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家窑的传说

2018-04-01祁宏科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泉金凤员外

祁宏科

这是一个古老而遥远的传说,又是一个美妙而动人的故事。每当想起或叙述这个传说故事时,我就回忆起童年。

人生最宝贵的是童年。那时的我有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大伯、二伯、伯母、兄弟姐妹,是一个二十多人口的大家庭。我有幸生长在这个大家庭中,真是其乐融融。

小时的我最爱听故事,尤其爱听神话故事,人物传奇故事。奶奶、外婆、二伯及二伯母都是讲故事的高手,每年夏天或冬天,我总要缠着他们讲故事,直到听入睡方罢。这些传说故事中有一个比较离奇而真实,也有些意思,我这里就把它整理出来,供读者欣赏。

1、大槐树下的移民

相传在大宋朝,为确保大宋安宁,充实塞外边民和防守力量,从山西等地向西北移民。那时的移民是强迫的,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谁也不想去塞外安家。政府便采取变相的强制手段,将那些有劣迹的人集中起来,据说统一送到一个大槐树下,在那里统一编队,统一办理移民手续,统一交公差送走。

这一天中午,正好又是发放移民的时间。在一批人中,有一个年方二十多岁的壮汉,长得高大粗壮,勇猛有力,一看就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因为天时不济,干旱不雨闹春荒,饥饿难耐,拧了人家的门锁,偷吃了人家的饭,被发边充军。他们来到山西大槐树下,由地方的乡约交给了当差。当差再将他们编到队里,每队三十人,由两名公差护送,当天便离开了大槐树。

出了山西,一路西行,过了陕西地面,公差又将他们押送到甘肃地界,干粮没有了,盘缠也没有了。公差也偷偷溜走了。他们思量回去也不妥,自己吃没吃,住没住也无法生活。无奈只好一路乞讨,白天边要饭边走,睡觉不是住在破庙里,便是住在人家的草垛里,这样走走停停,人员也分散成了几股。

他们这一股共有七人,为首的柳大泉,还有王二、张三、李四、石五、杨六,黄七。他们在分散讨饭中,认识到柳大泉为人仗义,主持公道,遇事敢于担当,身体强壮,有能耐,对大伙又关心,便都争着和他结拜兄弟。这也是在古代,人们团结互助的一种办法。出门在外,身边没有亲人,便找一个脾气相投,性格相合,志趣相投的人,结为生死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同历史上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直受人们的崇拜。柳大泉也认识到,出门在外光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结成把子,办任何事情才有力量。既然大家有结拜为兄弟的打算,他也就同意和大家结为生死兄弟。

这一天他们来到一个镇子,用讨来的钱,买了一斤酒,备办了香、蜡、纸。晚上在一个神庙里,对着神像跪在地上,每个人报了姓名、年龄、生日、磕头发誓,生死与共,患难相随,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柳大泉为大哥,以次按年龄顺序排了名次,黄七最小为七弟。

他们随后辗转来到大西北黄土高原一茂林深处,见群山掩护,溪水长流,一带山湾水草丰美,人烟稀少,正是安居乐业的好地方。他们七兄弟一商量,便在山湾深处,高崖石岩底下安顿下来。

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一边打猎为生,一边开荒种地,还在高崖石岩下挖窑洞,生活逐渐走上轨道。这里林茂草深,荒芜人烟,山鸡、野兔、石羊、麋鹿甚多,吃的便有了着落。他们七人中,石五、杨六、柳大哥都射得一手好箭,便由他们三人打猎;王二、张三开荒种地;李四、黄七打窑洞,在家砍柴做饭。他们打的有的吃不完的,就在距离二十多里的镇子---盘龙镇上卖掉,换回粮食、菜种,种在新开的荒地里。春天下种,夏季、秋季便有收成。转眼新开的地里长出了豆角、南瓜、白菜、洋芋、苞谷、荞麦。吃的方面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如果用我们现代人眼光看就是自己家的綠色食品。

再说住的方面,李四、黄七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劳动,也打好了一大一小两个窑洞,住的问题也基本得到了安置。

不过穿的可就难解决了,用猎物在集市上换回了两根土布给每人做了条裤子,上身夏天光着,天气凉了破衫子也能对付着过了。只是冬天就不好过了,冷得实在无法,羊皮、鹿皮也就只好披在身上保暖了。

