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戏剧疗法:运用指引与反思

2018-04-01刘斌志罗秋宇

社会工作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戏剧对象

刘斌志 罗秋宇

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工作在构建自身理论和技术体系的过程中,都尝试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从社会学到心理学,从人类学到民族学,从政治学到管理学。而今,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也逐渐成为社会工作新思维的来源,带给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无穷的创意(李迎生,2008)。我国戏剧艺术源远流长,老少皆喜;以戏为药,古今皆有。在我国古代,戏和娱乐同一渊源,最早的戏台就叫“乐亭”。戏台和戏剧带给广大民众文化的洗礼、精神的熏陶、礼乐的教化、社会的整合以及心理的愉悦。明代画家陈洪绶说:“是百道学先生之训世,不若一优伶之力也”,意思就是说一百名先生说教,还不如一个演员的感染力大。而汤显祖则认为好的戏剧能使“瞽者欲观,聋者欲听,哑者欲叹,跛者欲起”,将戏剧的作用夸大到起死回生的功能了(郝薇莉,2015)。安徽黄梅戏蜚声中外,但据说还有一种泗州戏感染力极强,具有拉人魂魄的魅力,又名“拉魂腔”。可见,戏剧对人心理和精神的感染、引导和净化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在西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在其著作《诗学》中分析了戏剧对于心理和情绪的治疗作用,认为悲剧通过剧情节奏、剧场音调、事件发展和演员言行,让观看者对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产生怜悯、共情和恐惧,从而实现宣泄情感、净化心灵的效果。20世纪30年代,英国现代戏剧教育学家史莱德(Peter.Slade)最早尝试用儿童戏剧表演来辅导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并得到很好的效果。二战后归来的士兵心理康复也运用了戏剧疗法,并得到进一步的社会运用和推广。直至20世纪70年代,戏剧疗法最终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周显宝、赵倩,2013)。作为一门科学专业,戏剧疗法自引进中国之始,专家学者就敏锐觉察到其在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改善身心残障状况,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虽然戏剧疗法目前主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运用于心理学领域,但同样也适用于助人专业之一的社会工作学。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戏剧疗法运用于社会工作的时代特征、可行模式、程序指引、核心能力以及适用性,不仅符合社会工作人性化发展的需要,更符合社会工作多样性实践的需要。

一、戏剧疗法的时代特征及其研究运用

(一)戏剧疗法与社会工作

戏剧疗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戏剧来实现治疗的目的。这里的戏剧应该是一种手段、技术、方法、形式和过程,并在逐渐的探索和规范过程中发展成为一种专业和科学。作为艺术的一个种类和形式,戏剧在古今中外有不同的形式,其形态也千变万化。因此,戏剧疗法的定义也呈现出多样性、艺术性和灵活性,但根本就在于通过戏剧来实现治疗的目的。

美国戏剧治疗协会将戏剧疗法定义为“系统而有目的地使用戏剧和电影的方法,实现生理整合及个体成长”,本质上是一种有完整结构的戏剧与剧场艺术的治疗程序(刘慧兰、缪绍疆、童俊,2005)。英国戏剧治疗协会认为戏剧疗法是用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交往,减缓心理问题、精神疾病或其他身心障碍的方法,它可以促进个人或团体以口语与身体沟通的创造性架构来了解自身,并作象征性表达(延平,2012),二者都揭示了戏剧疗法的戏剧形式、治疗对象和治疗效果。可见,戏剧治疗师有时就像导演,服务对象有时就像演员,而戏剧和电影则是戏剧疗法的载体,治愈个人、群体和社会所呈现的心理疾病是戏剧疗法的目的。顾名思义,戏剧疗法就是一种使用戏剧表演开展治疗的方法,即通过戏剧与治疗的结合,以戏剧为手段、工具和媒介进行治疗介入,最终实现被治疗者情况好转乃至康复和自我发展的一种治疗手段(谭祖雪、吴金斌,2017)。

基于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戏剧疗法在助人服务过程中体现出其广谱适用性。从微观层面看,戏剧疗法的角色扮演技术启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戏剧协助服务对象暂时置身他人的社会位置,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其自我意识水平和移情能力,并由此转变行为方式,培养新的社会技能(周显宝、于小茵,2014)。从中观层面看,戏剧疗法的团体动力学启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剧的方式来促进服务对象之间的影响力、凝聚力、生产力、领导力以及结构优化,实现群体性服务的目标(胡珺,2013)。从宏观层面看,戏剧理论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大型剧场,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服务对象在社会互动中演练自己的角色,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目的(朱述超,2013)。可见,戏剧疗法运用于社会工作服务,不仅具有理论的相通性,更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

(二)戏剧疗法的主要特征

首先,戏剧疗法具有艺术性。罗曼罗兰曾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作为一种创新型疗法,戏剧疗法不仅具有情感揭示、意识唤醒、促进成长等方面的意义,更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戏剧疗法是戏剧性的。戏剧治疗师和服务对象以戏剧作为治疗形式、反思方式和互信手段。其二,戏剧疗法是灵活的。戏剧疗法的剧本、对象、手段是不固定的,戏剧疗法的方法、技巧、呈现方式是多变的,它的灵活性也要求戏剧治疗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理解力和机智的反应力。其三,戏剧疗法具有创新性。戏剧疗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疗法,它是心理疗法领域的一次革新,打破了传统的治疗形式,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时候戏剧治疗师和服务对象会现场创作,选择采用即兴戏剧的方式进行治疗。

