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头盔”向战而练

2018-04-02刘汉宝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空战战斗力头盔

文/刘汉宝 王 猛

1月的东北,寒气袭人。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场内各类车辆往来穿梭,官兵们有序保障。该旅“金头盔“飞行员、飞行三大队队长姚凯走下战机,顾不及消汗补水,放下飞行装具就一头钻进战术评估室,判读飞参数据,复盘空战全程。

大队教导员张峰波说:“虽然在去年的对抗空战考核中拿了‘金头盔’,但姚凯钻研打仗的劲头一点儿没有松懈,反而越来越足,时刻保持着弓满弦张的战斗状态,随时随地都在研究飞行、琢磨打仗。“

像练打仗一样抓学习研究

“身材精瘦、能量爆表,认真起来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姚凯的搭档、副大队长高中强这样形容他,“这么说他一点儿都不夸大,特别是学习研究时,感觉尤其明显。“

事实上,姚凯和高中强所在旅正是空军 “争当学习型军人、创建学习型军营“活动的发源地,学习研究氛围格外浓厚,“学习力就是战斗力““信息力主导战斗力“等观念深入人心。

作为大队长,姚凯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学习力就是战斗力的理念,高中强讲述了去年对抗空战考核中发生的一件事。

第一轮比赛中,他和姚凯搭档顺利战胜对手。“虽然过程惊心动魄,但能赢下第一场,我非常开心。“第一次参赛的高中强坦言,但他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胜利的喜悦,就被姚凯拉去和机关的同志一同研究到后半夜,而研究的内容就是调整战术战法以适应接下来的考核。

“虽然我们赢下了第一场比赛,但是我发现对手比往年更强悍,战术战法应用更加灵活机动。“讲起当时境况,姚凯仍倍感压力,“所以我们必须立即调整战术战法,否则只能越打越被动,说不准下一个打铺盖卷回家的就是我们。“

姚凯所言非虚。近年来,空军对抗空战竞赛考核牵引实战化训练,全面提高了部队核心作战能力。飞行员的实力越来越强,部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考核的“含战量“越来越高,“金头盔“争夺战也越来越激烈。

临时调整战术战法看似简单,却涉及敌我装备性能特点、长僚机配合时机等多种因素,而这都离不开平时学习研究打下的厚实基础。回顾备战考核过程,姚凯和战友们在学习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用学习研究实战的思维准备考核,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不断厚实打赢基础。

有一次,对抗空战训练结束后,姚凯和高中强一同判读飞参画面,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秒钟左右的闪烁。

“我并没有注意到,还以为是长时间看屏幕眼睛花了。“高中强回忆说。

姚凯却没有放过这个“短到会被忽视的细节“,他拉着高中强反复判读这一时刻前后的雷达、电抗等画面,分析装备操作使用过程,最终确定了现象出现的原因,找到了解决办法,制定了应对措施。

事实上,判读飞参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过程,但却是提升战斗力水平的有效途径。平常训练中,他们常常会为了核准数据反复验证飞行,直到分出对错、校准定实。

“战斗机飞行员不能忽视这一秒钟的不正常,因为无数事例警示我们,一旦忽视某个细节就可能造成战场上的被动挨打。“姚凯简单的话语,折射出的却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细理念。

为挖掘武器装备性能极限、改进战术战法,姚凯还积极参与到旅成立的课题攻关小组中来,解决训练中发现的各种各样问题,“像练打仗一样抓学习研究“逐渐成为他的行为习惯,亮剑扬锋的底气越加厚实。

“让每一滴航油都迸发出战斗力”

2017年,随着部队调整改革的深入推进,姚凯所在部队划归空军某基地。

“这就给了我们更多和其他兵种联合训练的机会,训练更贴近实战了。“谈到改革,姚凯深有感触,“以往与异型机‘背对背、异频引导’对抗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把雷达、地导部队拉进来一起搞体系对抗的机会却非常难得。“

如今,“基地—旅“体制却让这个曾经颇为难得的机会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从近距空战、异型机空战到编队空战、体系对抗,实战味浓厚的训练点燃了姚凯胸膛中火热的练兵热情,“实战化训练大环境这么好,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战斗力飞出来。“他豪情满怀。

训练中,该旅在技术战术层面的考验越来越严格,而姚凯也主动加码,提升训练难度强度。他告诉笔者,“以往准备1小时、飞行1小时、判读4小时的‘114’训练法应该改进为‘115’或者‘116’训练法了,因为现在这种高强度、高质量的训练,4个小时的判读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了。“

此话不假。一场空战对抗下来,他和战友们会复盘检讨四五个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当意见不同时,他们干脆驾机升空,来一场验证性空战。回来再判飞参再讨论,一次次争辩尘埃落定,一个个问号完美解答,通往胜利的路径延伸了一段又一段。

