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的诞生及类型分析

2018-04-01黄谦

视听 2018年7期

□黄谦

微电影又称微型电影,是我国在近十年来特有的新概念,并无严格的学术范畴。它指的是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一小时之内的小影片,它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较短的制作周期和较少的资金投入,故事情节较集中,人物关系较明了,主题也较单一,既可单独成篇,亦可制作成为系列作品。

一、微电影诞生背景分析

在影视技术中的摄像技术以及编辑设备都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革新而飞速发展,所使用的技术也非常人性化,制作电影所用的设备也更加便捷,例如可以通过手机录视频、拍微电影,这也是促进微电影迅速发展的直接作用力。影视制作过程中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微电影诞生、发展的物质和现实基础。

在互联网的积极推动下,伴随着网络视频的迅速扩张,各大互联网视频网站在激烈地争夺着视频作品播放的领域,因而也引起一些较受欢迎的影视剧的版权价格随之疯涨起来。互联网上的视频网站这时需要另寻出路,并提高原创力度。独立制作的微电影视频在此背景下诞生并成长起来。独立制作微电影由于成本较低,而且在运营过程中可以掌握较大的运营自主权,所以,对于微电影的方便性以及投资风险控制也变得容易把握。

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也是促成微电影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微电影制作形式简单,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并且与现代消费者的需要观念非常吻和,与此同时还符合碎片化时间以及碎片化传播的基础需求,因此广受欢迎。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可以使人们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方便性。

对于广告来说,微电影是广告营销传播新的发展基础,同时微电影也可以提升广大网民的觉悟。现在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日益提升,也提高了对于广告的欣赏力。但是对于利用广告来进行营销,需要加强微电影的灵活性,设计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营销模式,此时,微电影就成为广告营销传播的新方式。与传统的广告营销方式相比,微电影广告更加有针对性、传播性,这是由于微电影的消费者主要是90后、00后群体,这一群体具有较强的购买力;与此同时,微电影可以通过将设计理念与产品相结合、将电影故事情节与产品相结合的手法,将产品信息巧妙地传播给消费者,进而促进产品的营销传播以及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电影大众化的崭新形式,其雏形也可追溯于其它国家出现的电影短片。由于微电影时长较短、制作较为精巧、成本较低、方式更加灵活,因此流行于各大视频网站。微电影产生于草根阶层,各种各样的电影短片由手机等拍摄完成,不过想要把它升级成“电影”,需要加入内涵,提升作品的拍摄质量,必须追求精细、专业和艺术内涵。

微电影与商业联姻具有先天的优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巧妙地使广告发展成为富有内涵的故事,利用微电影将产品品牌、设计理念与内容相结合,借助包装手段,利用视觉传达技术将产品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也使微电影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宠。在国外,视频营销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像SONY、NIKE、BMW这些品牌对于视频营销已经驾轻就熟,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国内的一些名酒厂家在央视平台进行企业形象展播,相继推出了品牌微电影,讲述品牌故事等,这些艺术与商业高度融合的影片,让微电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工具,受到生产商的认同与青睐。

根据互联网微电影消费群体的调查显示,这一群体大多数是80后、90后以及00后,具有时尚前卫的灵敏嗅觉,与生俱来的前卫气质与微电影相契合。同时,这一群体也是各个商家争先抢夺的重要资源。

微电影与传统营销手段相比,性价比较高,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传播较快,这也提升了广告营销中微电影的营销地位。例如一些家纺品牌,如梦洁家纺,利用各大网站的微电影营销传播手段成功地建立了自身的品牌。互联网网站上微电影的点击率较高、传播较广泛,这也是促使微电影建立品牌、扩大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传播的电视广播手段相比,微电影由于具有微特征以及低门槛、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曲高和寡的纯艺术回归到了大众之中,掀起人人都可参与的草根秀潮流。

二、微电影类型分析

近年来,微电影作品大量问世,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有精彩的佳作,微电影的类型也日渐丰富起来。具体而言,微电影大致可分为五类,即唯美爱情类、奋斗励志类、幽默搞笑类、细腻亲情类、怀旧复古类。

(一)唯美爱情类

这类微电影的主题为爱情,呈现出唯美之感,使人产生对爱情的向往之情。一般情况下,此类型的微电影呈现出青春爱情的美好图景,广告主会借此形式使品牌推广与故事情节融合到一起。通常情况下,在微电影中植入品牌广告都是利用道具以巧妙的植入手法呈现到观众面前。这一类型的微电影表现手法通常采用的是舒适的方式,在电影情节中营造浪漫温馨的场景,同时为了吸引受众,演员都是俊男美女。在进行场景布置的过程中,微电影创作者也倾尽全力,打造爱情这一永恒主题,勾勒缠绵的爱情故事。

(二)奋斗励志类

此类微电影主要以奋斗励志为主题,电影风格更加自然、朴实,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在人物的选择上,通常以积极向上、勤奋进取、勇敢拼搏的人物为主,例如一些创业者或者是一些奋发图强的人物,通过对人物奋发精神的描述来丰富故事内容,提高故事的生动性,激发受众的拼搏精神。

(三)幽默搞笑类

此类型的微电影作品采取的表现手法大多是以叙事形式展现,并加入搞笑、怪异等效果元素,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以一些搞怪、搞笑的方式进行呈现,其风格大多是恶搞、夸张,使较为朴素的故事内容增添了趣味性。这类微电影在人物选择上,通常会非常夸张,形象较为离奇,利用夸大的手法表现,迎合一部分观众的审美情趣。

(四)细腻亲情类

这类微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是亲情,亲情是一种朴素又沉重的情感,通常能够打动人心。此类微电影常常是于大时代中讲述小人物的成长故事,通常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是配偶之间的悲欢离合故事。由于对亲情的渲染,此类微电影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类型,因为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亲情故事,在观看微电影的时候容易激起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如《致父亲》等。

(五)怀旧复古类

曾有业界人士说,“怀旧,不是证明了遗忘,而是证明旧时光在今天拥有重要位置,更证明今天发展迅速”。怀旧复古类微电影的表现手法也是以叙事为主,但是在影片风格上选择古风,以汉服、古风摆设引起观众对古风的怀念和喜爱。这类微电影风格较为朴素、沉稳,表达手法也较传统,制作精心细腻,因为具有生活的积淀,画面呈现真实,充满古典韵味和诗意之美。如《我的童谣》等。

三、结语

近年来,微电影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内容丰富多彩,类型多种多样,但质量却良莠不齐。不论什么类型的微电影,要达到真正打动人心的效果,都必须有自身的文化精神追求,都要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把握与挖掘。同时,要大胆创新,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拜金主义甚嚣尘上,有些微电影丧失了文化精神的支柱,因而失去了生命力。在微电影创作中,创作者的人格高度、灵魂品质决定着作品的思想、精神格局和艺术的生命与魅力。保持对微电影品质的追求,是创作者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更是微电影长久生存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