其次,戏剧疗法具有表达性。表达性心理治疗通过生活过程及其表达而起作用,且大多属于非言语心理治疗(翟书涛,1995)。而作为表达性心理治疗的一种,戏剧疗法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娱乐性。我国清初的戏剧家李渔特别强调戏剧的娱乐功能,并认为戏剧的这种娱乐功能体现在作者本人的自娱——“舒郁”、“解监”,以及娱人——为观众(读者)“消愁”、增添快乐和享受两方面(胡明宝,1990)。在戏剧疗法的实践运用中同样如此,服务对象既能在治疗过程中自娱,也能娱人。二是启发性。服务对象通过角色扮演或在团体中观看他人表演重新思考生命、生活以及人生,让治疗效果内化于心。三是愉悦性。戏剧疗法比之于传统的谈话治疗的一大优势则是它绕开了服务对象的心理防御机制而不会让服务对象觉得紧张和被动(Chesner,A,1994),而是以隐喻的治疗方式给予服务对象信任感、安全感、愉悦感。

再次,戏剧疗法具有互动性。戏剧本来就是集体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戏剧疗法本质上也是一种集体性治疗活动,治疗师和服务对象在共同活动中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多洛丝·兰格丽,2016),彼此的互动与分享是戏剧疗法发挥功效的重要环节。戏剧疗法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发性。莫雷诺认为自发性的含义之一即是“对旧环境作出新的反应或者对新环境作出足够的反应”。在这个定义中,足够的反应是指“带有能力和技巧”并合乎环境的反应。自发性和焦虑是相反的(保罗·威尔金斯,2016)。在治疗过程中,服务对象的自发性影响互动性。二是主动性。服务对象在治疗过程中主动参与、扮演、讨论,在治疗结束后主动反思、分享、总结感受。三是参与性。移情、互动与见证是戏剧疗法的三个核心过程,它们主要指让服务对象在与角色相融以及治疗过程中以移情、互动、见证等方式参与治疗。

最后,戏剧疗法具有整合性。所谓戏剧整合,是指中国戏剧的戏曲和话剧这两种样式,从美学思想、戏剧观念到艺术手法、舞台语汇的整体性融汇,它融合了动作和语言、现实和虚构、过去和现在、实现和情感,距离过近和距离过远(廖全京,2016)。而戏剧疗法整合是指戏剧疗法的作用方式、原理、功效的联合交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宣泄情绪。在戏剧活动中,参与者可借助角色扮演,释放出平时无法释放的情绪,像愤怒、悲伤、恐惧等,可以大喊大叫、大哭大笑,完全放松自我,没有顾忌地去表演,从而有益于情绪的舒缓,帮助参与者找回心理上的平衡(姜璐璐,2017)。二是相互理解。戏剧治疗提供的理解和支持氛围促进了成员在集体中探索自己问题的意愿,并让参与者得到归属感和凝聚感并从中学习如何表达亲密,如何照料别人,如何有吸引力等(Barba,E.and Savarese,N,1991)。三是会心。会心是指有能力去跟别人心灵相遇,能够在此时此刻尽可能地觉察彼此,并在内心跟别人交换角色。会心是两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双方都能感觉到自己进入对方真实内在的方式,并通过对方的目光——恰如通过自己的目光一般——观察自我(邓旭阳、桑志芹等,2009)。

(三)戏剧疗法的研究与运用

戏剧疗法的发展与戏剧本身的演变息息相关,只有在理解戏剧本身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认识戏剧疗法,戏剧疗法的原理都包含在戏剧的基本框架中,包括游戏、身体活动、仪式、表演、隐喻、距离保持、情感宣泄、小组参与、演员及观众和自我探索。古代祭祀活动可以看作是戏剧作为一种疗法运用的肇始。在戏剧疗法形成过程中,俄国戏剧导演尼克科拉·叶夫列伊洛夫(Nikolai Evreinov)、弗拉基米尔·利金(Vladimir Iljne)和奥地利精神医师莫雷诺(Jacob Levi Moreno)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又经过巴西剧场导演奥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等人的不断努力,直到20世纪30年代彼得·斯雷德(Peter Slade)首次在英国使用戏剧疗法(Davies,M.H,1987),标志着戏剧治疗的正式形成。此后,戏剧疗法于20世纪40、5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荷兰社会工作界将游戏疗法和戏剧整合于社会工作教育探索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71年美国纽约城的海龟湾音乐学校开设了戏剧疗法方面的课程;1976年英国成立戏剧疗法治疗师协会(Langley,D,2006);1978年阿纳姆-内梅亨大学开设了一门专门研究戏剧疗法的艺术治疗课程;1979年美国戏剧疗法国家协会成立,并开发了系统的戏剧疗法课程(蔡淑晖,2016)。至此,戏剧疗法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并得到不同学科的重视。

