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8-04-01汤璟婷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
汤璟婷(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一、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内涵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形成对中国红色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在地处赣、闽、粤三地交汇处形成和繁荣,是由其文化基础和历史逻辑产生的,从当时时代背景来看,中国陷入民族危机,马克思主义从俄国传来,并在广大的人们群众中获得传播,最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并不断实践,逐步发展,渐渐落实了本土化[4]。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大、地域性鲜明等特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整体而言,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吸收客家文化的精髓而产生的。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客家人因为受战争的压迫,被迫不断迁徙,所以他们非常渴望改变现状。中央苏区时期的红色文化大部分就是基于普通老百姓,因为只有得到了群众阶级的认可,作品才会得到迅速传播,成为推动革命的重要动力。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设计者们就紧紧抓住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在大量艺术作品中融入具有客家文化的地域特征,形成独特的红色文化,让人们体会到强烈的归属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中的红色歌谣就能充分的体现这一点,把兴国山歌赋予新的生命和内容,发展为红色摇篮。
中央苏区的红色文化搭建了与普通百姓们沟通的桥梁,煽动大家的情绪,呼吁大家为了自由,加入革命斗争,逐渐把内心满腔的怒火转化为热情。因为有了大家团结斗争,积极拼搏的实际行动,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央苏区也成为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革命根据地,所以对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表现形式和展现媒介
随着科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表现的优势越来越突出。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开始重拾对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关注和热情,对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数字化保护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三维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技术、立体投影技术、交互娱乐技术等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储在数字信息平台中[1]。
对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表现形式和展现媒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数据处理,抢救性收集已有资料。以数字形式对文字、各类图形图案等整理和保存,然后通过影像、文字、三维等方式进行分类,这样就能实现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具体操作为:利用大量的数字化工具,类如数字摄影、摄影、扫描仪等专业的方法及工具,搜索和整合各类资料,进行数字化输入。然后将所有内容存储到数据库,可使用调色、数字修复等技术,分门别类。最后按照时间或者使用途径、表现形式等,对已被收集、分类、修复、存储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且为了便于后期信息数据的增删改查,在整合时还需对各信息数据加上检索标签。第二大类,数据化修复及再现。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苏区时期产生的物质载体进行扫描和数据采集。三维扫描是数字摄影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准确的对物体空间外形、结构、色彩进行数字采集。利用这一技术能将实体的空间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直接用计算机处理,生成所需要的数据。这种处理方式方便、快捷,很快就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广泛的运用。三维扫描技术能直接利用3D 自动成像系统将文物真实的展现出来,使体验者身临其境,深刻的感受中央苏区文化。同时也避免了现实接触而造成的人为破坏。第三大类,搭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数据库。利用虚拟技术,搭建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库。通过数字化的处理,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数字化技术对中央苏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数字化采集和储存技术为中央苏区文化的完整性提供了保障,虚拟现实技术为中央苏区文化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采集记录手段,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数字摄影等技术。
在对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具体实践运用中,建设数字化平台,有助于共享红色设计文化资源。比如建立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网络图书馆,将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等制作成电子版,并开发网上阅读功能[2]。利用全媒体观念,提炼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精品项目,进行文化创作。比如专题片拍摄,代表作制作等。也可以根据当前的丰富革命历史故事,结合VR、AR 的数字化技术,构建一个良好的数字化平台,以供全社会欣赏和解读[3]。
四、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中,中央苏区的出现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特殊的历程中,苏区人民创作了大量富有特色,多样化反映红色文化的作品。在这些宝贵作品中,我们能深深的感受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希望通过数字化的保护和传承,能让更多的人继续发扬苏区革命精神,让中央苏区文化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