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以阅读课 Oliver Asks For More 为例
2018-04-01张晶晶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300051
张晶晶(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 300051)
一、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 21 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对人才培养的时代呼唤,公民核心素养的构建已成为各个国家争占人才战略制高点的基础工程(周大明 2016)。2014 年 3 月,教育部确立了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中的突出地位,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改变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裴昌根、宋乃庆 2016)。这一文件的颁布将核心素养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新方向。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英语这一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了英语这门外语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程晓堂 2016)。核心素养被认为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林崇德 2016)。围绕“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英语学科将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程晓堂、赵思齐 2016)。其内涵分别是: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就其关系而言,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表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而英语阅读课则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如何利用阅读课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呢?下面笔者以本节文学阅读课为例将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总结如下。
二、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阅读培养策略
外研社高中《英语》选修七第三模块中《雾都孤儿》(Oliver Twist)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批判现实小说的代表作。本模块节选的课文Oliver Asks For More讲述了孤儿奥利弗在济贫院遭受到贫困和饥饿的折磨,被迫向管理者乞求更多的食物最终受到惩罚的故事。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以课文Oliver Asks For More(《雾都孤儿》节选)的阅读教学为例,分析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英语教师应在文学阅读课的教学中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构建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运用思维导图,发展语言能力
在课文导入后的课文预测环节,通过呈现Oliver和the warden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联想词汇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同时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帮助学生把词义层层串联起来并解释清楚,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做好阅读前的词汇准备,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一边采用英语释义引出并解释单词,帮助学生自然串联词意高效掌握词汇等语言知识,扫清词汇障碍,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中的人物角色和人物关系,为后面的阅读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搭建展示平台,锻炼思维品质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课中,将文学作品的内容通过戏剧化的方式演绎出来也是深入理解作品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生合作表演之前,提前的情节梳理和角色的总结必不可少,所以可以按照文章情节的发展把节选文章中出现的人物角色和大致情节再串一遍。除此之外,学生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语境添加适当的语言信息,使表演更加的形象生动。实践证明,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适当添加符合语境的台词和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锻炼思维品质。
(三)设置深入问题,培养文化品格
文学作品赏析过后学生要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就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深入思考。在问题的设置上,笔者摒弃了那些学生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而将注意力转向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上。学生需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才能得出答案。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对比自身与文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差异,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美好生活的感恩,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发愤图强,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文化品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组织小组讨论,提升学习能力
阅读课的结尾需要引导学生从戏里走到戏外,进入阅读的最高境界——对文学作品从宏观角度进行赏析。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分小组讨论作者的写作意图,各抒己见,发表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同时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也使学生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钟志贤(2004)认为:“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整堂课笔者将“Think”贯穿始终,侧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张春良(2016)认为,英语教学的深层目标应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激活、情感的培养和心智的启发,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事实和知识,并激发其思维,培养其情感,启迪其思考。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即文化品格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深刻理解阅读文本、挖掘作品深层次主题,并提供开放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小结
核心素养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英语学科对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学阅读课这一重要平台,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构建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 21 世纪当之无愧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