在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的进程中,戏剧疗法逐渐形成了几个核心的理论:一是以灵性世界观为中心。就如日本萨满师穿着传统服饰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祈祷风调雨顺,以减轻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一样。戏剧疗法也需要参与者对戏剧仪式的一种心理崇敬和神秘感,由此带来内心的感动与体验。二是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荣格、奥托·兰克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戏剧在影响心理机制中的作用并投身过戏剧治疗的实践,用科学的框架解释了戏剧在个体内在精神世界中的意义。三是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治疗模式又称为完形治疗模式,由弗里兹·佩尔斯创立,他十分重视对身体的觉察、身体接触与个体在此时此刻的体验。心理剧关注个体“此时此刻”感受,强调“不要说,给我们看”正是对格式塔治疗模式的一种表达性演绎。四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的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面对行为主义的自然科学模式和精神分析的还原论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建立者倡导人文科学的价值观,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叶浩生,2008)。戏剧治疗也强调关注个人发展、挖掘个人潜力、尊重个人价值。纽约大学戏剧治疗系主任罗伯特·兰迪(2012)从理论上分析了戏剧疗法的人本主义价值基础,并分析了戏剧疗法如何在其发展历史中整合了萨满治疗实践、精神分析以及各种人本主义心理的传统。

在戏剧疗法的引介和实践中,我国台湾地区先行一步。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教授张晓华在学习兰迪戏剧治疗理论后于1996年在台湾艺术大学首开了四学分的“戏剧治疗”课程。随后,戏剧疗法主要应用于特殊教育、精神康复等领域。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戏剧治疗主要用于对聋哑儿童、情绪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发展迟缓儿童等心理问题的干预;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戏剧治疗主要针对强迫症、精神分裂、物质滥用等提供多样性的辅助治疗。此外,戏剧治疗还被应用于犯罪人员的心理矫正、肢体障碍者的心理辅助以及退伍军人心理创伤的医治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李晓辉、张大均,2012)。

2000年以后,大陆地区才逐渐开始戏剧疗法的研究,尤其以运用性研究为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戏剧疗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运用研究。马田(2012)通过观察心理剧在促进抑郁症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患者各方面症状的变化,分析了心理剧运用于初中生抑郁心理问题治疗的依据、意义、优势,并从理论上总结了戏剧疗法运用的局限及其注意事项。王立皓(2016)通过系统的文献归纳和理论分析,梳理了戏剧疗法运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中的理论基础、技术、步骤、实践与疗效,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进一步运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二是戏剧疗法在精神疾病领域的运用研究。屈英、李育芳等(2000)通过对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前后测对比组实验进行干预研究,发现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戏剧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减缓记忆衰退、改善人际关系以及提升适应能力均有显著疗效。三是戏剧疗法在儿童保健领域的运用研究。于桂翠(2012)分析了戏剧疗法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系统性、综合性和立体性影响和效果,并建议加强戏剧治疗的运用研究。潘佩佩(2015)的研究也同样印证了戏剧疗法对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四是戏剧疗法在青少年保健领域的运用研究。郑悦、于晔、郭蕾(2017)考察了戏剧疗法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中的协助者以及护士的角色,并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了戏剧疗法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发展戏剧疗法的策略。五是戏剧疗法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运用研究。于玲艳、田湘文(2013)探讨了戏剧疗法运用于提升员工工作绩效的理论、方法及其具体措施,论证了其运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余玲艳、田湘文,2013)。六是戏剧疗法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运用研究。刘睿(2013)探讨了戏剧疗法运用于社会工作服务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技术和策略。沈圣杰、于晔、张瑜雪等(2017)通过比照戏剧疗法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诸多共同性,论证了戏剧治疗在中国社会工作情境中开展应用研究的基本概念与主要方法。所有这些研究都为戏剧疗法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理论研究积累和实务领域拓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与国外戏剧疗法的研究和应用相比,我国在戏剧疗法的理论基础剖析、运用模式分析、指引流程规范、核心技术分析和实证干预研究方面还十分欠缺,需要开展更为深入的探索。

二、社会工作实践中戏剧疗法的应用模式

戏剧疗法是心理学领域的创造性疗法,将它运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考虑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周期与社会功能;另一方面更要特别关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模式及其过程的氛围(卫小将,2014)。戏剧疗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运用模式,与其在心理学中的运用模式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首先,二者都是借助戏剧的巧妙诱导让服务对象披露自我、镜观他人、审视内心以及融入生活;其次,二者的服务目的、对象性质、运用原理、作用机制基本一致;最后,戏剧疗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更关注互动、氛围以及社会支持系统,更强调服务对象之间的影响性、联动性和社会性。基于服务过程及其实践逻辑,社会工作中的戏剧疗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一)双人剧模式

双人剧在这里指社会工作者为单个服务对象服务,具体指一个社会工作者引导一个服务对象按照剧本或者即兴进行场景设定、角色扮演、角色互换以及在此过程中释放情绪、获得领悟以及拓展视野。在双人剧模式中,有时社会工作者为了挖掘服务对象忽略或者隐藏的情绪也会参与到表演中来。这种模式非常适合运用到个案社会工作中:一是有相似的目标。戏剧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虽然个案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和治疗各有不同的服务领域,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都有不同的专门知识和训练,但是,二者助人的目的基本是没有差异的,它们各自从不同的途径去帮助人,促使个人发挥更好的社会功能(童敏,2000)。二是服务对象范围与性质相似。双人剧模式通过一个社会工作者引导一个服务对象,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个案社会工作同样是“一对一”的形式,只是它所面对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群体。此外,双人剧模式的服务对象包含于个案工作中,它们的服务对象很多都在遭受疾病、危机折磨,对未来感到迷茫以及对自己感到失望。三是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个案工作要求社会工作者真诚,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的潜能,遵循保密、自决原则等,双人剧模式同样如此。双人剧模式的实施,首先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合作的专业关系。此时,要协助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有较好的情感认同、对治疗环境有安全感受、对治疗情境有委身的投入。这种专业关系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优势以及努力,并合作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其次,要综合运用叙事技巧,倾听服务对象内心的压抑、悲伤、抑郁、痛苦、焦虑抑或无奈,并将其转换为戏剧中的角色和剧本;再次,正式进行戏剧治疗,即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服务对象现状确定适当的戏剧治疗方案、治疗进程、治疗内容;最后是进行审视与评估,即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审视整个治疗过程,分享、分析并反思角色扮演,最终评估和巩固治疗效果。

