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体态律动更好的运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2018-04-01朱娟兰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态欣赏课律动

朱娟兰(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正文: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有助于小学生记忆歌词,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更能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什么是体态律动?小学音乐课堂体态律动具体应该怎用?以什么方式用?都是我们一线音乐教师值得深思的。

一、什么是体态律动

1.狭义:体态律动就是根据音乐的节奏跳舞。

2.广义: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本身又是以听觉经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所以,他的体态律动除了完成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课程的教学外,还着重训练学生时刻敏锐地、有效地利用听觉,用身体各部分作为表达音乐的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的各种因素(包括速度、节奏、力度、乐句、情绪等)及其内心感受,用各种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达尔克罗斯的教学观点是: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于细腻敏锐,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在音乐教育中,他以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再印象,以身体动作再现音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直接产生对音乐的经验。

笔者认为体态律动就是将肢体动作和音乐的节奏韵律相互结合,让学生在体验在感受中明确音乐形象,加强音乐记忆。

二、音乐欣赏课加入体态律动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是培养学生音乐情趣,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就目前的基础音乐教育来说,欣赏教学的效率根本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那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无法安静的投入到音乐听赏活动中来,他们更喜欢的是活动,游戏,舞蹈等其他手段;所以为了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课的参与性,以及他们欣赏音乐的态度,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尽可能的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体态律动就不失为最好的办法了。既加大了课堂的活动性,还符合小学生爱动的年龄特性,让他们通过不同的律动,感受乐曲的变化、情绪内涵又能全方位的参与到聆听中,大大提高了音乐欣赏的效率。

2.让音乐课更具音乐性

音乐课是一种感性的课堂,它承载了一种美的体验。但是很多一线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把它上成了语文课,历史课。笔者认为,音乐课就该具备音乐性,音乐背景,历史故事一语带过切不可本末倒置。那如何才能让音乐课更具音乐性呢?首先,要体现音乐特征。理论,概念不可太多,着重要体现听赏的体验;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元素的分析把握必不可少,那么笔者认为体态律动就是最有效,最直观的一种途径。通过体态的变化,通过律动的感知,学生能准确的抓住音乐的要素,如:节奏、旋律、音高的变化等,并说出自己感性的认识,做到了审美体验。

3.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处于思维发展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拥有一个会想象,会创造的大脑是必要的。为了激发学生动脑、动手参与的热情,在个别音乐欣赏曲目中,可以大大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大胆的进行音乐想象,根据音乐的变化,根据自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创编属于自己独特的体态律动;既能表达学生的音乐思想,又能让他们在音乐中遨游,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课的学生参与度,让我们的欣赏不再是静静的听,而是有目的,有表达,有参与。

三、体态律动运用的有效方法

1.示范法

所谓示范法就是在音乐听赏时,教师将提前设计好的体态律动,包括音乐的韵律、情节、节奏等通过身体的律动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觉的协同配合更直接的理解音乐的内容。例如,在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摇篮曲一课中,有一首欣赏曲目是贺绿汀创作的小提琴曲《摇篮曲》,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准的找到相同的乐段,我将提前设计的体态律动搭配音乐的欣赏,学生通过看、听双感官的体验,对音乐的旋律有了准确的把握,不仅迅速将乐曲分为三个乐段,而且通过律动的对比能找到相同的乐段。

2.体验法

实践证明,音调和节奏的有机结合是表达音乐情感的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变化又更准确的把握,会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的体验找到答案。例如,在四年级下册《那不勒斯舞曲》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我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乐曲的主题出现了几次?我先不说答案,让学生通过律动体验让他们自己感受并找到答案,这样不但教学效果明显,而且流畅自然,不那么生硬。

3.创编法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在音乐欣赏课中,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多听、多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根据听觉提取的信息,将音乐元素用肢体的动作表现出来;既要体现音乐特点,还要有学生自己的感受和创意,将音乐聆听和律动创编有机的相结合。这样大胆的创编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活跃度,让整个音乐课堂灵动起来。

律动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体态律动教学作为一种较新的音乐教学法,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了活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渗透体态律动的教学内容,需要利用体态律动,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情感体悟,提升学生的音乐音调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肢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增加,由此可见,体态律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体态欣赏课律动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