转眼又是一年的春天开始了,山湾明媚的春光也带给了他们希望和温暖。王二、李四分别在周围找来了两个寡妇,拜堂成了亲,安了家。黄七也在附近村子里找到了女人,但女方家没有男孩,提出要当上门女婿,征求柳大哥等人的意见,自然也都同意放行。选了个黄道吉日,黄七高高兴兴当他的上门女婿走了。只有石五自到这里,身体一直有病,过了年不但没好,反而加重了。又无医无药,无钱看病,眼看着身体日衰,入夏天气变暖了,人却不行反而去世了。兄弟们十分伤心,泪洒青山,将石五安葬在了山峰之下。

眼看着兄弟们成家的成家,走的走,死的死,现在只剩下张三、杨六和柳大哥三人还没有成家。一日山里来了位姑娘,据说她是出门讨饭来到了这里,住了两天便不走了。经王二家的嫂子说和,愿意和杨六成亲,大家帮忙热热闹闹的给两人结了婚。

柳大哥见兄弟们都成了亲,便和大家商议,将开下的荒地划开自种自收,生活也分开各家另过。大家心里虽不愿分开另过,但在一起生活也不是长久之计,最终也就同意分开另过。但都表示要记住结拜兄弟发过的誓言,要同生死,共患难,要互帮互助,不能有二心。每家分了二亩地,一个窑洞,日子也就另过起来了。

只有张三和柳大泉还没有成亲,暂时在一起生活。柳大泉私下也劝张三找个女人成个家,张三却不想找女人,反过来劝柳大哥早点成家。柳大泉说,我是想等兄弟们成家了,我再成家也不迟,可现在又难找一个合适的女人。两人说定,谁成了家,谁就搬出去住,这个窑洞就留给没成家的一个人住。

又是一年春天刚过,进入四月干旱无雨,立夏已过,还是烈日炎炎,眼看到了夏锄时间,农民无法夏锄。周边农民向龙王爷求雨,他们在四方长老的率领下,抬着镇上龙王爷的轿子敲着锣鼓,打着五彩旗帜,浩浩荡荡进山来,在深洞里取水,向神灵乞求降雨,保佑农民扫除干旱,取得好收成。在经过窑洞的路上,柳大泉带领弟兄们跪拜神前,迎龙王爷道窑洞中并献上他们种的南瓜、豆角,乞求神灵的保佑。领班的长老,问起他们的来历,柳大泉一一做了回答,并报了他们弟兄的姓名。长老们经过商议,遂将此无名村,定名为柳家窑,成为龙王爷保佑的范围,乡亲们也正式接纳了他们。

2、麻婆助夫发家

柳大泉凭着他的强壮身躯和灵活的头脑,一面和弟兄们开荒种地,多种产量高的洋芋、苞谷、荞麦,口粮得到保证,心里就踏实了;另一面乘农间空隙和弟兄们结队到山林深处打猎,弥补生活之不足。有贵重猎物还能拿到集市上卖钱,换回布匹、食盐、油、茶等食品和锅碗器皿等物。柳大泉身边还有个张三帮着,生活过得还算凑合,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来了。

唯有婚姻大事不好解决,张三立意不娶,虽经柳大泉相劝也打定主意不娶,而柳大泉心里想娶但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就耽误下来。再说当地人家的姑娘,一来年龄大的早已许人,二来就有个别合适的人,人家也不知他的底细,谁愿把姑娘嫁给他。何况他又心高气傲,更是高不成低不就,一耽误就是几年。

有一天听人说,相邻赵家庄财主家有个女儿,二十出头,满脸大麻子,无人讨取。财主眼看女儿年长,怕嫁不出去,便放出话来,谁娶他女儿,陪嫁妆银三百两,良田十亩。有人便动了心去讨八字,寻算命先生合婚。算命先生一算,只是叹气。说,此女婚硬,是“铁把,铁扫帚”,克夫的命。这话传出来便更无人敢问“金”。

可是这话传到柳大泉耳里,他另有一番想法。他想,婚姻贵两情相悦,只要两人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再说他一个外地人,找个财主家的姑娘,带来一笔丰厚的嫁妆,生活便有了依靠。于是他不顾弟兄们的相劝,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去保媒,说成了这桩婚事。