(二)团体剧模式

团体剧模式又称为心理剧模式,是一种运用表演技巧的团体心理疗法形式,由奥地利心理医师贾可伯·莫雷诺(Jacob Leevy Moreno)所创。它不是让团体成员坐在椅子上围成一圈来探讨生活和面临的问题,而是通过团体成员作为主演来扮演剧本角色演绎自己和他人现实的人生、期待的人生及其中的感受。这个过程丰富、活泼、有趣,并能使一个人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开放自我而有能力去设计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理解领悟与情绪释放,从而拓展个体视野,以及增加应对变化的能力(李帮琼,2007)。心理剧模式非常注重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支持、分享与反馈、自察与内省,强调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成长,并认为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才是戏剧治疗达成效果的关键要素。小组社会工作与心理剧治疗模式既存在联系又有所区别,主要包括:其一,强调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二者发挥作用都要依靠小组或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了解、支持、互动、同感、回馈,只是心理剧以表演为载体更加注重场景道具和表演技巧的发挥,而小组社会工作则是通过组员间表达看法与感受或参与的活动为载体。其二,活动方式与阶段相似。一个完整的心理剧治疗过程与小组社会工作过程一样,都包括热身、游戏、分享等环节。例如心理剧中有暖身活动,而社会工作小组中有破冰游戏,二者含义、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引出主题或者渲染气氛,只是戏剧疗法更加注重表演性和艺术性。其三,二者都具有自发性和创造性。莫雷诺认为自发性和创造性是人类的固有属性,而自发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因此,心理剧模式比小组社会工作更为重视服务对象的主动参与、自我审察及积极回应,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戏剧治疗过程中多样性表演方式的挖掘,更有利于治疗成效的巩固和最大化。

借鉴莫雷诺对心理剧的分析,社会工作中运用心理剧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三阶段疗程:一是热身(warm-up),即是在设立互动的基本规则以后,让团体成员进行一些有组织的肢体和心理活动,比如解说、故事、表情、预热、试演和肢体活动,促进其大脑、身体和声音都先“热”起来,通过场景设定促使组员进入到适宜的戏剧性环境与气氛里。二是表演(actor),即是由社会工作者引导扮演主角的组员表达治疗事件的内容、场景以及理解,并邀请其他成员辅助进行表演以更充分地说明治疗事件的因果、情感和走向。表演的主要目的是让扮演主角的组员充分地表现其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思绪,体会他人所处的情景和感受,并探索多样性的问题解决之道,社会工作者具体运用的策略包括组员的独白、组员间的替身、辅助组员的旁白、镜子反映技巧等。三是完结(closure),即是社会工作者引导全体参演组员就表演过程中的每一个角色、动作、眼神、语言背后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通过情绪的回味、净化和升华来实现认知的重整,通过剧目的完结来结束疗程(张晓华,2001)。

(三)社区剧场模式

伯利(Gertrude Burley)在其所著的《社区剧场:观念与成就》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到:“社区剧场是戏剧艺术的前哨战,以克服公众的冷漠,并获得或者恢复民众对于剧场应有的注视”,并指出:“社区剧场在本质上具有其‘在地性’,并根源于一种业余或是自愿的精神”(Gertrude S&Burley,1975)。因此,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社区剧场模式可以看成是在社区里面进行戏剧表演,并由此达成启发社区意识、教育社区居民、提升社区参与、促进社区团结,并最终解决社区问题的一种方法、过程和技术。该模式表演的地点必须是社区,表演者可以是社区居民或专业演员,表演目的是为了确定社区需要、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素质、培养社区领袖、弘扬社区文化以及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等。在我国台湾地区所开展的社区营造运动较多地使用了社区剧场模式来进行社区居民的发动、社区议题的聚焦以及社区议程的推动(曾旭正,2014)。

在具体实务过程中,社区剧场可以分别结合社区工作的三种模式进行运用:首先,从地区发展模式出发,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部分居民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将社区问题呈现给全体居民乃至全社会,通过社区居民的观看和讨论形成公共空间、共同协商和集体决策。其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促成者、协调者和支持者角色,而社区剧目的创作、组织、实施和导演等角色都可由社区领袖来担任,让居民在社区戏剧演绎过程中凝聚社区意识、解决社区问题。其次,从社区计划模式出发,社会工作者需要评估社区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将这些问题创作成为一个完整的剧本并在剧本中展现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让社区居民通过戏剧欣赏后的反应选择最优方案。其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创作者、策划者、决策者以及倡导者。最后,从社区行动模式来看,社区剧场模式主要是通过大型戏剧方式揭示、反映和探索全体社区居民关心的重大议题,包括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社会方面的问题(刘欣怡,2013)。此时,社会工作者将社区居民们对现状的不满、对群体利益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制度的诉求全部倾注到戏剧剧本和表演过程中,让人们通过社区戏剧演绎来关注并促使弱势群体改变自己的处境。其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倡导者和行动者。

