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村落与建筑文化创新设计

2018-04-01徐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寿县阳关民俗

徐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传统古村落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4年4月,中央拨付专项资金,鼓励地方各级财政在中央补助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

所以说,国家对中国乡村,对传统村落还是有很高的关注的。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对列入传统村落名单的地方都有专项基金拨放和保护,而且现在也开始放开政策,鼓励各级财政加大补助,引导社会资金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去保护开发。

1、保护费用很少。整体保护经费还是很少,虽然已经有国家专项资金了,也要求省里配套了,但实际上保护分费用很少,只能修复一些重点文保建筑,其他的建筑或传统民居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了。

2、保护方式单一、只有形缺乏神。我们的修复仅仅是保护建筑的外形,对“神”的保护欠缺,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很快,村里人一搬出去,老人一去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没有了,另外对环境保护也是个问题,大量新老建筑的混居,周边村庄环境被破坏。

3、保护与生活难以兼顾。现在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保护的好,就意味着村庄贫困落后,这个现象在南方江浙地区会好一些,但是在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等广大西南地区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二、安徽寿县正阳关镇建筑发展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

正阳关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省级保护文物1 处,县级保护文物12 处。有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玄帝庙,有明正德7年铸造玄天大帝等诸神铜像,有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三座古城门和许多古街古巷、古民居等。

2、文化古迹众多

该镇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载于史书的正阳八景,有建于唐贞观年间的玄帝庙,有铸于明正德7年的玄天大帝等5 尊铜像,有依托玄帝庙而建的面积达5 万多平方米的玄帝庙公园,有建于清同治6年的三座古城门,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抬阁、肘阁、穿心阁等优秀民间艺术。

三、传统村落与建筑文化的创新理念与手法——以安徽寿县正阳关镇为例

1、核心保护区——肘阁抬阁

1.1、寿县正阳关肘阁、抬阁的历史渊源。

“肘阁”、“抬阁”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据史料记载,六安市寿县正阳关肘阁、抬阁是明清时期从中原地区的山西、河南经皖北地区的阜阳、沿颍河流域,传入寿县正阳关,并在皖西地区已流传数百年。2008年,寿县的肘阁、抬阁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古城寿县的正阳关镇是淮河、颍河与淠河三河的汇聚点,正是由于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今天的肘阁、抬阁在正阳关的兴起。

1.2、肘阁、抬阁的产生及表演方式。

抬阁的最初兴起,是由于古代人民为消除水患的一种迷信行为,到了清朝中期,抬阁在正阳关的的发展达到鼎盛,当时每逢集会或是庙会,必定会有规模不等的抬阁表演。流传至今,已经演变成了具有传统风格的娱乐活动。由儿童扮演古代人物造型,站在轧制的架子上、阁楼上、凉亭上或花轿内,做出一定的动作,在唢呐竹丝的伴奏下,由若干壮汉抬着进行表演。随着历史的演变,民间艺人受抬阁启发创造了比抬阁更为便捷的舞蹈表演形式——肘阁。肘阁表演一般由一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和5-7 岁的儿童组成,把一铁质框架捆绑在成年人腰背上,通过一根铁杆把小演员顶托在上面表演,地面上人按照一定的舞步,边走边扭,上面小孩根据不同的故事角色,配合和谐默契,具有“空中舞蹈”、“无言的戏剧”的美称。

2、创新保护手段——结合现代媒体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主要掌握在传承人手中,其表现形式多样,受众群体差异较大。因此,在对寿县肘阁、抬阁民俗活动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时,需要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对民俗活动进行数字资料收集。例如,视频资料搜集,如何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数字化呈现时,如何系统全面地展现民俗活动之间错综复杂的知识关系,并且保证其原生态性;进行数字化传播时,如何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为此,研究了以下的解决方式:

2.1、综合民俗文化关联性拍摄记录视频。

视频资料拍摄要抓住寿县肘阁抬阁的艺术特性与寿县民俗文化相结合,必须要保持特有人文环境的原生态,而不是只记录几个表演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所以进行数字化记录要深入当地,分时节、分时段进行长期的记录工作。例如,通过不同节日常会表演不同的节目,有的风俗还会表演特有的节目。造成这些区别的深入原因,可以通过对传承人或者相关人员的调研采访进行记录,结合民俗民风及肘阁、抬阁在寿县的发展脉络进行视频资料采集。

2.2、对传承人及发展现状的数据库建立。

目前由于寿县的抬阁、肘阁已经收录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此项民俗活动的保护工作也在进行中,各级财政专项列支每年会对“非遗”传承人进行补助。但是,由于传承“后继缺人”的状况十分突出,所以建立传承人的数据库,把这些传承人的表演、想法、与此有关的生活状态,进行数字化记录是十分必要,也是迫在眉睫的。

2.3、运用新媒体技术与“云技术”。

以大数据为背景的“云技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数据共享技术,它借助互联网媒体及数据库,可以查询和共享所需求的信息。可以建立寿县肘阁、抬阁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寿县地区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寿县锣鼓、寿县豆腐制作技艺等建立综合地域型数据库,借助互联网媒体及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因为非物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实现数据共享对研究寿县地区、皖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原因、发展流变及其与民俗、民风的互相关联,都有重要的帮助。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欧美等 发达国家均取得了卓有成就的成绩。例如,法国在1986年就将3.5 万张艺术品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数据库建立,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意大利学者通过开发一个三维虚拟交互品台,将美术手工艺品和雕刻等传统工艺进行数字化展示和示范教学,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用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环境进行整合性的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艺术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而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也总是充满民族性,蕴涵着深厚而浓郁的民族气息。通过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创新设计,让我们明白文化就是社会,不仅要创新,更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寿县阳关民俗
冬季民俗节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遥望阳关
民俗中的“牛”
阳关:虚实印象
民俗节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西出阳关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