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强度野外驻训对官兵口腔健康的影响

2018-04-02刘流吴仲寅谢恬薛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驻训菌斑指数龈沟

刘流 吴仲寅 谢恬 薛毅

野外驻训是我军为提高官兵作战水平,保持作战状态而采取的重要军事训练手段。而其中夏季驻训则是许多部队全年军事训练工作的“重头戏”,以“训练刻苦、条件艰苦、工作辛苦”而著称。在夏季驻训期间,天气炎热,生活环境的改变,训练强度的增大,可能会诱发很多口腔黏膜和牙周疾病。本研究通过对驻石某部145 名官兵驻训前后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纵向比较驻训前后官兵口腔黏膜和牙周健康状况,分析高强度野外作训条件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为部队高强度训练期间的口腔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试者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男性,年龄18~28 岁,均为驻石家庄某部官兵,于2015-07-24~2015-08-09参加夏季野外驻训,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有药物过敏史者;口内有正畸装置者;正在进行激素或抗生素治疗者;过去6周内使用抗菌药物者;不能合作及不能按时接受检查者。

1.2 受试者一般情况

纳入符合标准者145 名,无中途退出者。平均年龄(24.50±3.82) 岁, 于2015-07-24~2015-08-09(暑伏)参加夏季野外驻训期间,饮食、住宿环境一致。训练强度一致:每天无负重跑步2 km,负重跑步5 km, 操课5.5 h,体能训练(含5×10 m往返跑、俯卧撑、仰卧起坐各100 个)若干组。参照国家标准局制定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国家标准(GB3869-1997)和部队训练大纲,作训强度达到高强度。

1.3 调查员

所有调查员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口腔科注册医师,在实施正式调查工作前,对所有调查员进行专业培训,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并进行训练。正式实施口腔检查时,由同一人员专门负责所有调查过程中相同项目的检查,以消除人为误差。

1.4 试验设计

调查员分别于2015-07-26驻训展开之初,及2015-08-09驻训即将结束时,赴驻训地点,进行第一次与第二次口腔健康检查, 2 次检查均于上午进行。

1.5 口腔检查

结合本次调查的目的,制定本次口腔健康检查的基本项目,主要包括口腔溃疡情况、龈沟出血指数(代表牙为双侧上颌、下颌第一磨牙)、菌斑指数(代表牙为双侧上颌、下颌第一磨牙,左侧上颌、下颌中切牙)。代表牙缺失时取其近中或远中邻牙。

1.5.1口腔溃疡情况 记录每名受试者口腔溃疡个数。

1.5.2龈沟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 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 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 3=探诊出血沿牙龈缘扩散, 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 5=自动出血。

1.5.3菌斑指数0=牙面无菌斑, 1=近龈缘牙面有散在的点状菌斑, 2=菌斑连续呈带状,宽度不超过1 mm, 3=菌斑着色带宽于1 mm,<牙面1/3, 4=菌斑占牙面1/3-2/3, 5=菌斑占牙面2/3或>2/3。

1.6 资料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由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口腔科统一进行资料输入和统计学分析。由2 位数据管理员分别输入,核对无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多样本等级资料秩和检验,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口腔黏膜情况检查结果

与驻训前相比,驻训后官兵口腔患病情况呈明显上升(P<0.05)(表 1)。

2.2 龈沟出血指数检查结果

与驻训前相比,驻训后16、 26、 36、 46的龈沟出血指数呈明显上升(P<0.05)(表 2)。

表 1驻训前后口腔黏膜溃疡患病情况的变化

Tab 1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 oral mucosal ulceration before and after wild training

时 间0个1个2个n(%)n(%)n(%)驻训前134(92.41)9(6.21)2(1.38)驻训后①123(84.83)17(11.72)5(3.45)

注: ①与驻训前比较显著增加P<0.05

表 2驻训前后龈沟出血指数的变化

Tab 2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 bleeding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wild training

牙齿编号时 间0n(%)1n(%)2n(%)16驻训前16(11.03)129(88.97)0(0.00)驻训后①13(8.97)127(87.58)5(3.45)26驻训前14(9.66)130(89.65)1(0.69)驻训后①12(8.28)127(87.58)6(4.14)36驻训前14(9.66)131(90.34)0(0.00)驻训后②10(6.90)126(86.89)9(6.21)46驻训前16(11.03)128(88.28)1(0.69)驻训后②10(6.90)124(85.51)11(7.59)