三、社会工作实践中戏剧疗法的程序指引

蕾妮·伊姆娜(2006)认为戏剧疗法的运用与实施应该有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戏剧性游戏、情景演出、角色扮演、演出高峰和戏剧性仪式。这五个阶段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论述的,但基于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程序以及戏剧疗法的研究基础,戏剧疗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主要包括暖身、聚焦、角色扮演、闭幕、去除角色和戏剧性仪式六个阶段。

(一)暖身

暖身是戏剧疗法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技巧。暖身阶段包括一些演出前所必需的准备活动,包括社会工作者的准备、建立服务对象的信任感和凝聚力、确立戏剧演绎的主题、主角筛选以及帮助主角尽快投入到演出中等。帮助服务对象准备后续的治疗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服务对象积极建立个人目标、培养出对其他辅助者的信任并产生安全感(邓旭阳、桑志芹等,2009)。这在个案工作中,就相当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一对一的信任合作的专业关系,增强彼此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在小组工作中,就相当于破冰环节,以此引出小组主题与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社区工作中,就相当于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获得认可并发动社区居民。在竞技体育中暖身可以帮助运动员接收轻微的刺激、减少关节的摩擦和唤醒休眠的身体,而在戏剧疗法中暖身则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建立信任感、加强情感交流和保证后续治疗顺利进行。

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暖身是整个暖身环节的关键和前提。在决定对服务对象使用戏剧疗法之后,社会工作者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暖身准备:一是查看资料。对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身心状况、主要问题、内在个性、行为特征及其曾经接受过的服务进行预先了解,这主要通过阅读有关服务对象的已有资料来实现。二是决定是否接案。需要思考服务对象是否适合运用戏剧疗法,可以使用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并决定是否进行相关的戏剧治疗;三是交流沟通。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同感、真诚、热情、具体、专注、鼓励、澄清、总结、自我披露等人际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以此来缩小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剧治疗模式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关注到团体中的每一位成员的需要和问题。四是进行设想,包括对服务对象的反应、治疗效果、表演过程等进行提前的剧本设计和角色素描。只有在暖身阶段社会工作者对此心中有数,才能在正式治疗时做到胸有成竹、把控全场、正确引导以及保证疗效(巢惠珍,2011)。

暖身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促成服务对象的暖身。一方面要让服务对象消除压抑、固着、否认、移置、阴影等方面的心理防御机制,勇于自我探索、敢于表露真我并期待获得领悟,营造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投入感;另一方面,需要在心理剧或社区剧场模式中帮助团体成员建立安全感、信任度和凝聚力。服务对象的暖身技术包括:一是订立契约。为了快速消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无措、迷茫,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要签订一份契约,契约内容包括保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遵守规则等内容,这是服务对象信任和安全感的关键一环。二是空椅子技术。空椅子技术是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使来访者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此技术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一方(譬如一个内心的“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另一方(譬如一个内心的“失败者”),而让来访者所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以逐步达到自我的整合或者自我与环境的整合(刘鹏志,2005)。三是破冰游戏。破冰又称融冰,即打破人际交往间的怀疑与猜忌,就像打破严冬厚厚的冰层。破冰游戏常作为“热身活动”用在团队建立之初,使人们变得乐于交往和相互学习,以帮助人们打破隔膜、更好地融入团队(罗伯特·斯莱文,2004)。使用破冰游戏可以让服务对象消除隔阂、加强联系以及渲染气氛。四是魔幻商店。即一种用于暖身、澄清目标和审视个人品质或价值观选择的有效方法(罗伯特·兰迪,1998)。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剧或社区治疗模式中让服务对象在舞台上有一个小商店,扮演店主的可以是受到训练的辅助角色、一个团体成员甚至是社会工作者,团体被告知在商店的架子上可以找到任何美好的特质,任何想买的人都可以进店里,最终会有一个自愿者成为顾客——主角。五是音乐暖身。戏剧疗法中的音乐暖身指的是通过“即兴音乐演奏”或聆听背景音乐,帮助服务对象放松身心、倾听内心、理解彼此、体验感受并增进安全感。此外,舞蹈、绘画、诗文、化妆、讲故事等方式也可用作暖身技巧(Hill C.,2005)。

