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操《龟虽寿》中的帝王风骨
2018-04-01杨欢欢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湖北十堰442000
杨欢欢(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湖北 十堰 442000)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扫荡袁绍之子袁熙和袁尚残余势力。夏五月又出兵至无终(今河北蓟县)。秋七月大水,靠海的道路不通,带军出卢龙塞(今河北迁的县喜峰口附近),东向柳城(今辽宁省兴城县西南)。八月登白狼山,与敌军相遇,大败乌桓。袁尚、袁熙溃逃到辽东,曹操命令辽东太守公孙康杀之。九月曹操自柳城回朝。十一月到达易水,次年正月回邺,看到归途中河朔一带的景物和风土人情,有感进军行途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即《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时的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击败袁绍父子,又平定了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不禁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征途,所以开篇便无限感慨地吟诵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以灵异长寿的动物神龟和能驾雾飞腾的蛇为喻,表明了他对生命的感叹:宇宙万物的生命都是有生有死的,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处世态度和帝王风骨。况且此时刘备在豫州,刘表在荆州,刘璋在益州,张鲁在汉中等,要统一中国,该是有很多么紧迫的事情要做。
在五十三岁这个年限,他是“性不信天命之事”(《述志令》),他清醒的知道寿命有限,时不我待,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唱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千古绝唱。他恰如其分的把自己比作年老蛰伏在马槽里的千里马,却又有一颗日行千里的壮志,他认为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即使到了垂暮晚年,但是积极奋发的雄心是不会停止的。这也正是他想要一统全国对宏伟理想追求的帝王风骨的映照。这几句诗也成为后世之人树立雄心壮志的代名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者。
面对垂暮之年,又该如何益寿延年呢?曹操发出了“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人在自然生死的规律面前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决不能全听上天安排,我们应该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悦,不也可以益寿延年,而成就自己所做之事吗?这里的保养身心,并非指无所事事,坐着静养,而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最为重要,不要因为垂暮之年而意志消沉,要有积极进取、永不停止追求人生理想的精神状态,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永驻。钟嵘《诗品》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读其诗歌,如见其人,积极奋发,老当益壮,自强不息。
他的乐观,不在于超然脱俗,而在于失败之后能够泰然面对并从逆境中崛起,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高峰与低谷。赤壁之战几乎全军覆没,败走华容道又险些命丧关羽之手。这样的打击,如若换做其他政客,或许早已一蹶不振,而曹操却凭借自己的乐观豁达东山再起。在统一北方之后,事业上达到鼎盛的曹操,也并没有目空一切、骄傲自满,而是虚怀若谷、礼贤下士。
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建安风骨”充满激情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曹操是最为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歌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风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曹操是诗歌领域当之无愧的帝王。他将自己独有的帝王风骨融入诗歌,在诗歌领域立下一块不朽的丰碑,为诗歌的发展挥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中国文学中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