结婚后,夫妻恩爱,和谐幸福。麻姑娘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大方。帮助丈夫料理家务,干完家务干农活,泥里来水里去,样样事儿干得有条不紊。她还从娘家借资,支持丈夫外出经商,农活不管轻重,全由她包了。初时丈夫在生意上不如意,她就给丈夫宽心打气,说什么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巧得金。有时丈夫留恋家庭热炕头,留恋女人孩子,她就讲“大丈夫四海为家,以出人头地为荣,不要留恋我和孩子”。并把母亲给她的金戒指,在自己的手指上摘下来,戴在柳大泉的食指上,说“真想我时就看一眼戒指,我就在你身边。你真正有本事就干出点名堂来,出人头地,我心里也高兴。”

从此柳大泉一心扑在经商上。冬贩食盐、清油;夏贩茶巴、丝绸,五六年功夫便发达起来,而且还发了几笔横财。一次柳大泉在驮盐的路上,因贪快摸了黑色,突然路上大火挡路,马帮停了下来。柳大泉走到跟前,心中一惊,竟说“你若不是我的财命就走开,让我的马帮过去;若是我的财命就帮我送回家去。”说完话,将手上戴的金戒指丢在火里,刹时大火不见,仆人们惊呆了,柳大泉也很诧异。卖完食盐归来后,麻婆竟说在她家菜园里发现金戒指,当晚说给丈夫,夫妻两在捡戒指处挖出一缸银子来。

相传麻婆理家以来,人丁兴旺,添财进宝,十多年时间便家大业大,成为柳家窑的首富,也是周围数得上的财主了。这时的柳大泉也非比昔日,良田百倾,牛马成群,拥有奴婢长工下地,过起了财主生活,人称柳员外,尊称柳太公。只是柳太公一过六十大寿,由于年轻时走南闯北,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不长时间便去世了。麻婆不顾哀痛,抚养未成年的儿子,帮助料理家务,硬是撑住了门面,守住了财主的产业。她一生相夫教子,帮助丈夫艰苦创业,教儿子学会料理家业,颇为贤惠,颇受后代子孙的尊敬。她的佳话,一直留为后代人们的美谈。

3、为富一方

天地悠悠,日月如梭。柳家窑这方乐土,接纳养育的这代人,就在这里扎根、繁衍生长,世代相传下来。麻婆一生养育了一儿一女,儿子柳祥,自小身子单薄,生性怯弱。女儿身强力壮,自小许配给杨家为媳,长大后和杨六的儿子结了婚。

再说麻婆守着一儿一女和一份偌大的家业,真也不容易。但她凭着智谋和勇气,顽强和刚毅,硬是撑住了这片天,顶住了这片地,挡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风雨雨,维护未成年的儿子守住了产业,辅助儿子继承了员外太公的尊称。她一直活到八十高龄,无疾而终。

再说柳员外传到三世太公时,他名洪,自小熟读孔孟,为人精明强悍,颇有先祖之遗风。他成年后,继承先祖发业之路,领着几个仆人赶着马邦跑川、陕、甘,做长途商业生意。他的经商之道在于重诚信,讲义气,广泛交接朋友。数十年间,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越做越大,家产也添置不少,不但富甲一方,在川陕道上也是出了名的马邦商队。他老年乐善好施,广交地方上名人雅士,在乡坤中颇有名望。

三世太公有子四人,老大取名守忠,承袭了他庄头之职,家业也交由他受理。老二守孝,自小不爱读书,爱和下人一起劳动,长大后就由他领着长工下地干农活。老三守仁,饱读诗书,长大后在外做事,以后也没有回来。老四守义,自小读书聪明乖巧,长大后很有抱负,也很有心计,一心想出去闯天下。太公怕他他也和老三一样,一去不回,便将马邦交给他,继承自己的贩运生意。他起初不肯接受,后来听亲友劝说,听了父亲的话,接过了马邦,领着一帮仆人,一边做生意,一边游名山大川,也算实现了他的闯天下之心愿。

万事开头难,守义开始学做生意,啥也不懂,但是他年轻,聪明好学,凭着父亲在商道上的名声与威望,凭着仆人们的忠心帮助,也凭着他的机灵,事事交给管事的仆人受理,自己多干预,放手让管事的仆人办理。他很少操心,走到一地认识结交朋友,游山玩水。数年下来,他的马邦生意越做越兴旺,马邦越来越多,路线越来越长。他的马邦由父亲交给他的二十多头发展到六十多头。路线除他父亲走过的地方以外,还把生意做到藏民区。