(二)聚焦

物理学中聚焦的含义是使光线和光束等集中到一点,焦点指辐射线汇聚或由此发散的一点。借用于此,戏剧中的聚焦则往往会通过聚光灯实现聚焦,追光灯则用来实现动态的聚光。戏剧治疗中的聚焦则是指将戏剧本身中的角色、行为、感受、意义、方向以及精力集中于一个主要关注点,一般来说也可以称之为戏剧主角的行为和感受。同样,戏剧疗法中也存在主角的变换,因此也可以允许聚焦的动态化。聚焦作为戏剧疗法的第二个阶段,一方面是因为经过暖身活动后服务对象情绪平和、身心轻松以及充满好奇心,这对集中注意力十分有利;另一方面,聚焦活动后服务对象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个阶段角色扮演活动中来,这相当于服务对象从心理上正式准备接受戏剧治疗。在戏剧治疗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服务对象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Landy,R,1996):一是聚焦于主角。通过前面的暖身活动,社会工作者已经初步掌握服务对象的个性特征、问题表征和内在感受,服务对象之间也初步建立了联系。此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志愿原则从服务对象中选出一名主角,让主角与社会工作者或其他服务对象就自己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引导其他组员作为辅助者配合主角的表演进程。二是聚焦于剧本。如果在即兴戏剧中,此时应聚焦于创作,即发挥服务对象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将注意力放在现场表演和情感投入上。而在正式戏剧治疗中,社会工作者会根据主角的特征、意愿和需求选择恰当的剧本,并与之一起讨论或修改以让剧本更好地表达主角的看法和感受。三是聚焦于剧目。一个戏剧疗法的剧本可能会有不同的剧目来表达服务对象不同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问题诉求和行动策略。社会工作者需要围绕治疗的目的和策略,将服务对象表演的重心放到不同的剧目中,以使问题得以更好地呈现和解决。四是聚焦于问题。戏剧治疗最后都要回到对问题本身的思考与解决上,社会工作者要引导服务对象去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和面对自我,发现自身的问题是自我觉察的关键。在心理剧或社区剧场模式中,则要发挥团体成员之间的联系与支持、信任与关怀,通过聚焦活动、戏剧化的投射、移情的作用来重新审视自我。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这一概念较早出现于符号互动论大师乔治·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米德把人们通过辨认交往符号和角色而预知对方反应的能力称为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宫承波、齐立稳,2008)。戏剧疗法中的角色扮演是治疗的主要环节和活动内容,它的目的除了要让服务对象具有行为层面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还要协助服务对象从内心层面去感知他人角色背后的情绪、心理和精神,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释放情绪、纾解压力、改善认知、升华思维和改变行为。因此,角色扮演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更不是天生使然的本性,而需要渐进的过程和敏感地体悟。具体来说,角色扮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选择主角。主角是戏剧治疗过程中的焦点人物和主要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从服务对象中选出一个主要人物来表演自己的生活故事或设定的剧本和情节。主角的选择是社会工作者与有需要的服务对象共同商讨的结果。二是挑选和训练辅角。辅角是为了配合主角表达情绪并促进剧目转化和剧情深入得以顺利进行的团体成员,辅角的表演方式由主角决定。很多时候,为了实现治疗可能的开放性,社会工作者会让主角把空椅子当成辅角。三是设景。即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或物构造的表演场景和情境。设立的表演环境和情境的物理或心理安全度会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披露度,环境和情境与表演者心境以及问题展现相匹配能更好地促进服务对象的投入、表达和升华。可见,设景对于提升戏剧疗法的效果十分重要,否则服务对象将很难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四是主角独白。即戏剧主角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心声。作为主角身体、心灵、精神和灵魂的告白,主角独白所展示的信息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主角从团体成员那里获得更好的理解与支持,更有利于社会工作者针对性地引导主角深入地认识自己。五是替身,也叫替身技术,即是指社会工作者安排另一名治疗团体的成员作为主角的替换,并按照主角的要求摆成主角的姿势,为主角代言。替身有永久性替身和自发性替身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可能在整场表演中都要陪伴在主角身边,按照需要随时进行表演;后者则来自于观众,在社会工作者和主角的同意下,暂时进入场景,用主角的口吻说话,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主角无法表达出来的东西(Jacques J.F,2006)。替身的表演可以让主角从自己的表演中暂时抽离出来,并有机会从另一个视角去反观自己行为、审视自己内心、改变自我认知。六是角色互换,即是指治疗中主角与辅角的角色调换,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换位思考,它可以让服务对象去理解以前不能原谅的人,不能认同的做法,从而获得释怀。

(四)闭幕

这里的闭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物理层面的结束,即戏剧表演活动的结束,整个剧目表演过程已经完满呈现;另一方面是指心理层面的结束,即服务对象走出阴影、释怀过去、充满希望。当然,戏剧疗法的闭幕与戏剧的闭幕还是稍微有些不同。戏剧闭幕意味着整个表演的结束,不会再有后续动作或行为,也就是日常意义上的剧终;而戏剧疗法的闭幕只是意味着治疗过程中前半段剧目表演的完成,它还会有后续的心理探索、反思、治疗和升华的环节。

在戏剧疗法的闭幕环节,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或技术:一是鼓励和赞扬。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勇敢主动表现自己、自我披露和自我探索后应给予积极反馈,一般是赞许其作出的改变,并鼓励其进一步的前行。二是运用雕塑技术。它指治疗团体成员根据主角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姿势、表情和手势等,并像雕塑一样保持静止不动。雕塑技术是社会网络图的行动表达,让主角以客观具象化的画面看到自己的外在感官和内在心理盲点,从而引发其感觉冲击、直觉再现和情绪升华(Sarbin,T.and Allen,V,1968)。三是运用镜观技术。心理剧中的镜观技术主要是通过导演安排的一名替身来扮演主角并继续剧情的发展,真正的主角从旁观者角度去观察替身所扮演的一切,从而旁观自己的处境、行动和应对,从而提升对生活境况的演绎和处理,就如同主角在照一面人生的镜子。镜观技术除了对主角发生作用,还有对于其他人发生作用的扩展功能,即主角之外的人能通过戏剧表演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从中反思自我。镜观技术能让主角与辅角、服务对象之间产生联结反应,通过这种联结重新看待自己、他人、生活、周围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四是未来投射技术,即主角思考自己的将来生活并将它描绘出来。它是一种用来帮助服务对象表达、解释、期望和感受未来的技术,并使未来变得轻松、幽默和具有戏剧色彩。五是分享。所谓分享就是服务对象将自己的共有经历与感受告知治疗团体内的其他成员。这些共有经历和感受是属于主角与辅角、观众与主角、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有的,既可能是相遇的过程,也可能是心电感应的程度以及附加现实的内容。

