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际与国内视野下的灾难报道研究
——以《时代》周刊、重庆《大公报》对1942河南大饥荒报道为例
2018-04-01王露瑶重庆大学重庆401331
王露瑶(重庆大学,重庆 401331)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新闻业的中心随着国民政府在重庆定都而转移到重庆,不仅是当时国内的具有影响力的大报在重庆进行新闻工作,国外媒体也派遣不少外国记者来华进行新闻报道。其实不论在什么样的时期内,天灾与人祸都是新闻工作者笔下的“重点”。1942河南大饥荒中即包含了天灾与人祸,这次饥荒导致死亡的人数约为300万人,人数约为二战时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亡人数的3倍。
一、国际视野:《时代》周刊对河南大饥荒的报道
抗战时期,《时代》周刊等国际新闻报刊在重庆向西方世界发送中国消息,《时代》周刊的在美国的影响力即让中国的大饥荒成为国际关注的事件。其对河南大饥荒有两篇报道,是白修德所写的《十万火急大逃亡》与《等待收成》。
从报道的具体对象来分析,受灾的农民、妇女与儿童都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其中有为活命抛却尊严的农民、杀了自己的孩子并食其肉的妇女、母亲已亡仍努力向母亲吸取营养的孩子。《等待收成》中写到:“难民们一拥而上,男人们双膝跪下,团团围住我们,不断作揖请求施舍”。而与难民有着相反境遇的是政府官员和记者的自身生活,记者在报道的最后用离开郑州的一顿饭结束。官员每月能得到定额的粮食使得其生活的富足与难民的凄苦作了鲜明的对比。
从报道的情感倾向来分析,《时代》周刊的报道都蕴含着对难民的同情,而对政府态度随报道时间而有所变化。《时代》周刊关于饥荒的这两篇报道从内容即能看出两者对政府的评价具有明显差异。《十万火急大逃亡》中写到:“不管重庆的决策多么迅速,所有的救济措施都因古老中国乡下的迟缓效率而备受阻碍……憔悴饥饿的农民并不知道政府救灾的困难。”不知道政府救灾的困难即能隐晦地肯定政府的努力,情感倾向较为倾向政府,但是在《等待收成》中记者用到了“极大的错误估计”与“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的语句来控诉政府在河南大饥荒中的缺位。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一点为《时代》周刊对河南大饥荒的报道中的“美国人”或是“传教士”形象建构都是正面的。“美国资金支持”、“除了美国救济署的金钱和能力外,几乎已经没有希望……”等语句都是“美国”正面角色的描绘。虽然大饥荒的时候美国确实给予大力支持,但由《时代》周刊报道中不难看出其仍在展现美国人与国家的优秀与强大。
二、国内视野:重庆《大公报》对河南大饥荒的报道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份影响深远的报纸,于抗战时期迁往重庆。《大公报》关于河南大饥荒的报道主要为记者张高峰所写的《豫灾实录》与王芸生所写的社评《看重庆,念中原!》。这些报道发表后惹怒当局被勒令停刊,但其影响仍很大。
从报道的具体对象来分析,政府方面有警察、赈灾委员会的负责人、各机关公务员、中央的查灾大员等。赈灾委员会负责人对难民的态度恶劣,“一面骂一面盖章”与“不停敲打灾民”的现象成为饥荒时委员会的常态。难民群体具体有苍老无力的乞丐、吃榆树皮的小朋友、老农夫等等。而远在重庆生活的豪商巨富们却仍追逐极奢之物欲,没有得到一丝限制。
从情感倾向上来分析,“绝望”、“哭泣”、“凄惨”、“等死”等词汇的运用都表露了记者的同情和愤懑。《看重庆,念中原》写到:“荒灾如此,粮果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着肚纳粮,卖了田纳粮。忆童时读杜甫所咏叹的《石壕吏》,辄为之掩卷叹息,乃不意竟依稀见之于今日的事实。”其引经据典,表达的是对政府无作为、百姓不安居的忧思。
从报道的落脚点来分析,《大公报》的报道最后落脚在反思政府、反思自己、鼓励救灾上,落脚之处正是该报与记者忠于事实、敢于批评建议的真实写照。立足河南本地,《大公报》的记者把关于救灾问题、逃走的灾民回来春耕问题、防止宰杀耕牛问题、国防问题摆出来提醒政府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结合河南大饥荒与政府所在地重庆民众差异性的生活,立足重庆,记者发出“征发豪商巨富资产与限制其购买力”的声音。
三、现实意义:现代灾难报道的思考
客观真实的灾难报道的作用在于使民众第一时间了解真相、监督政府,使政府及时展开救援,使社会力量投入救助。
从灾难报道的新闻形式来思考,河南大饥荒的报道由于技术限制形式较为单一,但不影响其内容的细致丰满。而对现今的灾难报道而言,新时代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即需要运用新技术从多形式、多角度考虑着力挖掘新闻内容。以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报道《2016·洪水暴至》为例,50人配合联动,调查采访与视频直播配合,音频、摄影、图表报道方式的糅合并包。加入航拍对比图、集合图片视频、大数据分析历年洪灾状况等新形式向用户们展示洪灾全貌。
从上文对《时代》周刊与重庆《大公报》相关报道的分析来看,现代灾难报道需对报道对象进行细致的刻画,在报道的过程中注意词汇的使用,适当情况下还可使用修辞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灾难,人文关怀观念也可通过正式客观报道灾难事件、关注政府动向与受灾者及其亲属、挖掘灾难中的人性、呼吁真善美等途径得以向全社会传播。
现代全球化进程中,丰富形式、深化内容、蕴含人文关怀能够逐步推进灾难报道从国内视野走向国际视野,对社会具有正向推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