只不过他的经商之道与其父有所不同,如他重远游,不贪厚利;重仗义,不蒙骗哄人;重仗息,敢于冒风险。他把马邦分成几个小邦,交给管事的仆人打理,他居中指挥调度。有时他在购货地坐阵指挥,有时又在销货地调度指挥,更比原来跟着马邦走,灵活机动,又能掌握购销两地的商业信息,使长途贩运更加信息灵通,生意更加红火。只是他有个心愿,想把马邦发展到百头以上,他就从马邦上退下来,交给能人去干,自己可以坐享清福了。

但是尽管生意十分火爆,他的这一心愿一直没有实现。当马邦发展到八十多头越过九十头时,不是路上出了事,就是失盗遇匪,或是马匹生病,总是翻不过一百头。好几次他添钱买了十多头,想凑够百头驮,都是没赶上路就出事了,还是实现不了百头马邦的心愿。日子已久,他也就没有了信心,失去了雄心壮志。后来三世太公辞世,弟兄们分了家产,他也无心再经营马邦,便全部出卖掉马邦,到盘龙镇去盖商铺,就地做起商铺生意。

4、皇姑的传说

柳员外家的庄园坐落在当地有名的凤苓山凤凰石山脚下。传说在上古年代有凤凰落在山岭上,之后又落在半山腰的石头上,故当地人称此山岭为凤苓山,半山腰的石头为凤凰石。至今石上还有像凤凰羽毛的彩色斑斓。当年三世太公修庄园选址时,风水先生更说,这里是凤凰穴,将来有大富大贵。况且这里地势平坦,后背靠崇山峻岭,前有溪水长流,依山傍水在这山湾里是少有的风水宝地。柳太公就听信了风水先生的话,将庄园修在这块宝地上。果然二十多年过去,柳员外一家富甲一方,远非其他财主所比。田地、金银、奴婢、驷马、牛羊在数量上都超过了周围的财主,就在盘龙镇上也算得上有名的财主了。只是大贵一说,三世太公直至辞世还没有盼到。此后弟兄们分家另过。

单说大员外柳守忠,娶妻王氏,夫妻恩爱。三十岁时才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金凤,自小长得讨人喜欢,员外夫妻爱如掌上明珠。虽知金凤长到五岁时,母亲因病卧倒在床,医治无效,只几个时辰便去世了。金凤那时还小,一天贪玩,对母亲有病还不在意,后来病逝,看到被埋进土里,才知道怎么回事,便天天哭着要娘。柳员外被女儿哭软了心,整天也哭丧着脸,有时背着人也和女儿抹起泪来。那时柳太公还在世,看着大儿子成天哭丧着脸,心里也不痛快。便发话管家,把媒婆找来,帮助老大挑选一个合适媳妇。管家领命和媒婆前后十多天的挑选,相中了一个姑娘。经老太公批准,便选定吉日抬过门来和大员外拜堂成亲。从此,金凤又有了娘,又有了照顾的人。不过这个新娶来的新娘并不这样想。新娘子是东村人家姑娘,自小少教养,野性惯了,是个又妒又悍的女人。不过新娶进门来还受些约束,老太公还活着,她也就收敛些,乖了很多。因此金凤还受到一些照顾,吃穿有人打理,生活也就这样过下去了。

转眼三年过去了,老太公辞世了,全家忙忙碌碌的办完丧事,又分了家。兄弟们按三分产业,分家另过起生活来。这媳妇失去了约束,便自大起来。对金凤成天又呼又叫,骂声不绝,逐渐发展到动手打起来。起初员外还对女儿呵护,她也不能任意所为。后来焦氏蛮横无理,员外也成了怕老婆,任由焦氏虐待女儿,他也不敢阻挡。金凤在继母的虐待下,吃不饱穿不暖,还逼着去放羊、喂猪、每天起早摸黑,过着下人一般的生活。时光如流水,转眼金凤已长到十四岁,可是由于继母的虐待,生活上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姑娘,头不梳,脸不洗,衣服也破烂不堪,简直和讨饭的丫头一样。精神上更是有苦无处诉,有话没处说,穷人家的姑娘还有爹妈疼着,而金凤像一个没有爹妈的孤儿,任继母骂,任继母打,已经成了习惯,其他人看见也不敢劝说。金凤逐渐长大,明白事理后,在受了继母的虐待后,只有偷偷背着人在母亲的坟上,一边哭,一边向母亲诉说冤枉,诉说心中的不平。