(五)去除角色

所谓去除角色,是演员卸妆回归现实生活。在戏剧疗法中,社会工作者要在适当时候,通过适当方式提醒主角、辅角等服务对象从戏剧角色里面走出来(White M.,2004)。去除角色一方面避免了移情与反移情的伤害,另一方面有利于服务对象带着戏剧中学习到的新经验回到现实生活中。为了让服务对象更好的去除角色,社会工作者一般要引导服务对象完成以下三方面任务:一是相互揭露。社会工作者引导主角、辅角分别坦诚说出自己作为演员“此时此刻”的感受,并向对方倾诉对于角色本身的想法。这一方面可以帮助主角再次发现自我、审视自我和改变认知,另一方面可让主角与辅角之间建立彼此心理的互动和信任。二是语言练习,即社会工作者要让主角与辅角分别正式向对方说出这样一句话:“我是……,我不是……”。所谓“我是……”揭示的是表达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和角色,所谓“我不是……”指代的是表达者在戏剧中所扮演的身份和角色。通过这种“是”与“不是”的身份对比和强调,有利于协助服务对象认清虚拟与现实的差异,避免服务对象对虚拟身份和角色产生投射、移情或沉迷。特别注意的是,社会工作者要给予服务对象充足的时间去理清思绪、区别真假和回归现实。三是肢体动作。在人际交往中,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同等重要,适当的肢体动作可以帮助服务对象增加互动、加深了解以及快速磨合。社会工作者可以设立一个“肢体互动环节”,让主角与辅角在表演结束后互相抚肩、握手或者拥抱。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时候这样的肢体互动不仅能让演员成功的去除角色,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服务对象原谅、告别和释怀过去以及憧憬未来的心路历程。

(六)戏剧性仪式

戏剧性仪式是指对前面各阶段戏剧表演的反思,这种反思是一种综合性的过程,是从戏剧表演中提升认知和经验的关键步骤。具体来说,戏剧性仪式包括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整合,即是将服务对象在整个戏剧表演过程中所有的言行举止、心理体验、外在情境等进行综合性思考,从而挖掘其在暖身、聚焦、角色扮演、闭幕、去除角色等技巧中所展现的心理特征以及整个戏剧治疗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获得的经验,最终达成对戏剧过程的一个总结。其次是回顾,指的不仅是对戏剧治疗阶段的回顾,也是对治疗效果的回顾。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找出在治疗过程中仍然疑惑和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回放剧场、放大、重复表演、示范、录像等方式再进行讨论与治疗。这里的回顾应该是愉快的,它也给服务对象提供了再次认识、发现、审视自我的机会(卡塔琳·特莲雀妮、陈佾均,2016)。再次是评价。评价重点放在治疗效果上,可以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接受治疗后的效果评估,也可以是服务对象对自己认知与行为上的改变的内在评估。为了更真实有效地反应治疗效果,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测量手段,如心理测评问卷评估、效果问卷、主观报告评估、访谈评估、录像观察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是庆祝。庆祝要让服务对象有一种仪式感,透过外在的庆祝活动进入到服务对象的内心深处,让其告别纠结、痛苦等一系列不良情绪。这样的庆祝活动可以是表彰会、效果分享会、读书会,也可以是一场颁奖典礼、所演戏剧刻盘以及一场盛宴等。

四、社会工作者运用戏剧疗法的核心能力

当前,戏剧治疗法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得到了国际性的认可。戏剧治疗的实施有赖于戏剧治疗师有多方面的价值、知识以及技巧要求,具体包括:一是要有足够的戏剧和剧场表演时间和经历,并展现出熟练的技巧、方法、能力;二是具备相关的心理、心理治疗和人类学领域的教育经历,了解并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三是要参与过一个正在进行的、实验性的戏剧疗法培训小组;四是要具备相关治疗领域的知识,例如艺术、音乐、舞蹈运动、游戏治疗等;五是要有在戏剧治疗师督导下完成戏剧疗法的全程实践;六是要有对相关戏剧过程开展过持续的评估,并撰写过完整的书面评估报告;七是要能够不断接受专业教育,持续开展专业治疗活动,并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林怡璇,2008)。为了能够更专业地运用戏剧疗法于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除了要具备戏剧疗法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学科基础和方法技术以外,还应具备更多的艺术性能力,具体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共情力、应变力,以及分寸感、幽默感、信念感、节奏感、形象感、真实感,简称“五力”和“六感”。

(一)“五力”

