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研究

2018-04-02田恬崔彩雯张先娟王爱芹张燕李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牙龈炎体重儿口腔卫生

田恬 崔彩雯 张先娟 王爱芹 张燕 李纾

牙周病是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因受国家区域和个人口腔卫生习惯的影响,牙周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0%~60%不等[1]。1931 年Galloway[2]提出牙周组织是牙周致病菌的储存库,可能对孕妇及胎儿造成有害影响。1996 年Offenbacher等[3]提出牙周病可能是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PLBW)的危险因素,后续研究进一步支持这一结论。目前国内尚缺乏对牙周病与PLBW的相关性的系统病例对照研究,对鲁北地区人群的研究甚少[4]。近年来随着生育人数增长和生育年龄增大,牙周病对早产(preterm birth,PB)和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收集鲁北地区213例孕妇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鲁北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从而做出客观评价,以指导临床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随机选取2014-10~2015-06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建档至住院分娩孕妇227 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2~40 岁之间;②怀孕<26 周且接受我牙周科口腔卫生检查;③口腔内大于20 颗牙齿;④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近半年内接受过牙周病系统治疗;②近3 个月服用过抗生素、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③多胎妊娠;④患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⑤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等妊娠并发症;⑥患有重度贫血、心脏病、糖尿病、肝功能受损等妊娠合并症。经排查后有14 例孕妇不符合标准被排除,余213 例孕妇根据其牙周状况被分为3 组:牙周炎组76 例、牙龈炎组74 例、健康对照组63 例。根据分娩时孕周数分为早产组和足月组。根据娩出新生儿体重分为低出生体重儿组和非低出生体重儿组。

1.2 分组标准

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位点≤全口牙齿的5%且无牙周袋和临床附着丧失归为健康组;BOP(+)位点>全口牙齿的5%且PD≤5 mm无临床附着丧失归为牙龈炎组;BOP(+)位点>全口牙齿的5%且至少2个位点PD>5 mm CAL>6 mm归为牙周炎组[5-6]。早产诊断标准:胎龄满28 周且不足37 周;低出生体重儿诊断标准:出生时新生儿体重不足2 500 g[7]。

1.3 研究方法

227 例孕妇志愿者经排查后14 例被排除,余213 例问卷调查详细记录年龄、身高、妊娠次数、受教育程度、吸烟史、用药史、饮酒史、孕前是否接受过口腔卫生指导。孕26 周之前由我院牙周科同一名专科医生检查孕妇全口牙齿,嘱受检查孕妇清洁口腔后用菌斑显示剂涂布牙面,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记录受试牙颊、舌面2 个位点PLI值和BOP阳性位点数,颊舌面近中、中央、远中6 个位点PD、CAL值。追踪观察,记录分娩孕周数和新生儿体重。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受试对象一般情况(表 1)

38%的受试者孕前接受过口腔卫生指导,48%的受试者接受过牙周基础治疗;所有受试者均否认孕期吸烟史、饮酒史、用药史;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受试者的平均年龄是(28.64±4.2) 岁,新生儿平均体重(2 943.51±614.27) g, 早产发生率21.6%。

2.2 牙周状况比较

在3 组中PLI差异无显著性;健康组BOP明显低于牙龈炎组和牙周病组(表 2,P<0.05)。

2.3 低体重儿发生率

由表 3可见,牙周炎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为34.2%,健康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为14.3%,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炎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为16.2%,与健康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牙周炎组早产的发生率为34.2%,明显高于健康组,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炎组早产的发生率为16.2%,与健康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 1受试者一般情况 [n(%)]

Tab 1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n(%)]

表 2牙周病检查参数 [n(%)]

Tab 2 Indicator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n(%)]

注: 与健康组比较,①P<0.05

表 3牙周情况与新生儿体重和分娩孕周数的关系 [n(%)]

Tab 3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odontal condition and the bir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n(%)]

