不如苦干”也反映了西畴县人民群众特殊的生活状态。“苦熬”不是短期的,曾经是长期的,由于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西畴县人民过去长期生活在艰难贫困之中。“搬家”是逃避困境的行为,“搬石头”是挑战困境的行为;“苦熬”是消极被动的生存状态,“苦干”是积极主动的奋斗行为。从“搬家”到“搬石头”,从“苦熬”到“苦干”,正是西畴精神产生的真正转折点。所以,在西畴精神的表述语中,“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这两句话不能少,否则就看不出西畴精神的独特性。“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两句话具有普遍意义,是在“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基础上引申发挥、丰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具有普遍推广学习意义的精神。
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在战胜恶劣自然条件、摆脱贫困的长期奋斗实践中形成和培育起来的。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既需要外因拉动,更需要内因推动;既需要外部的帮助和扶持,更需要形成强大持久的内生动力。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外部帮扶要通过内生动力才能产生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树立志气、培育智慧,是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根本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志”就是“志气”,是积极努力、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的意志和勇气。有志气的人,往往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怕各种困难;越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越是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力量。“智”就是智慧,是人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总和,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有效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不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存发展,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根本动力来自于志气和智慧,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智慧是化解矛盾、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不论在逆境中还是在顺境中,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智慧,都是推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动力。
西畴精神的实质是志气和智慧的高度统一。面对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西畴县人民不悲观、不畏惧,以坚强的意志和勇气,不断向困难挑战,不断取得脱贫攻坚新胜利,体现出摆脱贫困的高昂志气。树立志气,强调的是苦干实干,但是这还不够,还要有智慧,就是要会干巧干,多动脑筋、多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树立战胜贫困的志气基础上,西畴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从西畴县实际出发,探索扶贫开发、脱贫攻坚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取得明显的成效,走出了一条西畴特色的脱贫攻坚、跨越发展路子。西畴精神是志气和智慧的统一,是勤劳和聪明的统一,是实干苦干和会干巧干的统一,这就是西畴精神的核心要义,也就是本质特征。
西畴精神的重要特征
西畴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学习宣传、继承弘扬西畴精神,要把握它的五个重要特征,并真正体现在实际工作中。
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首创精神就是敢于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情,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情,并取得好的成效。首创精神是西畴精神的突出特征,是西畴精神产生的原动力,可以说西畴精神就是从首创精神开始的。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石头多耕地少……面对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西畴县蚌谷乡木者村的党员和群众打响炸石造地“第一炮”,开始了向石漠化宣战、向石头要地的创举。“第一炮”就是首创精神的体现,西畴精神就是从这“第一炮”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尊重、引导、弘扬群众首创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工作方法。首创精神具有自发性和特殊性,要使它从自发到自觉、从特殊现象到普遍弘扬,需要正确引导、升华、推广。西畴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尊重、积极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并进行正确组织引导、大力推广弘扬,使西畴精神从孕育产生到不断弘扬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影响力量越来越广泛和强大。西畴精神的孕育产生和弘扬发展是“自下而上”(群众首创精神)和“自上而下”(引导升华推广)相统一的过程。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西畴精神的灵魂,这种精神的实质就是依靠自身力量战胜困难,通过自身奋斗改变艰苦条件,它始终贯穿于西畴精神孕育产生和弘扬发展的全过程。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要摆脱贫困,外部扶持帮助是需要的,但根本立足点应该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西畴精神继承了贯穿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是我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西畴县人民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西畴县人民推动跨越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持之以恒、苦干实干的坚韧精神。要彻底战胜贫困、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苦干实干。西畴精神是在长期的苦干实干实践中形成和发扬的,在近30年的过程中,西畴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弘扬持之以恒、苦干实干的坚韧精神,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克服一个又一个障碍,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胜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向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前进。
积极探索、把握规律的科学精神。在战胜困难、推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坚持苦干实干,还要做到会干巧干。这就要求发扬科学精神,从实际出发,把握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西畴精神是苦干和巧干的结合,是实干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西畴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从西畴县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积极探索发展规律,闯出了一条推动西畴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路子。
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在西畴精神的产生和弘扬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中共西畴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干部、各部门干部、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头表率作用,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组织下、参与下,西畴精神才得以产生和弘扬,西畴县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依靠群众集体力量,但是只有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这种首创精神才能发挥出来,集体力量才能形成,在这当中,党员和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十分重要。西畴县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强烈的使命意识,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干事创业,带领西畴县广大群众战胜各种困难,推动西畴县脱贫攻坚、跨越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学习弘扬西畴精神的重要意义
弘扬西畴精神,对推动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长远重大意义。弘扬西畴精神,不仅要看当前的现实意义,更要看到长远的重大意义。对云南省来说,如期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当前的攻坚战,而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长期的持久战。从当前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力争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长远发展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云南省同全国的发展差距还是存在的,仍然需要继续推动跨越发展,同样需要学习弘扬西畴精神。
弘扬西畴精神,要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西畴精神的根本是实干,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精神,既要“放开嗓子喊”,又要“甩开膀子干”。我们所倡导的“精神”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观念和行为的统一,它不仅包含一系列正确的、高尚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行为方式。弘扬一种“精神”,不仅要“知”,就是要学习认识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更要“行”,就是要按照它倡导的行为方式去做。弘扬西畴精神,关键在行动、在实干。
弘扬西畴精神,不仅要教育引导干部,更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西畴精神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在推进脱贫攻坚、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全省干部群众都要学习弘扬西畴精神,树立志气、增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