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吧参与阅读推广的实践探索
2018-04-01张妍妍
郭 蕾 余 波 张妍妍
(1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图书馆,四川绵阳 621000)
1 引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新西兰阅读史学家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其著作《阅读的历史》中指出“每个人都必须承认阅读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阅读就是文明之声”,“阅读之于思想,正如音乐之于灵魂”[1],可见阅读对于个人人生乐趣、生命需求以及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文字内容载体技术的变迁,人类的阅读范围、阅读方式和阅读行为都发生了变化,人们似乎已经形成通过移动终端获取非专业信息的阅读习惯,对于传统纸本阅读的兴趣正在减弱。在此背景下,如何唤起民众的阅读热情并引导大众坚守阅读本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阅读推广也就应运而生。
国际上的阅读相关活动基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组织和发起:1972年,UNESCO向全世界发出了“全民读书”的倡议,从此,“阅读推广”一词开始活跃于各种倡导全民阅读的组织机构的网站或工作报告中[2]。1982年,UNESCO号召全世界“走向阅读社会”;1995年,西班牙向UNESCO提出设立“世界读书日”的设想获得通过并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1997年,UNESCO又发起了“全民阅读”活动[3]。我国的全民阅读活动始于1997年,时年中宣部印发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构建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4];2006年,中宣部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这标志着政府推动全民阅读进入常态化阶段[5];2011年,“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6];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7];2014年至2016年全国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连续3年写进中央政府工作报告[8];2017年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第四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由过去的“倡导”升级为“大力推动”;2017年4月,国务院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9];2017年5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将全民阅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之一[10]。
虽然我国的阅读推广与全民阅读活动已由当初的星星之火形成了当前的燎原之势,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长期以来,社区阅读推广由于没有准确的定位而无法确定该由哪个部门具体承担,社区图书馆常常扮演着这一角色,但它们以“有书读、有报看”为目标,提供以图书、报刊借阅为主要内容的原始服务。由于种种限制,这些社区图书馆在各方面的资源较为匮乏,空间结构比较单一,很难满足读者对舒适度、互动性、文化氛围、精神追求等层面的需求。随着众筹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开始以汇集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开发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化解阅读推广困境[11],欧美地区将众筹模式应用于图书馆项目且取得了成功,如“一本书、一个社区”活动等[12],我国也出现了由北大校友发起的“元坊村蒲公英乡村图书馆”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图书馆联合众多机构打造的园区阅读联盟、石家庄尚学书社采取的“10本图书入会”等一批优秀的众筹阅读推广项目,还有不少学者在积极探索众筹在图书馆[13,14]和农家书屋[15]中的应用。
绵阳市五六八社区书吧(以下简称五六八书吧)正是在借助众筹力量的基础上创新了阅读形式,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符合现代社区居民阅读行为与习惯的发展之路,达到了“居民有书读、书本有人读”的阅读推广效果。下文将介绍五六八的相关案例,以展示社会众筹在社区阅读推广中的实践探索,期望为国内其他社区的阅读推广提供参考。
2 五六八社区书吧运营模式
绵阳五六八社区书吧是由绵阳日报社记者2016年7月发起创办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五六八书吧目前已成为涪城区全民阅读示范点。下文将从资源筹措、运作方式、模式拓展三个方面剖析该书吧的运营模式。
2.1 发动社会众筹,奠定书吧基石
2.1.1 志愿者“献一点”
在书吧创建初期,只有想法,没有场地、没有书本、没有资金、没有人员,张登军在各种平台发布上募捐信息,积极争取到社区邻居免费提供的200多平方米门面房作为书吧场地。朋友们听说后纷纷捐出自己的图书,许多居民也自发捐赠书籍,慕名而来的志愿者们也参与进来,献书、献智、献资金。书吧倡导公益阅读,免费提供开水,为了节省开支,书吧没有聘用专职管理员,而是由书友轮流兼职服务员。屋内设有自助捐款箱,箱上写着“无论多少,你的每次投入,将会让公益书吧的灯亮的更久”的广告语。
2.1.2 社区“补一点”
除了寻求社会资助外,书吧还积极向所在社区争取援助,社区“两委”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到专项启动基金1万元。书吧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乡贤文化铸魂,不断向居民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书吧已成为社区内免费开放时间最长的文化新阵地,但为了使书吧在汇集更多社区居民的同时可以继续运营下去,社区还在积极为书吧向上级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2.1.3 部门“送一点”
在团市委等各部门大力宣传下,该书吧的状况在全市广泛流传,吸引了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由于书吧在社区内,所以比较了解居民的阅读需求,市图书馆、市方志办、市文广新局等部门则按需赠送相关书籍。目前,该书吧共有历史、民俗、地方志、教育、小说、散文、诗歌、名家名作、新人新作等方面的书籍4000余册,除了创办初期志愿者捐献的2000多本外,其他均为各级免费部门赠送。
2.2 创新运作方式,丰富读者感受
2.2.1 说书人选书说
