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张爱玲的《更衣记》见民国时期的旗袍款式演化*

2018-04-01燕,刘

山东纺织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旗袍款式张爱玲

李 燕,刘 文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0)

一、引言

旗袍,泛指旗人所着之袍。由清代满洲旗人所穿的袍装演变而成,后不断改进,并为汉人所广泛接受。从旗袍的发展变迁来看,经历了满人袍服(入关前)、清代旗装袍、民国旗袍、现代旗袍、当代旗袍等几个阶段。其中民国时期旗袍随着近代社会变迁,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透,打破了旗袍的传统模式。这个时期的旗袍不论其表面形态还是内在含义都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奠定了旗袍在中国传统服饰中无法撼动的地位。

旗袍对写作生涯始于民国时期的张爱玲有着由里及外的影响。生活经历和对服装天生的敏感性使得张爱玲的作品里频繁出现旗袍的影子。在描绘旗袍的同时,张爱玲还在散文《更衣记》中对这一时期的旗袍款式变化进行了冷静客观的点评,对其沿革变化与时代习俗的关系进行了揭示。

二、时隐时现的工艺细节

在西学东渐和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民国时期的旗袍款式一直处于变动之中。领型、袖口、开衩和下摆长度都是展现女性身体曲线及文化诉求的载体,造就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

20世纪20年代旗袍的整体风格朴素、保守、简洁。这一时期的旗袍保留了初始特征:宽肥平直,无需开衩。长度略有缩短,一般在腓部。袖式为“倒大袖”,也称为喇叭袖,领子较高,衣裾多用丝辫沿边,有的则用刺绣饰边。在张爱玲眼中则有些天真、轻快,略带着西方的灵感。这种不突出身体曲线的旗袍也可以看作20年代女性对性别解放的诉求。

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整体风格性感、时髦和优雅。腰身收紧、衣袖窄小,整体造型十分贴体。旗袍的下摆开始趋长,长至脚踝和腓下部。为了方便行走,修长旗袍下摆开衩变成必要。自此,旗袍从低衩或无衩变成高衩。同样,原先斜斜切过两腮的“元宝领”演化成紧抵下颊的“圆筒式高领”。张爱玲显然不看好直挺挺的衣领,略带讽味的调侃这种直挺挺的衣领,“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也生了双下巴”。

20世纪40年代的旗袍整体风格是简洁、方便、优雅、现代化。经济萧条,物资匮乏,丝缕昂贵,国民无心装扮。旗袍的长度趋低,领子趋低,以后甚至出现了无领旗袍。同样袖子越来越短,后来出现了无袖。衣袖的废除是最重要的变化,与当时战争背景下的国际流行趋势同步,做的全是减法。

三、中西结合的结构设计

19世纪20年代的旗袍在结构上依然沿用传统旗袍的直身平面裁剪方式,毫不外露女性曲线。前后衣身相连,肩袖相连,以肩部为支点,不强调腰线,形成宽松、平直而简练的造型模式。袍身较宽大,下摆宽,袖口宽大,呈倒喇叭状。即使结合了当时女子初受西方文化熏陶、醉心于追求平等地位的社会背景,也正如张爱玲所指初兴旗袍仍是缺乏女性美的,“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19世纪30年代后,由于西方人本思想及省道工艺的引入,旗袍的结构设计已由平面向立体过渡。由诗意化的人体线条、公式化的女性体格过渡到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出。运用传统熨烫归拔技术和西式服装裁剪中的收省和装袖工艺方法,通过胸腰省、腋下省、肩省的处理使旗袍能够贴体,打破了旗袍无省的格局。肩缝、垫肩和拉链的出现更是适度地表现女性曲线。张爱玲冷静锋利的笔触到这里也对这种由“人属次要”到“要紧的是人”的转变有了些许肯定。

四、去繁就简的装饰表达

繁复和绚丽是清朝旗袍的整体装饰趋向。精美绝伦的刺绣工艺、以及复杂的绣、滚、嵌、盘等镶滚技巧至今令世人叹为观止。其中镶滚工艺由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纹样刺绣更是发展到整件衣服用花边镶饰,几乎看不见原来的布料。张爱玲由此感叹到:“这里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的不停地另生枝节”。这样繁缛的点缀反而旗袍的内在魅力无法展现。

19世纪20年代开始,旗袍不再强调繁复的装饰。在原来衣服的基础上将大量刺绣纹样取消,强调滚边、云纹和盘扣。民国后期随着西方思想的深入,“装饰性质的镶滚免了,改用盘花纽扣代替,不久连纽扣也被捐弃了,改用攒钮”。原来挖空心思的堆砌装饰成了一点一点减去的账单,以旗袍的本体性语言来取得装饰效果。无论有用没用,一概剔去,趋向简单和实用。

五、结语

民国旗袍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民国生活和文化的缩影。旗袍的款式变化及发展不仅受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也受到审美变迁及观念本身不断发展的影响。大同小异的款式造型,局部之处却有着多样的变化,进而造就了旗袍个性充沛的风尚流行。通过对《更衣记》的细读,不难发现张爱玲坚持“各人穿各人的衣服”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除去公式化的体格特征,要紧的是展现自我特性。现代旗袍设计中不仅要适应现代环境发展的需要,以旗袍为载体忠实体现人各自的魅力。

[1]张爱玲.流言[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2]刘瑜.中国旗袍文化史[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华梅.中国服装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4]袁仄,胡月.百年衣裳: 20 世纪中国服装流变[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

[5]刘涛.民国时期旗袍的创新与传播[J].辽宁丝绸,2014(03):20-21.

[6]吴小兵.民国时期旗袍的改良与发展[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95-97.

猜你喜欢

旗袍款式张爱玲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九月雨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我来说说旗袍美
Dream Bag
旗袍找不同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最火的单品款式
张爱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