注: 与驻训前比较显著上升, ①P<0.05, ②P<0.01

2.3 菌斑指数检查结果

与驻训前相比,驻训后16、 26、 36、 46的菌斑指数均呈明显增加(P<0.05); 11、31的菌斑指数有所增加(P>0.05)(表 3)。

3 讨 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口腔健康状况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已成为危害我军人员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尽管严重口腔疾病患者已经在入伍前的体检中被初步筛查出,但军队人员的口腔疾病患病率仍然呈现较高水平。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进行的全军第三次口腔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陆军中牙龈炎、牙周病等牙周疾病患病率达54.1%;口腔黏膜溃疡也是军队人员的常见病,有病史的人员约占20%,以上这些口腔疾病的发生对于我军战斗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口腔卫生勤务是军队卫生勤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立“预防-保健-治疗”的军队口腔医疗模式,降低军队官兵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促进口腔健康,提高部队在各种军事行动中的口腔卫生勤务保障能力, 是我军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2]。同时,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条件下,官兵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会影响到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其中的变化规律对部队的口腔卫勤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可以对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表 3 驻训前后菌斑指数的变化

注: 与驻训前比较显著上升 ①P<0.01, ②P<0.05

口腔溃疡,是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之一,该病多发于青壮年,病因复杂,至今尚无定论,目前国际公认的致病因素有遗传、维生素缺乏、微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障碍、局部创伤与感染和精神紧张等致病因素[3]。由于口腔溃疡具有反复发作、剧烈疼痛等特点,经常会给患者造成精神上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中的极大不便[4]。有的患者甚至表现出比较重的精神负担和对口腔黏膜类疾病的恐惧。与驻训前相比,驻训后官兵口腔患口腔溃疡情况呈显著上升,推测可能与驻训期间,居住环境改变、训练科目较多、训练强度高有关。驻训期间,体能消耗较大,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5];生活作息紧张,容易产生情绪波动,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影响睡眠、食欲,有的患者甚至出现较严重的烦躁和焦虑症状,心理与生理的综合作用,造成口腔溃疡发病率增高。提示我们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注重官兵身体素质提高,同时,加强高强度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减少因口腔溃疡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和战斗力的下降。

龈沟出血是牙龈炎活动期的表现,与驻训前相比,驻训后官兵的龈沟出血情况显著加重,推测可能与驻训期间官兵口腔卫生行为的不当有关,比如因缺水、疲劳等原因导致部分官兵刷牙次数减少、刷牙不认真、刷牙质量降低;同时,住宿、训练、睡眠等因素的变化也可能促使了此情况的加重[6]。驻训期间高强度训练等因素,导致官兵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并在应激导致心身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引发牙龈出血。由此可见,不能因为野外驻训卫生条件差就忽略口腔保健,要加强卫生宣教。

菌斑微生物和其代谢产物是牙周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破坏牙周组织。检查结果显示,与驻训前相比, 6 颗受检牙中,前切牙驻训后无明显趋势变化,而驻训后第一磨牙的菌斑指数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菌斑指数整体呈升高趋势,提示驻训可能会引起牙周病发病率的升高。另外,前切牙与第一磨牙的变化趋势的不同可能也与其位置不同有关。鲁纯等[7]的研究显示:对于菌斑生物膜, 氯己定、西吡氯铵、替硝唑等口腔抑菌剂均有显著抑制生物膜生成和杀菌的作用,可用作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的辅助药物。结合野外驻训的现实条件、官兵口腔卫生习惯可能受到影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部队驻训卫勤保障中,配备适合的口腔抑菌剂。

通过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使我们对高强度野外作训条件下的口腔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初步摸索了官兵在驻训条件下口腔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为部队的口腔卫勤保障提供了参考。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样本量还不够大,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否适用于部队大规模的卫勤保障,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1]李刚. 我军口腔卫生勤务研究[M].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6: 2.

[2]刘垚. 我军海军人员口腔健康现状及分析[D].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 2010.

[3]Victoria JM, Correia-Silva Jde F, Pimenta FJ, et al.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polymorphism (5-HTTLPR)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J]. J Oral Pathol Med, 2005, 34(8): 494-497.

[4]许正文, 许诺, 商永. 高强度野外驻训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关系的研究[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0, 29(2): 107-109.

[5]陈大军, 朱兆洪, 丁柱. 某部官兵高温高湿地区野外演训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J]. 人民军医,2015, 58(11): 1266-1267.

[6]杨铁崎. 口腔卫生行为与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及其内容和方法[J]. 科技咨询:医学论坛, 2014, 34: 240.

[7]鲁纯, 李松, 李谨, 等. 三种漱口液对早期原位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6(3): 372-375.

猜你喜欢

驻训菌斑指数龈沟
某部野外驻训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体会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武警8670 部队扎实做好驻训部队药材保障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野外驻训综合身心干预平台的构建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原寒区野外驻训卫勤保障回顾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