这一晚,正是七月七日夜,全村的像金凤这个年龄上下的女孩子在一块凑份子向七仙女祝贺七夕相会,也就是民间流行的七巧晚会。每年从七月初一日到初七日,女孩子们在一块唱歌跳舞,乞求七仙女给她们一双巧手。也是女孩子们自己的娱乐节目。金凤因向继母讨一碗面粉,几个钱,也和其他女孩子一样,去搭份子,不仅没有得到允许,反而被继母恶言辱骂一番,赶出门外。金凤心灰意冷,简直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无奈又在母亲坟头哭泣了一场。由于哭得伤心,哭得死去活来,竟昏睡过去。这时只见有几只凤凰围着她跳舞唱歌,一会凤凰又变成了仙女,载歌载舞,美丽动人。有位穿红衣服的仙女安慰她说,金凤不要难过,你的苦难快要受出来了。你本是我们一块的姐妹,因做错事被罚下来受苦。现在只要你撑着过下去,不要许多时后,你会回到我们身边来的。其他仙女也安慰她,支持她,要打起精神,度过难关,日子会好起来的。你会回到我们身边来的。众姐妹说完,拉起金凤的手来,又是跳舞又是唱歌。金凤真是走入了仙境,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人把她当姐妹,第一次这样快乐。金凤醒来,啥也不见了,啥也没有了,但她从心里乐起来。从此,她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每天的心里总是乐滋滋的,心里再也不感到苦了,脸上也有了笑容。过去的她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整天跟着羊群转,心里没有一点做人的乐趣。现在的她,心里只觉着高兴,脸上也常挂着笑容。她想着凤凰仙女的话,她期望早一天回到她们的身边,唱歌跳舞,多么快乐。她想着她们,要洗脸,要梳头,梦想着有一天和她们一样,穿着鲜艳的衣服,因为仙女们说了,她是她们中的一员,她会回到她们身边。她心里这样想着,看山也美了,看水也秀了。特别是庄园背后的凤凰苓上长满了青松翠柏,是那样清秀、俊美,彩色斑斓的凤凰石就好像凤凰迎风飞舞,再看门前的小溪缓缓流过,晶莹透亮,清澈见底,是那样的柔顺,妩媚。她捡起一朵花瓣,两三只草药,投入到溪水里,就像小船一样摇曳着划向远方。她好像记起了儿时,母亲还活着,她随母亲在小溪旁玩水的情景,母亲帮她洗脸,母亲帮她梳头,母亲给她讲故事的情景来。她这时多么的想母亲,想母亲再给她梳一次头,想母亲再给她讲一次故事。是忆起童年还是联想,不由她心里泛起了涟漪,口里不由的发出哀怨和长叹,但是毕竟是过去了十多年的童年往事,毕竟她现在长大了。

从此,她的生活中有了乐趣,白天跟随着羊群,在大自然中学着凤凰仙女那样跳舞,面对着仙女和天上的白云,与小鸟一起唱歌,中午回来一定要在溪水中洗脸、梳头,晚上在没人的地方还要洗澡。一年多的时光,金凤变了,她出落的苗条秀丽,满头秀发,明目皓齿,眉如春山,眼似秋水,晶莹的面容像无暇的美玉一样,人见人爱。一时轰动四方多里,都知道柳大员外有一个好姑娘,不少大户人家央媒上门提亲。只是柳大员外不敢做主,推给夫人了事。而焦氏心里记恨金凤,生怕金凤找到好婆家,不再受苦,因此一推再推,那个不行,这个也不行,使金凤的婚姻耽误下来。

第二年春天,县衙发下公告,朝廷广选美女,凡年龄在十五岁至十七岁的美女,要各地推荐报给到县衙挑选,公告之后,大户人家之姑娘,凡年龄较大的,不是抢着嫁出去,便是东躲西藏。唯有金凤姑娘,没有人疼,没有人照应,柳大员外心里想到也是不敢自作主张,只好作罢。忽一日公差前来通知柳员外,金凤姑娘入选美女,要在三日内送县衙挑选。否则全家问罪。此时柳员外后悔不及,只好在第三日备了一乘小轿,派仆人丫鬟跟随,不顾金凤反对求饶,送到了县衙应选。县衙经过十多天的训练、教导、选拔,金凤以聪慧伶俐、娟秀多姿、光艳照人,在百名美女中选为榜首,连同其他几名入选者,一齐送往府衙挑选。过了月余天气,府衙传出公告金凤等十名美女被选中宫女,送往京城。消息传来,人们争相传呼,以本地出了“皇姑”而为之高兴。于是柳家窑以及盘龙镇的乡亲为金凤选中“皇姑”而欢呼轰动,乃至全县的老百姓也为之高兴欢呼。