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常年留守社区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对他们而言,阅读书籍时既存在文字障碍又存在理解障碍,为此五六八书吧邀请了四川评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水评书”传承人杨文军、宋绍平等每月为居民讲评书。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因人而异“丢扔包袱”,讲评内容以历史名著居多,通过名著讲说向读者传递古今正能量,诙谐幽默地培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说书”开讲前,向读者发放调查表,了解活动传播效果,为后续活动开展提供借鉴。除了讲述书籍之外,说书人有时还会针对当下热点事件开展讲座类似活动,讲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提升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2.2.2 读者找书听
并非说书所讲的内容都能引起读者共鸣,书吧允许也倡导读者自选书籍,当读者对说书人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告知书吧服务人员,既可选择书吧现有书籍也可选择外来书籍。服务人员将读者所选书籍向全体读者公布并征求意见,得到十人以上读者同意后便可确定为说讲素材,说书人既可由读者自我推荐也可由专业说书人担任。“自我选书、自我讲书”形式既增强了读者对书本的理解也加深了读者对内容的记忆,某些读者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积极选书并自荐为讲书人。
2.2.3 “说听互动”
“说”和“听”之间不是独立的单向信息传递,说书人、读者之间是多向的交流互动关系。每次说书结束时,说书人都会现场邀请几位听众谈听后感想;遇到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点时,说书人会组织线下深度交流、探讨。读者之一、市美术协会副主席鲜晓云女士还现场作画一副来视觉诠释“听后感”。
2.3 拓宽合作渠道,引发燎原之势
2.3.1 “红榜留好名”
书吧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资助信息,都有专人负责记录。每次活动开始前,书吧会向社会募捐相关物资,活动结束后,书吧会张贴“红榜”列出出资承担活动成本的志愿者,捐钱、捐物、贡献智慧的人都会获得“红榜”题名,这既是对捐助者的感恩也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该活动。
2.3.2 “平台共分享”
为了进一步扩大书吧的影响力,书吧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某公司免费为书吧开发了云书屋App,通过该平台书吧既可募集项目资金,让书吧从线下搬到线上,又可使铁杆粉丝通过客户端掌握书吧信息。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的加入,还丰富了书吧的宣传形式。据统计,来现场听说的人群中有15%是通过社区海报得到消息,各类网站占10%,云书屋APP占35%,社交媒体转发占40%。
2.3.3 “复制惠千家”
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动提升了书吧的文化氛围和人气,书吧里的人越来越多,平时不爱看书的居民也会在喝茶时翻看故事会一类的书籍,甚至有些“麻将客”也变成了“书虫”。五六八书吧的模式已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社区、高校、文化服务机构纷纷参观学习。今年4月份,书吧已被涪城区文广新局批准为涪城区全民阅读示范点,准备在其他小区推广该做法,让更多居民爱上阅读,一些茶馆、会所等也准备引入说书模式。书吧从单纯的看书点变成了兼具多种功能的“文化沙龙”,其独具特色的“说书”模式已在周围社区投入实践。“少打麻将,多听书、多读书”将逐步成为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常态。
3 五六八书吧运营特色
3.1 筹空间
走进书吧小院,立有数块朱红色宣传牌匾,分别书有书吧名号“五六八社区书吧”、全市阅读推广宣传语“书香涪城,美丽绵州”、绵阳本土文化名人介绍“南山十贤”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等;屋外植棕榈枇杷,筑有假山喷泉,石块砌砖铺路,山水小院,红花绿树,古香古色;说书场备有淡黄条纹遮阳棚,棕色藤椅,茶几、水壶水杯,绿植盆栽,树荫密布;室内置以米色书架,川内名人文化、国学字画装帧,空调、冰箱、插座一应俱全,免费提供沙发、开水、WIFI。在此环境中品一杯香茗、一卷书,偷得半日闲散,或约三两人下棋对弈,这就是一种生活乐趣。如此优雅的环境在公共图书馆或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中恐难以实现,这正是众筹的优越之处,许多物资都来自志愿者的友情捐赠,可以不受各种政策规矩的约束而随心布置,志愿者如对待自己家一样装扮书吧。
3.2 筹内容
书吧在装饰时考虑到绵阳本地文化遗产丰富,特地设立了文化艺术展示区。书吧成立之初,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炳林毛笔”的传承人就在书吧设立了毛笔展示台;随后,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会”“鑫田粮艺画”也在书吧内设立了展示台。各传承人在书吧免费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件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更是想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如果有人对这些产品感兴趣,可以联系文化传承人,免费学习相关技艺。此外,书吧内还存有多种特色书籍,如《汉书》《后汉书》等历史传记,《舆地纪胜》《太平寰宇记》《方舆胜览》等地理史志,《直隶绵州志》《绵阳市志》《绵阳年鉴》等绵阳地方县志,许多书都是孤本,具有极强的保存价值。这些特色书籍与其他普通书刊交相辉映,折射着历史的厚重感,诉说着岁月沧桑。
3.3 筹形式
五六八书吧最出名当属其说书模式了,《包文正审乌鹏》《忠奸侠影》《江姐上船》《程咬金劫皇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李白醉草〈答番书〉》等经典的评述桥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居民表示“听得不过瘾,希望再讲一场”。说书结束后不少居民走进书吧查看相关书籍,想从书中详细了解相关历史,有的家长还想为孩子讲述相关片段。说书形式见效后,书吧开始探索用音乐快板、谐剧等形式讲书,希望把优秀书籍中的经典内容讲述给群众,引导大家读书。2017年4月4日,书吧邀请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单戏传承人冉明户为读者演出了三场被单戏《百花楼》《猪八戒背媳妇》《两兄弟打虎》剧目。通过评书以讲带读、通过书画以写带读、通过戏曲以演带读,这些形式不仅让听众听到了经典书本的内容,也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当地传统文化带来的快感,激发起藏于内心的阅读欲望。四川评书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年画、平武剪纸也在川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被单戏是川内特有的一种民间戏曲,如果把这些艺术搬到公共图书馆或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需要花费不少经费,但公益众筹却让这些高雅的艺术免费走进居民生活。
