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产业对接的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2018-04-01李桢,张勇,姚骏
李 桢,张 勇,姚 骏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安徽 合肥230011)
近年来安徽纺织产业发展迅速,涉及纤维原料生产、印染加工、成衣制作及纺织品销售流通各个环节,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随着省内纺织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纺织产业调整升级,传统的纺织生产营销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新的产业发展方式,使职业教育与安徽纺织产业接轨,本院在对全省纺织企业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区域人才需求分析,对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
1 安徽纺织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安徽省承接了江浙等地的多家纺织企业转移[1]。2017年全省棉纱加工企业为1 064家,棉织加工企业363家,印染企业224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4 818家,服装零售企业2 224家,与2016年相比企业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企业规模也有了一定扩大,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近2 000户,全省纺织工业增加值553亿元,同比增加2.6%。如安庆华茂集团是全国纺织行业的排头兵,先后投巨资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2017年集团销售收入41.32亿元,同比增长20.54%;桐城鸿润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羽绒被生产出口企业,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9.8亿元,主营业务增幅达到70%以上;望江申洲集团是产业转移的标杆企业,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出口企业,目前员工总数已超过1万人。总体上,我省纺织企业正以科技环保为方向加速转型,随着省内纺织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长,可以预见未来我省将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纺织专业人才。
2 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对毕业生需求的增加,毕业生在就业时的选择变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专业就业率;但也会促使学生频繁更换工作,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毕业生只看当前工资水平而对工作岗位发展前景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无法学以致用,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屡屡受挫而产生畏难情绪。通过与企业交流发现,许多学生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或在师傅指导下才能独自胜任岗位工作。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和振兴地方经济,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无法对接势必会影响和阻碍企业发展。因此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我们在制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必须是以服务企业为目的,面向企业、了解企业、依托企业,最终融入企业。
从就业情况看,本院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均为100%,来校招聘的纺织企业很多,除本省企业外也不乏许多外省纺织企业到学校宣讲招聘。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面向纺织服装企业、贸易公司及纺织品商检机构,经相关调研统计后表明,本专业企业需求较多的岗位有纺织品检验、纺织品外贸、纺织品跟单、纺织品市场营销及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岗位。近几年随着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增多,相关企业用人需求也随之增加。
经过调研,绝大多数纺织企业对毕业生能力要求可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1)熟悉纺织品检验项目及检验程序,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按照各类标准要求完成纺织品检验;(2)能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国内外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纺织品营销方案;(3)能独立接单审单,制作符合要求的各类单证;(4)能与外商进行简单的交流、销售及业务跟进;(5)熟悉纺织品生产流程,能进行原材料及产品终端的质量控制;(6)具有团队精神,注重合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7)善于表达,具有一定的市场拓展和营销能力;(8)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接受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3 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3.1 以行业发展为导向,创新产教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依托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为原则,行业发展为导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创新了“工学结合、学工交替、以工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应实践三种对接,即职业教育和企业相对接,企业需求和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接,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2]。让企业融入学生的专业教育过程,让学生融入企业的检验、贸易过程,校企合作共同进步。
3.2 以企业需求为指引,构建提高职业岗位适应性的专业课程体系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应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企业需求为指引,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围绕就业岗位进行课程体系构建[3]。即通过对地方纺织企业调研,聘请纺织企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专家提供与纺织品检验和贸易相关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整合已有教学成果和企业资源,对相应课程进行增减,构建能提高职业岗位适应性的专业课程体系。
3.3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指引,重新规划适应行业发展的课程配置
随着我省纺织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已不断向“供应链协同”的绿色制造转变。因此我们的课程配置也应适应行业发展,不能一成不变。随着互联网贸易的兴起,跨境电子商务形式在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我们在贸易类课程中将跨境电商的多平台运营融入其中,而不是简单地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这类课程。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选择在东南亚地区建厂,我们的毕业生在这些国家的就业机会和业务往来也会增多。为此,我们将纺织专业英语的重点转移至比较实用的纺织服装外贸英语,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就比较实用。随着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们针对性地增加了产业用纺织品的相关检测知识比重;随着绿色环保已成为所有纺织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增加了生态纺织品检测内容。
3.4 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探索多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将企业职业能力需求重新整合输出,采用“情境引入,理实结合,学练相济”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的实际工作碎片化、任务化、项目化、课程化,将真实操作情境融入其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针对不同课程借助信息化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检验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围绕纺织品检验的各个项目,以检验过程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鉴于纺织品检验的标准化操作很强和应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纺织品检测项目作为教学任务,创造检测工作实境,按照检测流程驱动理论教学;通过项目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纺织品进出口贸易中电子商务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成为了行业对外出口的新趋势;故在贸易类课程中可模拟外贸跟单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项目模拟教学法是将课程安排在实训室,必要时可请省内检验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检验操作,实施现场教学;模拟项目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体验式教学法是对一些实训室无法开展的检测项目,带领学生开展现场参观实习的教学方式,或将一些检验机构的标准化操作拍成视频,使学生尽快适应检验岗位要求。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利用网络贸易平台、纺织品外贸跟单软件等,通过虚拟角色定位让学生分组扮演某纺织企业跟单员角色,通过假定跟单类型如服装跟单、面料跟单等,让学生参与整个纺织品的跟单流程。
3.5 以加强学生岗位适应性为抓手,推进多渠道校企合作
聘请纺织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教学改革,聘请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等来校指导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选择优势企业,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短期实训和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目前与校外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安徽省纤维检验局、安徽华茂集团、合肥华润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场所。在学生短期实训过程中组织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和运营模式。顶岗实习可让学生参与企业日常生产,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岗位适应性。同时优选一些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参与企业员工培训,技术革新和标准制定,在增加教师实践经验的同时提高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3.6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设计多元化考核方案
在与区域产业对接背景下,基于职业岗位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与企业共同建立以实践、创新等职业综合能力为本的多元化考核体系[5]。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应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采用笔试、上机操作等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一般专业课程采取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对校企联合开发的核心课程,考核时应针对不同课程,在与教学方法密切衔接的基础上制定考核标准。例如,在以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后,考核应将重点放在项目设计和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表现,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行综合评判;对校外实践类考核,应在学生岗位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以企业评价为主进行评分。以上考核方式既有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有实践应用的考核;既有虚拟情境的考核,也有生产现场的考核;既有学校考核,也有企业考核。通过以上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随着我省纺织行业的发展,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必须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性为目标,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为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不断实践,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贾 楠,马志辉,顾 军.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在转型中加速[J].中国纺织,2016,(9):110.
[2]姚 岚.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衔接的学历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华章,2014,(20):169.
[3]包振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5):322-325.
[4]蒋晓云.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5,(10):5-6.
[5]闫会娟,于秀丽.“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接产业需求的课程考核体系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