虽知还没有多去多久,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皇姑”金凤在送往京城途中“暴病”而亡。这一坏消息在群众传播得更快,也传播的更为神秘。有的人说是金凤命薄,刚刚出头过快活的日子,却无福消受;也有的人说,不是命薄也不是无福消受,而是被人妒忌,投毒害死的。众说不一,颇多猜测,不舍柳员外忍痛含泪,派仆人将金凤遗体运回,安埋在村人早晚担水的山泉旁,以安慰女儿寂寞之情。至今“皇姑”坟堆还在,就在水泉旁的地角上。

5、逆子败家

柳大员外虽说才是年过五旬之人,但身体一直很差劲。特别是经女儿选作“皇姑”之事,前后大喜大悲这样一折腾,心情更忧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闭上眼就看见女儿金凤哭哭啼啼,他感到对不住女儿,一来从小没有照顾好,受继母虐待,二来更不应该去选“皇姑”,没有呵护好女儿。他心里懊悔自己,自责自己,身体更不如先前了,请医问卜也无济于事,不长时间便与世长辞了。

柳大员外去世以后,儿子珠珠继承了家产,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却很有“名气”,人称小员外。柳小员外自小娇生惯养,由其母焦氏一手带大。焦氏生性自私刁蛮,悍妒奸诈,加上是大员外之妻,恃势逞骄,凶悍无比,无人敢与其说理辩非。尤其对养女金凤长期凌辱虐待,人人背后唾骂,但当面无人敢说一句,养成了骄傲刁蛮的恶习。自从生下小珠珠,越发得势,越发骄横。特别是对小珠珠娇生惯养,真是拿在手心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吃别人的亏。只许她的孩子打骂人家的孩子,不许别人家的孩子亏欠他的孩子,真是骂也不许骂,碰也不许碰。可不知“心疼了娃,惯坏了娃”。

小员外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咋能好呢?自小就不爱念书,教书的老先生稍加管束,就受到焦氏的指责,老先生也就不敢多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珠珠上学也就愿来就来,不愿来就不来。虽着珠珠逐渐长大,敢于和先生顶嘴,甚至约上几个捣蛋学生骂先生,上课时捣乱,作恶剧。老先生管束不行,不管束也不行,只好放任自流。因此,小珠珠书没读多少,坏毛病倒学了好多。随后由于他父亲大员外去世,更加无人约束,学堂也不去了,人也越来越随心所欲了。

小员外来到了社会上,可就进了大染缸,多少坏人在盯着他,多少坏人在引诱他,他自己本身又好不到哪里去,真正成了物以类聚,分以群分。首先被几个学校里的哥们拉去,他们是同一个类型,书没念成,毛病却没少学。现又都学校里不去了,在家里又没活干,不是没活干,而是有活不愿干,是一帮游手好闲的哥们。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吃吃喝喝,称兄道弟。小员外又是有钱的主,一开始吃喝花钱,还大家凑,后来花钱多少都由小员外出。大家见小员外花钱大方,又肯为大伙花钱,便都称小员外为大哥,大哥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听大哥指挥。后来又和社会上的好几个无赖鬼混在一起,结为八大金刚,慢慢演变成地方上的黑恶势力。

这些人在本地吃喝还不算,隔三差五还到镇子上去,住下来吃喝玩乐,花钱一概包在大哥身上,这些混混无赖也都变成大哥的保镖。焦氏不但不管,反而认为儿子有本事,有势力。有人跟随当保镖。时间一长,这些人胆子大了,吃喝玩乐不新鲜了。这时有人给大哥出主意,玩女人快活,有的给大哥出主意赌博耍钱最快活,小员外一应照办,玩得更开心了。从此,小员外便在盘龙镇上长期包吃、包住、包玩、再也不回柳家窑去了。其他的兄弟哥们都成了随身保镖,一切花销都在大哥身上。这时焦氏才着了急,想说想劝,小员外就是不听她的。她还在镇上去了几次,儿子听见她来就躲起来,人也见不着。有人给焦氏出主意,再不要给儿子钱就行了,他就会回来的。虽知道要钱不给,儿子便派他的哥们回来把地卖了,比较直接要钱更容易。儿子便在小镇上大把的赌起来,钱用完了就叫保镖回去卖地。