3.4 筹宣传
五六八书吧之所以成功,各类宣传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共青团绵阳市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春绵阳”、涪城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涪城播报”、绵阳本地文化宣传微信公众号“左绵公馆”、绵阳本地文化名人个人微信公众号“10号茶坊”、绵阳日报社官方微博“绵阳全播报”、绵阳新闻网、绵阳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媒体多次对五六八书吧的相关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内容涵盖募捐发布、书吧介绍、人物采访、活动宣传等,有效地扩大了书吧的影响力。2017年9月,书吧与绵阳中环电影城联合推出“阅影汇”家庭阅读计划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由家长带领子女一起阅读,只要每个家庭每月累计借阅2本以上图书,即可获得1张中环影城电影票。如果阅读之后写下不少于500字的读书心得,可再获得一张电影票,每个季度由书吧评选出优秀书评并颁发奖品。2017年9月24日,绵阳籍作家安昌河在书吧举行长篇小说《羞耻帖》座谈会,二十余位作家到场参与,为书吧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9月30日下午,绵阳当地漫画家、摄影家龚旭携新出版的漫画集《九日绘》在五六八书吧签售。通过媒体宣传、名人带动、企业联合等形式,五六八书吧在本地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4 社区书吧参与阅读推广的启示
4.1 立足社区、服务社区
社区作为一种特定区域居民的共同体,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它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场所也是居民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交流等的舞台。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有效解决社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主要途径,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社区进行阅读推广能使社区成员了解阅读推广的意义,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书吧作为一种社区文化现象,应该关注和回应社区的发展变迁,同时发挥作为家庭、社会之外第三空间的价值和功能,形成社区中心。社区书吧首先是社区的,社区是它的根本属性,也是社区书吧得以存在的源头活水。社区书吧要认识和发现社区的发展状态、地域空间、人文传统、居民结构等资源要素,努力寻找到社区居民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与需求,以此为导向设计空间、资源与服务[16]。五六八书吧在社区内营造的阅读空间,有效地联结起社区乃至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承担起面向社区居民服务又兼顾社会效益的责任,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治理。
4.2 以人为本、注重体验
技术革命和社会变迁已经对现代人类阅读的形式和内容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已经逐步脱离了原始的阅读行为转而变成低头刷手机一族,即使有阅读行为的其阅读习惯也已经走向了电子化、移动化和碎片化[17]。当传统的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越来越多地被代替的时候,往往是这些机构自我检讨和价值重构的时候。社区书吧要想把人从现代技术成果的“魔爪”下解救出来,就需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价值,注重人与书之间的互动,围绕人的需求、体验配置资源与服务。五六八书吧没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那种冰冷的建筑和僵硬的管理制度,群众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运营,采取多种形式让读者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外,五六八书吧还根据不同节气邀请专家举办“健康讲座”“生活常识讲座”,根据群众需求举办“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培训”和“书画艺术交流”,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文化活动广受群众欢迎。
4.3 弘扬正气、文化至上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众对文化的需求将日益增高,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文化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书吧作为社区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社区书吧也是最容易开展、最行之有效、最能体现社区文化价值的事业[18]。社区书吧要以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为基调,与所在社区的文化取向相一致,体现该社区特有的文化特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风气[19]。五六八书吧正是社会优秀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在建设运营上,五六八书吧采取公益众筹、自主管理等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克己自律的精神;在装饰布置上,五六八书吧采用淡雅、简单、古朴的形式,体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在阅读形式上,五六八书吧通过评书、川剧、谐剧、音乐快板等“讲书”形式,把优秀书籍中正能量的章节内容讲给群众听,不仅极大地激发了社区成员的阅读兴趣还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
5 结语
本文所选择的绵阳市五六八社区书吧虽然仅是一个城市小社区的探索,但其推广方式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代表性,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比较创新的资源筹措形式和独具特色的运作方式及模式拓展,特别是该书吧在空间构造、内容设置、形式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广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学习借鉴,但我们也应看到五六八书吧在专业人员、资金投入、服务人群、服务模式、认可程度等方面的困境,这也是基层阅读推广普遍面临的问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