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凤阳花鼓舞蹈表演的美学特征探析
2018-04-01边紫云
边紫云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凤阳花鼓是我们国家流传至今的串通民俗文化表演艺术,曾今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现代人们能够选择的娱乐方式和所接触的文化表演形式也越来越多,凤阳花鼓的发展逐渐呈现衰落之势,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于2006年将凤阳花鼓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才使得凤阳花鼓重新得到重视。本文以滁州凤阳花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舞蹈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希望能够促进凤阳花鼓的发展。
一、滁州凤阳花鼓概述
(一)滁州凤阳花鼓的源流
凤阳花鼓是一种在民间传统的花灯、采茶灯等歌舞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与歌曲和戏曲相互融合进而形成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其与凤阳花鼓灯和凤阳花鼓戏并称为“凤阳三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以及时代的变迁,凤阳花鼓的发展由于不适应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辉煌之后慢慢开始衰落,直至2006年入选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又重新得到重视和保护[1]。其表演形式通常为姑嫂二人分别负责击鼓和击锣,口里唱着小调,时而敲鼓击锣,无论是音节还是词的内容都较为凄婉,因此凤阳花鼓一度成为了贫穷讨饭的象征。滁州是安徽省辖地级市,是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因其特殊的砥砺位置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又因其位于苏皖交汇处,同时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兼具了多个地区的民俗问你话特点,尤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魅力,享有“形兼吴楚、气越淮扬”的美誉。
凤阳花鼓的起源最早开始于凤阳县燃灯寺一带,但具体在什么时间起源还没有统一的意见,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大约在明朝的洪武年间,朱元璋想要在自己的家乡建都,但就当时的情况看来,凤阳县的人口较少,难以形成帝都的规模,因此大举从全国各地迁移了几十万百姓到凤阳来常住,而随着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百姓共同生活到一起,南北地区的文化得到交汇融合,不断演化形成了凤阳花鼓。就目前可考证的文献资料来看,最早关于凤阳花鼓的记载是明朝时期周朝俊编写的《红梅记》中的《凋婢》一出;而明朝末年的画家顾见龙根据自己家乡的凤阳花鼓表演的场景创作了《花鼓子》图,目前被美国的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着;此外在清朝的相关文献中也能够见到不少关于凤阳花鼓的记载和描述。
(二)滁州凤阳花鼓的研究现状
对于滁州凤阳花鼓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考证,一是对于滁州凤阳花鼓衰落的原因,学者们认为既有研究界对凤阳花鼓的重视不足、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关,也有凤阳花鼓这一民俗文化表演形式难以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有关;二是滁州凤阳花鼓的源流问题,学者们大多认为滁州凤阳花鼓源于凤阳花鼓,也有学者认为凤阳花鼓是由当时到处流行的凤阳花鼓歌舞发展演化而来,还有学者认为凤阳花鼓戏和淮北花鼓戏都是直接源于凤阳花鼓的戏曲;三是关于凤阳花鼓戏与花鼓灯、泗州戏等兄弟艺术关系的探讨,部分学者认为,凤阳花鼓戏的形成与凤阳花鼓灯存在着某些必然联系,同时凤阳花鼓戏的成熟也与地方剧种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滁州凤阳花鼓舞蹈美学特征
(一)柔和飘逸的体态美
就舞蹈本身而言,其表现形式往往是在服饰、文字和语言等的配合下通过肢体动作等舞蹈手段来表现一定的寓意和内涵,可以使象征,也可以是意会,但无论是哪一种表现手段,舞蹈演员的动作展现力度、幅度和韵律等都会对整个舞蹈表演所呈现的效果产生影响。滁州凤阳花鼓所展现出来的柔和飘逸的体态美同样也是这样,充分借助颠、摆、摇等动作充分展现辅导演员肢体动作的柔和飘逸[2]。
滁州凤阳花鼓素有“无动不颤,无颤不舞”之说,由此可见“颠”在整个舞蹈中站的分量之多,而在大量“颠”的动作中,还能够根据肢体动作的力度分为大颤、中颤和小颤三种,其中大颠主要用于表现劳作者的精干和朝气,常以击鼓或者节奏分明的锣声伴奏,表现形式有身体上下的弹动、跳动;中颠则运用的是身体的基本韵律,最长运用在走场中来展现悠闲自得的情形,与小船在湖面上随波荡漾时的情形颇为相似,也常常用击鼓来进行伴奏;小颠则更讲究呼吸的灵活自如,动作发力更轻,更为灵活自然。在整个滁州的凤阳花鼓舞蹈表演中,“颠”让整个舞蹈表演更为生动形象,也更能够表达和展现舞蹈所要表现的寓意和主旨,在整个舞蹈动作中很好地还原了劳作者辛勤劳作的场景,并将其生活中的激情、活力和闲时的悠然自得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颠”之外,“摆”在滁州凤阳花鼓中的运用也非常多,同时“摆”也是凤阳花鼓中用于表现舞蹈演员的柔美不可缺少的肢体语言,能够非常好地展现女性本身的柔美和灵动,整个舞蹈中“颠”和“摆”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展现舞者的活泼动感和奔放热情,一方面展现舞者的灵动柔美,相辅相成,使得整个舞蹈更为形象生动。在滁州凤阳花鼓中,“摆”通常是利用胯部发力,进而带动身体的其他部位一起完成腰胯“S”型的灵活摆动,使整个舞蹈动作如杨柳被春风吹拂一般柔美动人,又如微波荡漾般连绵,因此还有了“风摆柳”的说法,通过“颠”和“摆”的完美配合,整个滁州凤阳花鼓既展现了古典中国美女的端庄、矜持和娇羞,同时又把其婀娜多姿之态很好地呈现了出来。