让姚凯印象深刻的是那次对抗空战训练。“本来已经开始返航了,我和僚机刚要放松一下精神,就接到低空突击某地域雷达阵地的命令。“姚凯说,这并没有结束,突击完雷达阵地后,他的某型机载设备又突发空中“故障“,必须立即排故……一个个命令接踵而至,一个个“特情“纷至沓来,一个个动作接连不断。

着陆归来,姚凯早已汗透衣衫,来不及休息,他就围绕对抗成绩和对雷达阵地突击效果与战友展开讨论,虽然意见不一、争论不断,但判读结束后他俩却异口同声大呼过瘾,“一个架次考验多种能力的经历让我充分意识到,战斗力水平对于完成任务、实战取胜的重要作用,对实战化训练意义有了更深刻理解,我要让每一滴航油都迸发出战斗力。“时至今日,姚凯仍记得当时的兴奋心情。

实训与实战的距离有多远,取决于训练的真实成效。随着实战化训练的推进,训练中不打招呼的抽考拉动检验、不设预案的随机导调多了起来,姚凯和战友们紧紧扭住训练难点、备战弱点、对抗险点苦练精飞,战斗力水平持续精进。

对阵金牌“磨刀石”

一年一度秋风劲,又见黄叶落沙场。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空军近百名飞行员云集大漠,鏖战云端。增加近距空战考核项目、减少指挥员空中干预、取消部分战机外挂和干扰限制……相比往年,“金头盔—2017“对抗空战考核中新出的一系列紧贴实战的变化,让考核“含战量“大幅提升。

这是姚凯第3次参加对抗空战考核,他的目标仍然是冲击空军歼击机飞行员最高荣誉——“金头盔“。原本信心十足的他,这次却感到困难重重。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空军实战化训练的持续推进,每支部队的战斗力水平都得到了长足进步,某一方占据绝对优势、轻松获胜的局面很难再现。“姚凯说,“另一方面,空战中飞行员大胆放开手脚,经常出现一些剑走偏锋、出其不意却能锁定胜局的打法,老招数、老套路很容易失效。“

让姚凯最为难忘的是与被誉为金牌“磨刀石“的空军航空兵某旅对阵的过程。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支部队的飞行员都是从各部队抽调的尖子,不仅训练理念、模式和内容领先,而且经常参加体系对抗、与各种部队交手,经验十分丰富。

“去年淘汰赛中,就是他们以一枪优势让我们止步半决赛。“说起这段,姚凯始终难以释怀。

“冤家“相遇,分外眼红。然而,就在登机前一刻,姚凯得知“队友第一场对决失利“的消息,与此同时,第二场正在激烈交战,胜负尚未揭晓。作为第三组参赛队员,姚凯和搭档高中强除了胜利,再无其他选择,心中压力可想而知。

升空对战后,姚凯和高中强预先准备的好几个战术均被对手一一化解。“不仅没有占到太多优势,反而因为我求胜心切导致回转时机掌控不准确,把弱点早早暴露给对手,导致率先被锁定攻击。“这个失误让高中强十分懊恼,但来不及懊恼,眼看着距离被“导弹“击中还剩下10秒左右,情急之下,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动作:掉转机头面向对手并发射“导弹“。

在一般人看来这无异于“同归于尽“,但这却是用自己劣势抵消对手优势、保证战友优势的最好办法。

“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既有实战化训练赋予的底气,也有面临危机时自然迸发的胆气。“回忆起那一段,姚凯这样评价高中强的动作,“换作是我,也一样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平常严格的实战化训练会让我们下意识地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最有利的行动。“

空战过程惊险曲折,好在他们密切配合,在后续空战中攻得行云流水,守得滴水不漏,终于将对手“拉下马“,保证了部队晋级决赛。最终,姚凯和高中强以全胜战绩双双斩获“金头盔“。

“虽然斩获了‘金头盔’,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姚凯坦言,经历一场场惊心动魄、堪比实战的对抗空战,观看其他战友们逼近极限、精彩绝伦的发挥,感到周身血液持续沸腾,“虽然每场空战只有短短数分钟,但却和实战贴得越来越紧,是对血性胆气的重大考验。“

如果说“金头盔“比武是检验胜战精神的“试金石“,那么日常的等级转进、实弹打靶等战训任务则是锤炼胜战精神的“磨刀石“。如今,姚凯已深谙战斗精神与战斗力的辩证关系:精神如刀,平常磨得越有力,亮剑之时才能威震敌胆。★

猜你喜欢

空战战斗力头盔
1937年笕桥空战战果之谜
最强空战王
空战兄弟档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汉字戴头盔
时光减速头盔
Lumos智能头盔,让夜骑更安全
创意头盔
体育少年“战斗力”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