除了赌还学会了抽大烟,这也是跟赌徒们学来的。一般人赌到半夜时分,精神便撑不住了,这时便有人将大烟枪送到嘴里,赌徒们一边抽大烟,一边照玩赌钱,最后算总账付钱。小员外也跟赌徒学,其他哥们也劝大哥吸几口,提提精神,一来二去便也抽起大烟来。这样至此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不用几年功夫,小员外把一份好端端的员外家业全败光了。钱输光了就卖地,地卖光了就没有了。随小员外一起吃喝嫖赌的兄弟们,眼见大哥手里没有钱了,便一个个都走散了。有的投靠了其他有钱的主,有的干起其他营生,这里只剩下大哥光杆司令一个。小员外没钱混不下去了,回到柳家窑,把房产也变卖了。焦氏无处居住,只得又搬回老祖宗创业时居住过的窑洞里,至此悔恨不已。

再说小员外拿上变卖房产的钱又回到小镇上,风光了几天。在一次赌场上连赢了几把,小员外心情激动下了一把大注,结果输掉了。小员外着了急,又下了一把大注,还是输掉,赌债交不上,其他赌徒便打发他,不要他再赌了。小员外这时赌眼红了,便拼命再要赌一把,其他赌徒劝也不听,打也不听,骂也不听,非要拼命再赌一把。庄家便问他没有本钱拿什么来赌,小员外便说,我拿命来赌,要是赢了,全部赌债一笔勾销;要是输了,这条命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话说至此,赌徒们只得让小员外再赌一把了。小员外看了大家,心里默念一定要成功,否则这命也没有了,话说这一把押下去又输了。至此小员外如放了气的皮球,全身趴在地上,啥话也不听,听凭赌徒们处理。庄家发了话,看在小员外这几年的份上,就饶你这一命,只是今后再不要来赌场了。否则,谁见着谁打。小员外给大家休辱一番,出了门,左思右想,已无生活的勇气,便来在大河边,跳水自尽了。

6、借牛车水

再说柳二员外名守孝,从小热爱劳动,养成了种地务农的习惯。自从弟兄分家另过,真正过上了员外生活。但是二员外一如既往和长工一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者的生活习惯,现在虽已六十开外的人了身体还很硬朗。数年来,家业虽无大的发展,却也守住了分给他的一份家产,在柳家窑还算得上首富,照样过着员外的优裕生活。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转眼间柳二员外已是七十岁的人了。大寿这天,柳家窑周围的乡绅都来祝寿,亲朋好友更不用说全来了,本村三十多户人家的男女老少全都来了,都来给柳员外磕头拜寿。柳员外德高望重,福大命大,为人着想,受到众乡亲们和亲友们的敬重,崇拜和称赞。那一天,他喜上眉梢,从早到晚不知受了多少头礼,听了多少甜言蜜语,心里真是乐滋滋的。老人家心里一高兴,多吃了点,又贪饮了两杯,他心里就激动起来了。

当亲友和乡亲们走后,他想安静休息,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到了晚上该睡觉了,可是一点睡意也没有,辗转反侧,思前想后,越发睡不着。想到当初老祖宗从山西大槐树下,发配到大西北的不幸遭遇和颠沛流离,艰难困苦的逃难生活;想到麻太太相夫教子、发家致富的不易和幸运;想到二世太公、三世太公继承父业,兴旺发达的快乐和得意;更想到兄弟们年轻时发家致富的远大理想,以及后来分家产,家业失落的痛楚。只有他保住了一份祖宗家业,不失为老祖宗看住了门,守住了产业,继承着柳员外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的美称。他越思越想越发难以入睡,一会得意,一会叹息,一会发笑,一会悲酸,感叹人生,感叹自己家族走过的路,长吁短叹,迟迟不能入睡。