3.摇
滁州凤阳花鼓无论其究竟如何起源,但都源于生活,因此其舞蹈表演无论是肢体动作还是韵律都以还原和展现人们日常劳作的场景为宗旨,而为了更好地展现劳作者的辛劳,让舞蹈演员所呈现出来的劳作场景更为真实,在滁州凤阳花鼓中加入了“摇”这一动作,通过肩部发力,带动大臂和小臂击打鼓面,完成“皮球花”的动作,双人舞时配合着双方位置相对应的曲线调整完成“抖鼓条”动作,整套动作的完成流畅、优美,犹如凤凰展翅,其中最为有名的“凤凰点头”的舞姿也正因此而得名。
总而言之,舞蹈演员的体态飘逸,既需要“颠”来展现激情活跃的一面,有需要“摆”来表现灵动柔美和弱风扶柳般的柔美动人,同时还需要“摇”来展现犹如凤凰展翅般的流畅,同时也正是因为内有了三者的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够更加生动的还原生活中劳作者辛勤劳作的场景,将生活中的激情、活力通过舞蹈展现出来。
(二)方圆相济的图形美
舞蹈是形象生动的,除了舞蹈的肢体展现,舞蹈构图同样是舞蹈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优美的肢体动作,还需要合理、恰当的构图才能够将表演者与舞美、道具等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一定的画面,在节奏韵律的配合下展现不同造型或动态或静态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展现创作者的意图。无论是古典舞蹈还是民间舞蹈,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字舞蹈构图方面大多利用轴心运动思想和对称平衡理念来进行舞蹈构图,具体方法是由四面八方交替循环的各种舞蹈图形和四角或其他几何形状在中央环绕形成弧形对称来完成舞蹈的构图,而滁州凤阳花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同时由于舞蹈中包含了手鼓和长鼓条等各种独特的道具,能够完成更多独特多变的构图,从而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舞蹈艺术,其中典型的舞蹈构图包括以下几种:
1.圆形构图
众所周知,滁州凤阳花鼓舞蹈中最常见的是圆形构图,具体包含了大圆和圆套型以及8字型等三种,我们之地哦啊在中国的传统舞蹈艺术中,“圆”所蕴含的是寓意非常丰富,可以说“全部舞蹈动作可以说无一不是圆的”,“圆”毫无疑问成为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典型特征,甚至有的舞蹈艺术家认为中国舞蹈就是“划圆圈的艺术”。从静态方面的呈现来看,我们国家古典舞蹈在动作方面所讲究的托掌、按掌等基本姿态或轮廓都以“圆”为宗旨;而从动态方面看来,翻身、平转等涉及到旋转的技巧动作也以形成圆形为美[3]。这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老子》、《周易》以及太极等思想不无关系,因此有学者说“中国舞蹈动作原理,却深合太极的理论,不论男性或女性的动作,其动作发展的原理,动作的形成与方法,均深合太极的理论”。事实上太极所讲求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滁州凤阳花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不仅是寻常百姓对于太极这种图像的独特喜爱,同样展现了辛勤劳作的农民其生活与天地息息相关,难以分割。
2.扇形构图
相比舞蹈艺术中常见的圆形构图,扇形构图则更为少见同时完成的难度也更大,这不仅体现了民间舞蹈艺术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于美的艺术的不断追求和发展。扇形构图与传统的整齐规则的构图相比更追求复杂多变的统一,尤其滁州凤阳花鼓中的扇形图案不仅多姿多彩,更是通过扇形来打破圆形的单调,展现出了一定的棱角,同时又跟圆形构图一样以中轴为对称线进而两边重合,由内到外次第扩展,实现了复杂多变与规整的和谐统一,更能够展现滁州凤阳花鼓独特的艺术魅力[4]。
3.二龙出水构图
扇形构图是在圆形构图的基础上融合了复杂化的元素,让整个舞蹈艺术更加生动,更具有美感,而“二龙出水”造型则体现了民间舞蹈对构图的更高追求,其通过多种图形的统一融合,兼具了圆形的柔美的线条的整齐规则,漫不经心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圆润和刚正的思想进行了融合。滁州凤阳花鼓作为典型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思想理念,通过复杂多样的舞蹈结构的演变,充分展现了民间表演艺术所蕴含的智慧和源于生活的艺术魅力。
三、结束语
对于滁州凤阳花鼓这一种在民间传统的花灯、采茶灯等歌舞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与歌曲和戏曲相互融合进而形成的独特民俗表演形式,尽管学者们对于其起源和与花鼓灯、泗州戏等兄弟艺术关系的探讨都都各执一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其所具有的舞蹈美学特征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将其传扬和发展下去。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就当前滁州凤阳花鼓的发展来看,其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并不强,作为我么国家非物质物化遗产,我们必须要将其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因此我们要正式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局限性,加强保护,加大研究力度,确保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萧放副.中国民俗史·明清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8:568.
[2]资华筠.说舞—— —舞蹈学研究文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高棪,李维.中西舞蹈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文物供应社,2006.
[4]丽红.明代歌舞研究[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Z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