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2018-04-01贾登宇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贾登宇(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

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高校教育要围绕着学生的素质培养为基本目标;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而在进行师资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时以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为依据;在评价方便注重的还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教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所以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一、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是大学教育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相一致。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即成就学生自身的能力、素养,又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未来性人才。当前,高等工程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的良好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因此,高等工程院校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程认证理论下大学生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目标。而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建立在对未来人才的定位之上,这之中体现的是具有前瞻特征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在当前工程专业认证理念下,工程专业高校的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也即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善于解决问题的未来性人才。

1.专业素质。当前工程认证理论下,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不再局限于既定的课程知识上,更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要结合自己专业以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给自己制定较为长远的专业规划,主动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因此,工程认证理论下,对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当前,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明确规定,参加认证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要能覆盖十二条内容。其中重点强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更要利用好所开设的课程,注重课程与学生工程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将工程观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课程之中,结合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即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真正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2.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是教育效果的最有效的证明。当前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固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财富,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应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自主的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利用资料解决问题。教师课上主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积极主动涉猎相关学习内容,解决课堂问题或现实问题。

3.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当前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如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等。以往以来,工程专业大学生给人的印象是“木讷”“惜字如金”,他们更喜欢缜密的逻辑思考,然而,当前,我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大学生对于其专业之外的基本知识也要涉猎,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用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哲学思想充实自己。在走入社会、面对招聘主管人员时能够谈吐自如、旁征博引,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风范。

三、工程认证理论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当前工程认证理论下,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毕业生,就要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实处,具体化入大学生的日常教学之中。

1.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必须的专业知识储备是不可少的是工程专业大学生首先需要具备的素质。大学生首先要接受良好的专业认知教育,培养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开设专业导论课程,重点为普及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整体认知,能够结合专业特点、发展趋势等给自己制定良好的大体学习规划,促使大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专业,能够主动地涉猎和拓展课外知识,积极地应用所学知识,对未来职业规划有积极的态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不能将学习局限于课堂之上,要利用好学生地课余时间,通过专题讲座、报告、沙龙等形式,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广阔地认识,从而树立更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能够促使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远重于知识的储备。甚至可以说,教师让学生储备知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拓展和提高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如今信息化时代,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比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更加重要。只要具备了信息搜集、分析的能力,才能利用好当前不断爆发的知识信息,从而不断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养是展现大学生风貌的基础素质。它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是人们在长时间的教育活动和环境熏陶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品质结构。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实现人生理想。长期以来,工程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相对于专业素质,他们的心理素质更为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较弱。为此,工程专业高校要加重人文类课程的设置,通过文学、美学等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学生从专业课程中走出来,走入人文氛围更加浓郁的大学生活之中,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艺术展览等,在人文社科讲座中摄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

总之,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一直都稳步发展,从招生数量来说已成为世界最大规模。因此,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是当前时间段高校的首要任务。在当前各工程专业高校积极准备工程专业认证的大潮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受重视和关注。工程专业认证是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保障和方法,也是对工程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肯定。通过专业认证,不仅表明了社会对高校专业教育的认可,还能在认证过程中督促院校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