直至午夜之后,他才打了个盹。刚一合眼,只见红脸大汉进门来,双手一揖,口称“员外,借你家的牛一用,去车水”。柳员外一惊,不觉醒来,竟是南柯一梦。他翻了个身睡去,又做了个同样的梦,如此者三次。他惊醒来,暗想奇怪了,哪里有这样的事。他再也不想睡了。

他便穿衣起来,点着油灯,装了一锅旱烟慢慢吸着,细想着梦中的情景,心里十分诧异,不觉走出屋来。他走到院子中心,抬头看见三星倒挂,正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他信步走到牛棚里,只隐约看见两头大黑牛站在那里,没有吃草,却在呼呼喘气。他忙着走到牛跟前,用手在牛背上一抹,只觉得牛背上热汗如水,他不由的喊道“哎呀!把我的牛累死了!”只此一声。两头牛同时卧倒下去。他一时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他脑子猛一清醒,就想把长工们喊来,但又一想,还是不要惊动人。

他出去想先把灯端来,仔细看过再说。于是他走出牛棚,来到正屋住房。端起灯刚要出门,只觉得地下有水。他不由的心里一惊,忙冲下细看,只见大方桌下有如胳膊粗的一股水,喷了出来。他一下惊呆了,不由得脸上吓出汗来,一霎时地面竟成了水滩。他顾不上端灯,忙跑出屋来,喊起家里所有的人,都赶快起来,大事不好了,一时全家上下,男女老少都穿衣起来,人声嘈杂,在混乱中主仆们忙着驱赶牲畜,搬出家什、粮食、衣物。

天亮了,柳家窑一片沸腾,乱成了一锅粥。全庄人都围着柳员外家庄园观看者,议论着这奇怪的水。柳员外家庄园一片水滩,人搬出来了,牲畜赶出来了,家什、衣服、粮食也都搬出来了,只是房子、墙被水泡倒了,庄园成了一片水窑。可惜柳员外一家,老老少少无处安身,他们只得又搬住在当年祖辈们住过的窑洞里。柳员外经此突变,内受惊吓,外感风寒,竟卧病不起,不过月余便撒手西去。

大家安埋了柳员外之后,长工们只留两人下地干活,其他仆人全部辞退,子孙们过上了清淡生活。不过柳员外家,毕竟是几代人的财主员外,家有底财,子孙们照样过着富裕的生活。只不过他们已过惯了奢侈生活,在旧窑洞里已住不惯,加上又不习惯下地干活,因此住了一段时间,子孙们便变卖了土地,到镇上过安稳生活去了。

光阴荏苒,又过了不知多少年。这一年天气大旱,冬不见雪,春不见雨。已是农历四月间,夏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从早晒到晚,晒得农夫们头上冒汗,心里发慌。他们在想,老天爷再不及时下雨,地里庄家不论麦苗,还是苞谷苗,啥都晒死了,人们怎么生活得下去。再坚持不下去,就又要逃难去了。想到逃难,真是可怕极了,他们有的人就是前几年从别处生活不下去,逃到这里的。一路上吃住无着,遇着好地方好人家还管一顿,遇不上那就只好饿一天了。晚上不是住在古庙里,就是人家杂草堆里,有时候连这样的去处都没有,那就只好打野外了。早上起来,满头都是冰霜,孩子们喊着肚子疼,大人们这个腿疼,那个腰疼,没有一个不叫喊疼的。

正当柳家窑农民们着急时,其他地方的农民也为干旱着急,于是十八方乡老约定,十八方村民抬着龙王爷进山求雨。这一天来到柳家窑,龙王爷指定要在当年柳员外家的庄园里掏水求雨。于是柳家窑的农民们拿起锄头,铁锨在水窑里掏了个泉,一会泉里就喷出一股胳膊粗的水来,真是十分清凉甘甜的水啊,于是用宝瓶装了两瓶泉水,借献在龙王爷的神轿前。柳家窑的村民还借献了自家生产的豆角、瓜菜,以及野菜果蔬。当天晚上龙王爷大显威灵,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庄稼得救了,农民们得救了。雨还在下着,人们喜笑颜开,不用再担心去逃荒要饭,人们终于盼来了及时雨,人们终于盼来了好生活。

猜你喜欢

大泉金凤员外
绿满大泉山
县官对“员外”忌惮为哪般?
北山红柳大泉地区侵入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大泉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甜蜜合伙人
秋夜寄邱员外
“田园都市”山水美 “五彩金凤”展翅飞
段员外选媳
大泉林场老果园更新改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