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四意识”中探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之源[1]

2018-04-01刘黎湖南女子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湖南长沙41400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主持人传统媒体口语

刘黎(湖南女子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湖南 长沙 414000)

新时代、新环境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即该专业人才培养重心已由过去的“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渐变为“无稿表达出口成章”。

一、对以往专业教学中忽视即兴口语表达的语境分析

(一)对“喉舌说”的偏颇理解

与报刊一样,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媒体在中国主要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表达渠道,担当着喉舌的角色;宣传、教化已经成为中国广播电视自觉担当的第一职能;传播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与政治上保持步调一致,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政治责任。“喉舌说”在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教学中一直是被着重强调的。即媒体发声是代表党和政府与人民的,庄重、神圣的使命感使很多媒体人拘泥于手中的稿件不能或不敢即兴表达。

(二)受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

首先,忽略逻辑推理,缺乏逻辑与理性,强调直观体悟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维习惯与媒体表达的严谨性有偏差。在媒体表达中,感性思维固然重要,但媒体传递信息的原始功能,更需要有准确的概念、判断与推理,即有合乎逻辑的客观、深刻的表达,主客二分,逻辑推理,理性至上。其次,对言语表达的谨小慎微使媒体人习惯了在媒体表达中说套话,这种语言环境使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长期停留在对稿件的播读上,即便是现在出现了播讲、评论、脱口秀等看似有即兴口语表达的节目表现形式,但实际上还是有备而“说”。“言多必失”的观念一直无形地影响着在无数双眼睛监督下的媒体人!

(三)传统媒体对创新的集体无意识现象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电视业诞生至今,其历史不过几十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在学习国外的有声表达,并在另一种体制下变换生成。而当下重金购买节目,以及在收视率引领下的不断克隆,导致传统媒体及媒体人对创新呈现集体无意识状态。

(四)对专业的肤浅理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传统教育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专才、精英教育。在培养理想上要求的“声形俱佳”,但久之便发挥成了“形象至上”,这使当前准备投身于此的学子盲目追求“高瘦”“脸小”“才艺”,致使有人发问:播音与主持专业到底是靠脸吃饭还是靠脑子吃饭……理性面对现实,当下媒体传播已进入直播与现场的时代,“播”与“主”的事,已远不是出声露脸这么简单的事了。

二、培养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环境分析

(一)新时代媒体直播与在现场发展,要求主持人加强即兴口语表达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人人都可做主播,任何一个拥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老百姓都可利用手中的工具采集视频信息并进行现场报道,随之上传网络供网友观看;电视媒体中,也有主持人开始大小屏结合呈现;有风起云涌的互联网视频平台抢占了大量传统媒体收视群;更有传统媒体主持人跳出传统的“桎梏”投身互联网创业……无论是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本身呈现的新形式、传播的新内容,还是新媒体给主持人队伍提出的新要求,这都对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二)全媒时代主持人必须提升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网络主播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作现场直播——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互动”“现场感强”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所以,网络主播的表达几乎可以说是即兴的。一个优秀的网络主播一个人常常要面对线上数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并且实时与线上观众交流互动。网络主播形成之初多为素人,但随着这一行业的发展、成熟、稳定,越来越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老师或一线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开始加入网络主播大军,于是,网络主播的传播方式便悄然成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三)全媒时代社会组织对用人要求的深刻变化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往人们总认为是各大小广播电视台才叫学有所用,但在博雅教育的背景下,语言技能的学习不再是对精英的培养,而社会组织机构在用人方面也有了更精细的分类与需求,如很多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一些语音面貌好、思维清晰、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年轻人来为企业文化、产品作宣传甚至代言;有些单位需要新闻发言人,有些单位需要НR高级培训师,有些单位需要形象好气质佳会说话的文秘、公关,有些单位需要能代表本单位、本行业去参加演讲、朗诵、产品推介的能手……从某个角度来说,如果要适应这些用人单位的需要,也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三、从“四意识”出发,提升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水平

(一)确立“思维”支配即兴口语表达的“核心意识”

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知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没有可能性,当然也就不会有良好的言语表达。但知识是静止的,言语是动态的,优秀的言语表达必须和思维训练相结合。所以,在广播电视节目即兴口语表达训练中,我们必须将思维与主持人(主播)的工作内容或岗位实际能力要求相结合。了解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几种思维形式的特点后,再将其运用在现场报道、采访、新闻评论、节目串联中。只有这样,即兴口语表达教学才可能有抓手,有突破。

