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市节水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刍议

2018-04-01许州达秦皇岛市植物保护站河北秦皇岛06600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灌溉面积灌水节水

许州达(秦皇岛市植物保护站,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河北省是我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每公顷土地含水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9,比宁夏、天津略多,是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目前,华北平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千米的世界上最大地下水漏斗[1]。从我省情况来看,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其中主要是农田灌溉用水。农田灌溉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稳定增产的基本措施,但是农业用水量过大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尖锐化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我省重要农业产区。因此在秦皇岛市深入开展农业节水分区研究,并结合各分区特点集成相应的农业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农业节水工作的拓展有重要的意义。

1.节水意识不足,缺乏科学灌溉的认识

农民个人是开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农民个体节水意识的强弱和科学灌溉,直接影响着生产实践中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浪费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在被调查者中,仅有5.2%的农户认为水资源很重要,13.7%的农户认为水资源重要,大部分农户都选择水资源的重要性仅为一般或者不重要。而且,还有18.1%的农户认为水资源很不重要;在对农民灌溉原则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户的灌水都是比较盲目的,不清楚灌量多少合适。其中,有14.3%的农户选择根据以往经验进行灌水,以前这个阶段灌多少就灌多少;有21.8%的人采取“随波逐流”的方式,随大流,别人灌多少我也灌多少;另外,有超过30%的人选择“灌满为止”,什么时候田块水要满溢出畦垄了,才停止灌水;还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农户选择根据水费多少,水费贵就少灌点,水费便宜就多灌点;仅有10%的农户选择结合具体的土壤墒情进行灌水。显然,类似根据经验、随大流、灌满为止等方式都很容易造成灌水的过多或者过少。这主要是因为每年的年行不同,作物生长情况也不同,需水情况必然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灌水应该在保障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少的用水,一方面是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也是避免肥料大量的淋溶损失。其中尤其是大水漫灌,灌满为止的思想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最大。因为土壤利用毛管储水,当超过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水分就会渗漏到地下,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差,水资源输送过程浪费严重

我市大部分灌区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工程处于老化失修的状态,有些已难以支撑我市农业节水的发展。虽然近些年来各级政府也再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但从总体来看我市农业节水基础设施仍然较差,难以适应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2]。我市农业节水基础设施不仅老化失修,而且渠系配套不完善。据水利部门的调查,全市各灌区工程配套率仅有 70%。统计显示,我市灌溉水损失总量的75% 发生在从水源到田间的输水过程中,明渠输水的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75% 以上,约1多万km的输水渠道中只有20%进行了防渗。可见,我市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任重而道远。

3.投资渠道不畅,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

发展节水农业要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前提[3]。节水农业投入不足是节水技术进步缓慢的一定原因。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方财政给予灌区的投入不足,节水灌溉新技术是一项投入较高的科研项目。据有关部门估算,在较高标准条件下,发展喷灌需投资1.45-1.80万元/公顷,微灌需投资1.7-2.15万元/公顷,管灌需投资4000-5200元/公顷,渠道防渗需投资4000-6000元/公顷;由此可见,节水灌溉投资是巨大的。以小麦而言,数典型高耗水作物,也是节水农业开展的关键。调查显示,秦皇岛昌黎地区每亩小麦的经济效益仅为300元(不包括用工投入),因此,当如此低的农业种植效益与非常“昂贵“的节水设施相冲突的时候,农户必然就会选择继续低效益的种植,而不会去节水。

4.农业用水方式落后,农业用水效率低

从目前看,我市农业用水方式仍相对落后,与全国比较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从节水灌溉面积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来看,截至到2010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仅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3.4%,全市还有66.6%的农田没有节水灌溉。从先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利用程度来看。目前在我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和低压管灌灌溉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方式的比例很小。2010年在全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和低压管灌面积所占比重分别为11.8% 和10.5% ,二者合计为 22.3%,此外还有一些其它节水工程,但比例很小,根本不足以真正从保定全市大环境内有效起到节水效果。

5.农艺节水模式重视程度不高,思维僵化传统

目前在我市,各级政府普遍重视水利工程节水,对农艺节水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指导农田节水发展的宏观规划。多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主要以水源和输配水骨干工程建设为主,针对农田节水环节技术推广和小工程建设投资不足[4]。此外,由于农民的节水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农艺节水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致使农艺节水技术普及不快、水平不高。前期研究显示,不同耕作方式下,对于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很大,通过合理的调整耕作模式,的确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分利用效率[5]。为了加快节水耕作模式相关的研究,在我市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等高校,都在积极的研究和推广节水技术。而在生产实践中,却很少有农户愿意采纳这些节水农业的耕作模式或者技术,抗旱品种的采纳更是不乐观。

总之,随着水资源与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必然越来越尖锐。要想更好的协调水资源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发展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就必须要发展节水农业。当然,节水农业的发展必然意味着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会增加,如何协调开展节水农业与农民增产增收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政府加大补贴力度,设立更为科学系统的激励制度,强化节水意识,激发农民节水积极性。当然,节水农业的开展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为了节水而节水,更不能以过分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要有一个逐次递进的过程,科学稳步的推进节水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灌溉面积灌水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