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识先生翻译作品介绍及翻译风格探讨

2018-04-01勒毛草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菩提译作章节

勒毛草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一、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后,译者主体性逐渐被关注和重视,成为了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并且研究成果也以著作和论文集、论文等形式层出不穷,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但在藏族翻译界,以译者为主体的研究少之又少,且多为散论。就多识先生而言,其在藏汉翻译界丰硕的成果,值得我们去研究,特别是其将深奥难懂的佛教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的大众化翻译,更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因此,研究其翻译各方面的成果极具意义。

二、多识其人及其翻译作品简介

多识教授,本名多识.洛桑图丹琼排,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成就突出,获得了“甘肃省劳动模范”、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获得者。此外其精通汉、藏语言学、藏传佛教哲学与伦理学研究、藏汉翻译研究与实践等,并对量子物理等当代各学科也有涉猎。用藏、汉两种文字撰写、编著、翻译出版了二十多本涉及多学科的图书。其中《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自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以来,享誉海内外。

多识先生翻译和编译的作品有《热译师传威德之光》和《菩提道次第心传录》、《藏文名著选译》和《藏传佛教格鲁派念诵辞精选》等。其中前三两部为多识个人所译,第四部为编译。所编《藏传佛教格鲁派念诵辞精选》共有38篇文章,其中28篇为个人所译。在以上所译文章中有关格鲁派教言和格鲁派著名大师所著文章为多。这也与格鲁派教本身的科学性与多识先生的身份不难有关。

三、多识先生翻译风格探讨

(一)、撰写译者前言,提供原文背景知识

多识先生翻译的风格其一乃为译作添加详细充分的译者前言。就其四部译作而言,均有详细的译者前言,内容包括原作的内容简介和原作的价值、如何阅读、怎样理解部分内容等一系列说明和解读,为读者提供了有关原文较详细的内容。

在未进入正作前提供了一个较详细理解译作的背景知识。比如,就《菩提道次第心传录》而言,前言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详细讲解了“菩提道”的概念和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其内容对现世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从三大方面作了详解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着眼修证实践、流传广泛等。第三部分对《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作了详解。第四部对为何要译此著作从五个方面作了解释等。总之,其所做前言紧扣原文知识并充分而翔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原文背景知识。

(二)、译文分章节,使内容一目了然

就其所译著作中,有的原文为木刻版,没有对文章进行分章分节,开头至尾连续而结。有的则以原文特有的章节法分章分节。对于此类原文的分章法,多识先生为了能给读者一个一目了然的效果,均以学术界所形成和规范的分章法进行了分类。比如,将未分章节的《热译师传威德之光》按内容分成了十一个章节。将《菩提道次第心传录》未按原文的章节法翻译,对章节重新命名,分为上卷和下卷,在上卷和下卷中又细分章节等,使译作一看明了简洁。

(三)、以诗译诗,尽可能保持原作风格

多识先生所译作品大多为佛教作品,文体包括散文体和诗歌体。其中就诗歌体而言,多识先生多以“以诗译诗”,尽可能的保持原作的风格韵味。比如就宗喀巴大师的《文殊胜德云海赞》而言,原文第一首偈颂为4行17个字数,译文也按原文即4行17个字数翻译即:长期所修慈悲圣水浇灭自私自利贪欲水,彻底证悟甚深妙理破除种种邪思错分别,自悟之理为使众悟不畏艰辛肩负利众担,归信妙音尊者真情催发赞颂鲜花做奉献。①如此多识先生在译文中保持了原文文句的字数句式,并且句子的长短符合曲调的格式,神形兼顾,保持了原文独有的韵味。

(四)、添加注释,给读者充分的原文相关知识

译者在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有关原文的信息,会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使达成自己的翻译目标。以读者为中心的多识先生所采取的最主要的翻译策略之一为:在文章中间和末尾添加注释,使读者了解有关此类的相关知识背景。注释内容包括文章简介和作者简介、名词解释等。就笔者不完全统计在其四部译作中共有125个注释,其中《热译师传威德之光》18处,《菩提道次第心传录》57处,《藏传佛教格鲁派念诵辞精选》13处,《藏文名著选译》11处等。作者简介比如:克珠杰大师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第一世班禅活佛②。名词解释比如:七圣财:信、戒、闻、舍、惭、愧、慧③等在正文中间和文章末尾多处添加注释,尽可能使读者充分掌握有关原文的相关知识。

(五)、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语言通俗明了是多识先生译文的独特之处,也是其译文在藏汉翻译界能独秀一枝,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其翻译所选作品而言,大多为佛教典籍,其佛教术语的深奥使我们一般大众读者难以理解。恰恰其译作没有循规蹈矩,未遵守佛教典籍需以“文言文”翻译的传统,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汉语文功底自创新词,将深奥难懂的佛教术语以通俗易懂的词语译出,使佛教术语在大众读者中间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比如就佛经术语“涅槃”和“戏论”,多识先生解释性的译为“去染还净”和“虚构意识”,使读者见词明义,了解真正所指。

四、结语

多识先生自幼饱读诗书,并接收了寺院系统的教学和学习,可谓学贯中西,知识广博,这为从事翻译著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言以蔽之,多识先生不仅为翻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更是身体力行从事翻译实践,完成多部译作。再加上其在佛教方面深厚的造诣、高超的翻译水准、堪称为藏汉翻译界的通才与全才。因此,其丰富的翻译著述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注释:

①多识仁波切译,《藏文名著选译》[M]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56页

②多识仁波切译,《藏文名著选译》[M]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同上,134页。

③多识仁波切译,《热译师传威德之光》[M]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40页。

猜你喜欢

菩提译作章节
what用法大搜索
艺苑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菩提心》创作随想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菩提心系列之2 50×50cm 金潜纸重彩 2015年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菩提花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