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理念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8-04-01贾振华大庆技师学院黑龙江大庆163255
贾振华(大庆技师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255)
新时期背景下,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展开深入的分析,不断拓展新型教育管理路径,适当地创新工作方法,保证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明显提高。近年来,在社会快速发展与中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学生管理领域明显拓展,其内涵也更为丰富。若始终沿用刚性管理方法将难以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所以柔性管理模式被应用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職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柔性管理理念概述
近年来,中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理论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工作的实践创新,而在引入柔性管理思想以后,学生管理工作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柔性管理工作将人与人的精神当做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对文化因素的灵活运用与创新运用,落实了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目标。而柔性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则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所谓的刚性管理,具体指的就是借助制度与职权,在监督强制手段以及约束手段等辅助作用下实现管理目标。但是柔性管理则将文化与情感当做重要基础,所采取的管理方法集中表现在引导、尊重与激励等方面。
在柔性管理中,自主管理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路径,与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其中,柔性管理自主性特征明显,以人的信任感作为重要基础实施。所以,中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在班级与集体当中的主体性地位,对学生自尊心给予尊重。与此同时,赋予学生自主制定职业规划的权利,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结合个人兴趣与爱好,落实自我管理,将个人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二、柔性管理理念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培养以生为本理念。柔性管理属于人性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中职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与培养,以实现隐性育人的目标。由此可见,作为管理主体应正确认知柔性管理工作的内涵与重要作用。其中,应积极培养以生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人格必要的尊重,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予以理解,更强调学生参与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加以激励与提醒,使其自身的信心能够不断增强,将管理工作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彰显出来,确保学生能够对各项教育工作实施策略进行主动地思考。与此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监督等,进而将学生的自我激励与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有效创新。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为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有效强化学生工作实效性,就必须积极构建时代特征明显的学生工作模式,将柔性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对柔性管理思路加以运用。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对管理策略加以适当调整,实现教育方式的有效转变,增强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此同时,应科学制定柔性的规范。只有柔性管理理念应用具备特定规范,才能够使学生个性得以发挥,对学生创新的精神进行培养。这样一来,中职院校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共同价值观念的时代精神。通过这一时代精神的运用,与学生情操、理想以及作风等相互融合。在此基础上,应制定柔性目标,不仅要具备可以适应多种情况的能力,同样也要形成能够应对负面影响的能力。
3.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属于院校独具特色的氛围,也是学校内部全体成员行为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校园文化的理想性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能够有效地强化学校的持久力以及凝聚力,使得学校行为更具合理性特征,进一步促进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柔性化管理给予大力支持。只有大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认同程度不断提高,其个体能力的发挥效果才会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需对学生加以引导并统一认知院校发展的前景与方向,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内化成个人行为。
4.管理评价机制的全面优化。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管理评价体系的全面优化对管理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实施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对传统评价优秀学生的标准模式予以摒弃,积极构建满足柔性管理需求的动态性与多元性评价机制。其中,站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将他人评价的方式转变成学生自主评价的模式,或者将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互结合。而站在评价对象方面,应积极转变“唯智育”的评价模式,而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更强调认知态度与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评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柔性管理理念应用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能够使学生工作管理者的应变能力得到培养,不断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而言,其思想和精神文明意识显著提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需注意的是,柔性管理理念的应用要求具备明确目标与规范,不应过于盲目,在有效融合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基础上,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柔性管理作用充分彰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