注: ①分别与健康组或牙龈炎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近年来,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研究逐渐深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我国生育政策的放开,鲁北地区孕产妇的人数比去年大幅增长,优生优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新生儿死亡率的70%,因此降低早产率是优生优育的关键。传统的造成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有孕妇的年龄、体重、不良生活习惯、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 然而, 这些传统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约有25%~30%的病因不明[8]。Offenbacher等[3]在1996 年首次提出牙周病可能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后续研究报道进一步证明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之间存在相关性。Jeffcoat等[9]研究中排除孕妇年龄、种族、吸烟状况、经产状况后发现随着牙周炎症加重,发生低体重儿的可能性增加。国内对此研究起步较晚,李晓军等[4]对80 例患者排除传统危险因素后进行牙周病例对照分析发现早产组与对照组仅PL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I、PD、AL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选取鲁北地区213 例年龄22~40 岁孕妇作为受试对象,排除传统危险因素后记录牙周状况和新生儿体重、分娩孕周数。结果显示PLI在健康组、牙龈炎组和牙周炎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BOP在牙龈炎和牙周炎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患有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孕妇牙龈组织炎症较重,孕期牙龈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在213 例孕妇中接受过孕前口腔卫生指导的人数约38%,而这些接受口腔卫生指导的人群中只有约48%的备孕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这说明育龄期妇女对口腔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口腔疾病的认知较少。这一结果与肖建平等[10]研究发现一致,我国对口腔卫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我们要大力进行口腔卫生教育,提高育龄妇女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把预防孕妇牙周病纳入优生优育的工作中,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牙周病与宿主、微生物、环境等有关,孕妇妊娠期雌孕激素增加可导致牙龈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细胞和体液增多,牙周致病菌及其毒素、炎性细胞因子更易进入血液循环,入侵胎盘而感染宫腔。研究已发现,促炎细胞因子TNF-α在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者[11],且早产孕妇龈沟液中TNF-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足月生产孕妇[12]。本研究结果显示孕妇牙周病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与健康组相比,患有牙周病的孕妇生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比率相对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Offenbacher等[3]观点一致,即牙周病可能是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之一。孕妇牙周病与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关联性可能受到环境、地域、遗传、受试对象选择等因素的影响。牙周病与PLBW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包括干预试验在内的更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加以证实。本课题还将对牙周病诱发PLBW的可能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1]Haffajee AD, Socransky SS. Microbial etiological agents of destructive periodontal diseases[J]. Periodontol 2000, 1994, 5: 78-111.

[2]Galloway CE. Focal infection [J]. Am J Surg, 1931, 14: 643-645.

[3]Offenbacher S, Katz V, Fertik G, et al. Periodontal infection as a possible risk factor for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J]. J Periodontol, 1996, 67(10 Suppl): 1103-1113.

[4]李晓军, 孔经贾, 陈辉, 等. 先兆早产孕妇牙周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 41(10): 599-601.

[5]孟焕新. 牙周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2.

[6]Machtei EE, Christersson LA, Grossi SG, et al. Clinical criteria for the definition of “established periodontitis”[J]. J Periodontol, 1992, 63(3): 206-214.

[7]Goldenberg RL, Culhane JF, Iams JD, et al. Epidemiology and causes of preterm birth[J]. Lancet, 2008, 371(9606): 75-84.

[8]沙月琴, 黄振, 陈智滨, 等. 孕妇牙周炎与新生儿早产低体重的关联[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版, 2009, 41 (1): 117-120.

[9]Jeffcoat MK,Geurs NC,Reddy MS, et al. Periodontal infection and preterm birth: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J]. J Am Dent Assoc, 2001, 132(7): 875-880.

[10]肖建平, 谭葆春. 牙周病就诊原因流行病学调查[J]. 口腔医学, 2009, 29(12): 656-657.

[11]宋红, 赵瑞芳, 周以钧. 龈沟液中TNF-α的检测及其与IL-8的关系[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8, 14(2): 92-93.

[12]吴敏, 刘寿桃, 陈少武, 等. 早产和足月产母体牙周状况的对照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3(6):811-813.

猜你喜欢

牙龈炎体重儿口腔卫生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口腔卫生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