(二)树立主持人与受众互为存在的“平等”交流意识

1.平等交流能产生心理共鸣

共鸣是一种感受、情绪的交流,是主持人对受众情感信息的反馈,是主持人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与受众心理需求的碰撞。媒介要实现传播效果,就要拥有受众,主持人只有与受众产生心理共鸣和心灵碰撞,才能吸引受众,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把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节目中,愿意倾听并敞开心扉与主持人交流。“要想使传播取得最大的成效,必须缩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受众对媒介的要求不再限于信息传递与宣传教育等表层感受,而是更深入到内心的情感交流,主持人不仅应有理性分析的一面,还应有感性的一面,情感需求则成为受众心理逐渐成熟的一种体现。[5]”主持人与受众的情感共鸣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心态,这种技巧和心态的根本就是主持人对受众的真诚。

2.平等交流才能实现双向传播

传统媒体时代灌输式的主持方式,已经被受众抛弃。主持人必须站在受众的立场,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将受传关系放在平等位置,克服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位差效应,才能实现双向沟通。作为大众传播传者、受者和信息三要素中的核心,主持人是实现双向传播模式的开始,要在大众传播模式里达到双向传播的目的,就要求主持人与受众平等交流,这样才能赋予大众传播足够的“人情味”,才能让受众倍感亲切,最终实现双向传播的受传目的。

(三)坚持以受众为本的“中心意识”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媒介生态,在与传统媒体抢夺受众市场的同时,它也催生了媒介之间的不断竞争,这种竞争趋势导致了以收视(听)率来衡量节目成败的标准,而收视(听)率的存在也打破了长期根植于主持人内心的以“传者为中心”的观念。而当大众传播进入“受众中心”时代,主持人是信息的传播者,是受众的服务者,以受众为本位,尊重受众、服务受众便成了主持人工作的根本。“以受众为本”的即兴口语表达“中心意识”是对主持人与受众“平等交流”的深化。这种“中心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持人要了解受众。只有了解受众收听(看)习惯、兴趣爱好,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达才不茫然,才能正确面对受众,并激发受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受众群体,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群体,分析他们的需求,从而确定更加合适的交流方式。节目主持人还要力争让受众成为节目的主人,而自己只是受众的代言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

2.主持人要了解受众心理。主持人更要关注受众内心情感和追求,主持人要成为受众倾诉的对象。即“主持人必须精确把握受众的情感和思想状态,明确自己的身份归属,回归到作为公共领域的大众媒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营造平民化的对话氛围,寻求沟通,理解差异,使信息传受双方在相互尊重、地位平等和关系融洽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话语交流。”当然,以受众为本不是主持人简单地迎合受众,而是主持人在与受众情感交流中,对媒体的社会责任以及价值标准的进一步坚守。

(四)落实教学训练中的“创新”意识

1.弃理论说教,树以实训为主的教学新形式。广播电视节目即兴口语表达是一种能力,但凡能力一定是在实践中提高并指向实践的。在过去的专业教学当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针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工作岗位要求,其教学内容分“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主持业务训练”三部分,重点培训学生“语言表达”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新闻素质和艺术素质。值得欣慰的是,当下很多院校已将广播电视节目即兴口语表达归属于专业课范畴,而且开始以实训小课的形式呈现,但由于对即兴口语教学研究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其教学思维、形式多少都还存在内容狭窄、形式单一、偏于一隅、自成一体的格局,所以,以实训形式呈现课程教学,是即兴口语教学当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力主以思维训练促进语言能力的新思路。在过去的即兴口语表达课中,教者们往往根据自身的积累与特点,要么侧重于思维教学,要么侧重于口语表达教学。前者不仅枯燥乏味且不能落实在语言表达实际中,后者往往随心所欲只能就一事论一事,不能举一反三。总之,单一的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都不能真正解决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应用问题。笔者认为,语言训练必须与思维结合,思维是解决即兴表达问题的核心点。没有思维就破不了题,开不了局;没有思维即兴表达就会没层次、无主次。以思维为起点,以即兴口语表达为目的,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能力训练相结合是提升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不二法门。

3.结合当下广播电视节目发展新需求,增加教学新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即兴口语表达教学,要在分析当下大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主持变化、主持需要与主持存在的问题之后,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做相对调整。如现场讲述能力、节目串联能力、总结分析能力、评论论力;如何将若干单条新闻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并在这一过程中设置悬念、铺垫叙事、勾连串词;如何在节目主持中适当增加情感的传递和主持人个性化的评论;如何让主持人在现场有观点、有思想、有判断的讲述。同时,我们还要从现今大量的优秀节目中去学习和领悟,如,我们可以从《歌手》的主持中感受到非专业主持人的与众不同,从《天天向上》中体会主持团队的力量,从《嘿,好样的》中体会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要从“综艺融合、团队协作、多屏互动、即兴表达”多方培养。

猜你喜欢

主持人传统媒体口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酒中的口语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