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卷调查的青年受众短视频消费习惯分析

2018-04-01桓小军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受众内容用户

□桓小军

一、短视频

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其主要特点是移动性、碎片化、制作简单、视觉冲击力强等。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大量崛起,如微博、快手、秒拍、梨视频等,其内容囊括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成为当下移动社交领域最流行的一类应用。

二、被调查者概况

(一)年龄构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是指年龄分布在17-45岁之间的人群。因此本次调查选取的被调查者年龄分布在17-45岁,其中17-22岁的占比21.21%;23-28岁占比最多,达到67.97%;29-34岁占调查总数的3.03%;35-40岁占2.16%;41-45岁占5.63%。

(二)性别构成

在本次调查中,女性占比达到64.07%,男性占比35.93%。

(三)学历构成

此次参与调查的人数中,大专以下学历占比9.96%;大专学历占比5.19%;本科学历占比35.93%;而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最多,达到47.19%;博士学历占比1.73%。

(四)职业构成

被调查者中,学生人数占比达到64.94%,工作者占比35.06%。

三、短视频发展现状

短视频最先在美国出现,2011年Viddy首先发布可拍摄15秒的短视频应用。这是短视频的发端,虽然后来的Viddy由于经营不善被Fullscreen收购,但是它首创的移动短视频应用开始被各大社交平台效仿。之后,2013年twitter发布属于自己的短视频应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即时拍摄,即时分享并且可以插进twitter的信息中。此外,将短视频内容作为重要传播形态的不只是社交媒体,海外媒体如《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新闻周刊》《纽约客》等均已将报道内容与短视频深度结合。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短视频发展历程就显得相对比较缓慢,其发展始于且红于社交平台。2013年秒拍短视频正式上线,之后我国的短视频发展便如火如荼,目前国内的短视频市场主要被微视、秒拍、美拍、快手等短视频占有。而在此次调查中,有18.18%的人平时用快手,28.57%的人用秒拍,有48.05%的人钟情于美拍,16.02%的人用腾讯微视,11.69%的人用优酷拍客,42.86%的人用其他短视频。总之,随着互联技术跟移动终端的发展,短视频正成为当下传媒界的一个风口,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四、短视频的分类

笔者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短视频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种:

(一)短纪录片

二更是国内较为早出现的短视频制作团队,其内容形式多数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内容制作精良。在此次调查中有38.53%的人平时喜欢观看纪录片型短视频。

(二)网红IP型

2015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大红大紫的papi酱便是网红典型代表,其制作的短视频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在参与调查的人数中,有19.91%平时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短视频。

(三)草根恶搞型

当下最流行的快手短视频就属于这一类,在碎片化的今天为人们提供了不少娱乐谈资。调查中,有31.6%的人经常观看此类短视频。

(四)情景短剧

《陈翔六点半》《报告老板》等内容大多偏向此类表现形式。该类视频短剧多以搞笑创意为主,颇受受众欢迎。在本次调查中,有45.02%的人喜欢此类短视频。

(五)技能分享

随着短视频热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技能型短视频也开始广泛传播,此类短视频制作精良。在调查中有36.8%的人钟情于这类短视频。

(六)街头采访型

其制作流程简单,话题性强,深受都市年轻群体的喜爱。此次参与调查的人数中,有27.71%的人平时一直观看这类短视频。

(七)创意剪辑

利用剪辑技巧和创意,或制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说、评论等元素,是这类短视频的特点。调查中,有61.47%的人经常看这类短视频。

五、受众消费短视频的原因和目的

美国社会学家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需求跟社会和个人心理需求有关。而当下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受众没有比较完整的时间去观看一个长故事或者长视频,而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短视频,能够充分适应青年受众的快节奏生活,并且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受众的网络社交生活,受众可以随时点赞、转发评论。

同时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理论认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当出现一个新事物时,会引发部分人的关注,进而更多的人会加入其中。创新扩散理论指出,新事物首先被2.5%的创新者(Innovator)采用,接下来这些2.5%的创新者将新事物的信息传播扩散给13.5%的早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s),之后这13.5%的早期使用者又将这些信息传播给35%的早期大众(Early Majority),以此模式最后几乎所有的受众都接受到新事物的信息。

短视频用动起来的图片跟文字,以短小精悍的特点,丰富了受众的情感体验,因而迅速受到了受众的追捧。

在此次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有57.14%的受众平时观看短视频的目的是放松心情,纯属娱乐,即媒介的娱乐功能;而24.24%的用户平时观看短视频的目的仅仅是无聊,打发时间;最后18.61%的用户认为自己在平时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六、目前短视频存在的问题

(一)短视频制作质量参差不齐

在巨大的流量诱惑下,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夺人眼目,不惜用低级趣味作为噱头,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为了吸引用户,一些短视频平台对此缺乏必要的干涉,有的甚至还通过重点推送、置顶显示等方式,对低俗内容采取默许和放纵的不作为态度。总之,短视频低俗化现象泛滥,归根结底是因为平台为了短期变现快速获利而无所不用。在此次调查中,有87.23%的人认为短视频平台应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

(二)盈利模式不足

目前短视频领域还处于用户积累与培养、资本投入阶段。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7月1日,短视频行业共获得54笔投资,其中千万级别的投资主要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短视频平台有着很大的价值,是互联网的一个浪潮,好比马车变成汽车一样,是整个产业的升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迟迟没有探索出合适的盈利模式。但是随着知识付费势头逐渐强劲,用户在手机端短视频的消费习惯逐渐养成,人们会愿意为优质内容“埋单”。被调查的用户中,有7.86%的人认为用户应该为优质内容付费。这为广大创业者带来了发展良机,也对拥有短视频创作能力的平台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盈利模式。

(三)监管乏力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短视频平台不应成为违法违规内容的“避风港”。要通过必要的内容审核机制加大把关和治理,还应对视频作者实行实名登记制、健全用户投诉机制,做到违法违规内容可自查、可溯源、可反馈,体现和保证平台应有的自净能力。如今的短视频还沦为抄袭的重灾区。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社交平台,复制、截取他人原创视频的营销号大行其道。一些优质的短视频,未经允许被“搬运工”和“剪刀手”稍作处理,成为吸引流量的工具。一些独家推出的短视频还被抹去角标、遮盖出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归因于缺乏监管。在此次调查中,有4.91%的用户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

猜你喜欢

受众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