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8-04-01张耀宁天水师范学院工学院甘肃天水74100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互换性案例教学法

张耀宁 (天水师范学院工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引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属于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主要要求学生要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标注,并达到国家的要求。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工程实操经验。而由于各个学校对于互换性的认识不同,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结构设计也有所不同,为了便于学生能够学有所重,就必须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效提高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专业知识的实操能力。

一、互换性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互换性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致力于提高学生在零件及产品精度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互换性课程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且内容十分繁琐,而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灌输式教学中也没有与教师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此外,由于该门课程的内容十分复杂,不仅有较多的术语、标准,同时也具有规范性较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满足教育教学培养新计划,在互换性教学中引用案例教学,以期转变传统教学的现状。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及选择原则

(一)专业适应性

专业适应性是教学案例选择的基本特点之一,不仅要行涵盖所有知识重点,更要做到与各个课程间的无缝连接,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能够从中借鉴更多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机械专业的学生通常对机械实际操作十分感兴趣,但定义较多,而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少,不便于学生的记忆,但如果利用教学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加清晰学习任务。

(二)学习趣味性

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在互换性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及其选择时,必须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出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质量。

(三)贴近实际

在互换性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及选择时,必须要注重案例与实际生活相贴合,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能够在贴近实际的工程学习案例中,深刻感知到学习内容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可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也有利于学生在互换性课程学习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实践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讲课程理论

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首先要为学生准备精讲课程理论。由于在互换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深入研究孔轴配合精度设计以及几何公差精度设计,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重要术语及基本原理。与此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全方位分析教学案例,并从中提炼出内容精髓,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学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精讲课程理论的学习中,逐步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因此,教师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二)呈现教学案例

当案例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在基础性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要为学生呈现完整的教学案例,并保证教学案例的故事性与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在呈现案例阶段,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关注点与兴奋点,并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精髓。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注重案例的动感、美感与质感,为学生准备针对性的优质课件,为学生呈现全方位的案例内容,多角度、多层次的向学生展示教学案例,让学生对教学案例的背景、技术要求以及研究价值等方面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实施案例分析

在实施案例分析阶段,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首先,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可以组织讨论分析,逐步推进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多的优势;其次,根据小组成员的特性进行有效分工,并让学生能够逐次发言,阐述个人观点;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另外,在案例分析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总结,让学生能够明确不同零件及不同使用要求,并在案例分析与探讨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客观点评总结

在客观点评总结这一阶段中,虽然课堂活动已经结束,但着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整体过程的结束,教师必须要抓住课堂的最后阶段,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的点评与总结,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判。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客观点评总结阶段,对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到教学案例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过程中融入案例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充分结合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实验环节,让学生有效提升对机械精度的设计能力。由此可见,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结合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为充分的理解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通过精讲课程理论、呈现教学案例、实施案例分析以及客观点评总结,有效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猜你喜欢

互换性案例教学法
氢气与城镇天然气掺混的互换性分析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探讨数控车刀与普通车刀的互换性及区别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以LDH为例来探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校准品在临床生化应用中的重要性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