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国家宣传片于国家形象建构的作用
——以《中国国家宣传片之角度篇》为例

2018-04-01戴晓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符号角度建构

戴晓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①由此可见,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然而国家形象的建构的来源不外乎国家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所展现出来的吸引力,而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传播民族文化、推广和建构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对外宣传“软实力”的展现。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于2011年1月23日在网络上首播,引发全世界广泛关注,充分说明了中国逐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本国的文化精神面貌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一、《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内容分析

从该片的文本结构来看,开篇以中国人第一次在外太空俯瞰自己国家为引子,并在红色背景下打出白色的“中国”二字,展现本片的主题,而后提出“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等五个问题,为整部宣传片奠定基调,引出后面八个章节阐释的内容来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整个宣传片采取分段落编辑的方法,共11个章节,800多个图像构成,并配有英文旁白、中文字幕、背景音乐,从文化、教育、生活、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人文入手,从而深入到国家体制、民族和睦、民主政治等国家政治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原型,结构清晰简单紧凑,全方位叙述了当今中国的面貌。

《角度篇》从八个角度来展现当下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片中选取了京剧、太极拳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充分体现中国对国粹的重视,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活场景,如云南山区、新疆等体现了对普通草根民众的重视。同时,片中也直面中国的人权、环境和发展问题,展示中国发展的复杂性,旨在对具体问题上引发世界各国的关注和共鸣,借此提升国家形象。这无疑是摆脱了以往国家形象宣传“高大全”的模式,以更真实的面貌走向世界。

在视觉符号的运用上,《角度篇》则用朴实的生活记录来展现国家形象。它基本以普通百姓的生活为背景,选取了数百个画面,真实的把生活中的中国反应在镜头上。该片大量采用了纪实的拍摄手法,“抓拍”和“偷拍”的场景屡屡出现在镜头当中。同时还尽量保留了同期声,通片流露着真实的情感,真实而质朴,令人印象深刻。

该宣传片的视觉符号和构图元素注重创意符号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充分利用文化这一重要的民俗因素挖掘城市的内涵,将最美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与精神资产相结合,全面反映中国的整体风貌。正是因为民俗文化的普遍性、传承性和多样性,才驱使各式各样的受众愿意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底蕴,进而达到宣传效果。除此还以国际视野与古老中国向融合,除去了中国元素的宏大叙事,而从局部出发,以小见大,画面更为自然亲切,运用自己的视觉语言,使中国元素在镜头的表现中自然流露。

同时,从修辞的角度看,《角度篇》的谋篇、画面语言的结合表达显现出修辞的计划性、适应听者等特性,也充分利用了修辞强化立场、传递观念的社会功能,加强了宣传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各种符号的意指隐喻也值得探讨——中国在城市景观的选择针对性强,多为具有历史气息和民族文化特点的悠久古建筑,迎合目标受众的认知,吸引注意,以进一步将镜头转向鲜为人知的景观建筑,引人入胜;在人物视觉符号的选择上,大篇幅的普通人物画面和情感记录,来再现普通民众的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主题;在文本视觉符号中,短片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回忆”与“未来”,“冲突”与“融合”等相结合,如在北京古建筑前拍西式婚纱照等,这些符号元素和画面的对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新气象。

通过分析《角度篇》中文本结构、视觉符号、构图元素、修辞等的运用,展示了这部短片所使用的各种技巧及其所表征的传播意图,以贴近群众的视角展现了当代中国立足当下,走向未来的新面貌。

二、中国国家宣传片对推广中国、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作用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目的即为了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了解中国。《角度篇》从普通公众出发,表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直面中国当今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本片的亲和力和真实感,全面地展现我国的国家和民族文化,也促使中国以更加真实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解构和重构中国在世界公众内心中的形象,在国际社会中塑造和提升着我国国家形象,逐渐提高我国的国家软实力、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

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宣传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公共外交就像是盲人们所视图去描述的那头大象,而他们对这个庞然大物的描述仅仅是赖其所触摸到的那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通过积极引导和精心培育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政策或行为的认知,从而影响他们对本国的态度和看法。《角度篇》作为外国群众了解中国的路径之一,也承载着这样的责任。它凭借纪实亲切的镜头,较大程度抵消了外国公众心理上对中国所持有的本能的反感或疑惑,维护了良好的国家形象,进一步改善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态度。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建构其国际形象的同时,也会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国际地位,进而推动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随着该宣传片的播出,在改变中国以往不利的国家形象的同时重塑着中国的世界形象,为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角度篇》以丰富的中国元素、民族符号向世界介绍了一个现当代真实的中国,为我国国际旅游业提高了推广力度,促进我国跨境旅游服务的发展。中国在展现其是一个开放、文明、进步、和平的大国形象时,打破了 “中国威胁论”,有利于中国改善与世界各国的政治关系和中国的科技现状、经济贸易环境等。

综上,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中国建构了一个更加开放、透明、自信的中国形象,有利于增加国家凝聚力,树立国际威望,赢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有助于招商引资,开发旅游和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实力提升; 有利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传播本国的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增强本国在道义上的感召力。

有学者指出:“没有一个国家指望一部国家形象宣传片就能彻底扭转一个国家的全部形象。” 但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从 “被动提供”到 “主动投放”的转变,反映了我国对外宣传理念的调整和对文化 “软实力”的日益重视,展现了中国正积极与世界沟通,这于传播我国民族文化、改善国际关系、建构国家形象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1]管文虎著.国家形象论[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3-25.

猜你喜欢

符号角度建构
神奇的角度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学符号,比多少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符号的由来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变符号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