戏剧疗法作为心理学的创造性艺术疗法,它要求治疗师不仅具备心理学的学科知识和方法技术并拥有相关的实践经验,更要求具备戏剧表演所属的艺术学的价值理念和能力技巧。综合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张文龙,2004):一是观察力。社会工作者要观察和识别服务过程、服务对象的人格特质和投入程度。敏锐的观察力一方面能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服务对象“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进而据此迅速对治疗过程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在心理剧和社区剧场模式中,社会工作者能立刻关注到被忽略的团体成员并迅速采取行动。二是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一个方面。戏剧治疗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自发性和创造性,在即兴戏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包括对服务对象行为的假设、剧本的创作、突发情况的处理、即兴表演的能力和个人情境因素分析。三是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便于社会工作者快速掌握服务对象的个性、兴趣、心理状态、治疗效果,并对服务对象的语言表达、现场表现、录音、录像等进行反复的分析和揣摩,从中反思治疗的主题和目标。四是共情力。共情指的就是同理心,即“透过服务对象的眼光来看世界”。共情力要求社会工作者放下自己的内在参照标准尤其是个人的“刻板印象”,投入戏剧表演的“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以及“此人此事”的当下感,并积极投入到服务对象的感受当中。共情可分为五个层次,层次越高同理程度越深,也就是社会工作者对于服务对象所表达的感受及其含义的回应程度越高。高层次的共情有利于服务对象消除紧张和防备心理,并和社会工作者迅速建立信任合作的专业关系。在戏剧疗法的暖身阶段,社会工作者最好能够实现高度的共情,并积极参与、叙述、承认、面对、理解、同理反馈服务对象的行为、陈述和主题讨论。五是应变力。在戏剧治疗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推动治疗顺利进行十分考验社会工作者的应变力。良好的应变力能让社会工作者更加从容,也能让服务对象对其更加信任。应变力要求社会工作者保持适当的自我表露、保持治疗焦点、保证治疗任务、给予反馈等。

(二)“六感”

就像其他创造性疗法一样,戏剧疗法不以任何一种特定的心理理论为基础。因此,戏剧疗法的运用并不刻意强调固定的模式与方法,而更多地依赖于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灵活性和感受力。根据戏剧疗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社会工作者最好具备以下“六感”(高荣、刘映杰,2016):一是分寸感。一个能拿捏好分寸的社会工作者不仅能够引导服务对象顺利进行暖身、聚焦、角色扮演、闭幕、去除角色、戏剧性仪式,更能把握治疗的适当进度以避免给服务对象造成过度的紧张甚至不必要的伤害。二是幽默感。钱仁康曾说过:“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凡有幽默的素养者,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会用幽默手腕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而把每一种事态安排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同样,一个具备幽默感的社会工作者知道如何发挥戏剧疗法的最大功效,并能活跃现场气氛。三是信念感。社会工作者对于治疗效果的信心,对于生活的积极心态,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样可以感染服务对象,这种感染就是信念感的体现。四是节奏感。社会工作者的节奏感一方面指对治疗过程、进度的掌控,有效的戏剧治疗节奏是有张有弛、有缓有急的;另一方面指适时的运用治疗技巧,比如准备技术、暖身技术、演出技术、分享技术、讨论技术等。五是形象感。汉语解释中形象的含义是用有效和生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的有形或可见的表现。这里的形象感指的就是社会工作者要有效或生动描述服务对象的表现,为保证准确有效,社会工作者需得掌握一些描述技巧或工具,比如家庭结构图、社区生态图、评估表等。六是真实感。社会工作者要让服务对象明白戏剧疗法并不是空中楼阁,并让其切实领会到戏剧的治疗功效,这种真实感的传递是对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能力体现、技巧娴熟度的综合考验。

五、社会工作运用戏剧疗法的限制与反思

戏剧本是健康生活的必需品,是灵魂的滋养物。尽管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戏剧对于治疗混乱与黑暗、空虚与受伤、痛苦与忧郁、焦虑与恐惧、无奈与消极等不良情绪的价值,但戏剧疗法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从业资格和临床的经验积累都存在很大的不足。社会工作者在运用戏剧疗法时,应注意以下四方面:

首先,戏剧疗法有适于运用的人群。作为创造性心理疗法的一种,戏剧治疗运用于期待处理各类议题的普通人,也广泛地运用于帮助物质滥用者,智力缺陷人士,身体残障人士,老龄人,受困扰的青少年,精神病患,失调的家庭,创伤幸存者,曾遭受侵害和虐待的人,劳教者,无家可归者(Phil,Jones,2007)。因此,社会工作中戏剧疗法的服务对象是需要选择的:一是选择心理、情感和人际关系问题不太严重的服务对象。虽然戏剧疗法是发源于以灵性世界观为中心的萨满教与精神分析学派,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服务对象,也不能解决服务对象的所有问题。因此,戏剧疗法只能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手段方法,更多适用于青少年、成年以及低龄老人。对于那些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欠缺较为严重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其向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心理专家求助。二是评估服务对象的知识能力。戏剧治疗实施的过程比较复杂,包括主角与辅角之间的互动,角色交换后的思考,观众与演员的心电感应等,这些复杂的心理反应需要服务对象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力去了解并掌握戏剧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因此,戏剧疗法的运用要求服务对象对于戏剧表演、与他人互动没有忌讳,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和讨论,以尽量从戏剧表演中获得领悟与启示。三是自省能力。戏剧疗法作用于心理,是服务对象心与心的碰撞、磨合、反思,因此非常注重服务对象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反思性。如果服务对象善于总结、自察和反省,则戏剧疗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戏剧疗法运用需要专业的训练。虽然戏剧治疗可以运用于个体治疗、伴侣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乃至社区工作,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工作都可以拿来即用,而是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并符合相应的资质。在美国,全国戏剧治疗协会对培养戏剧治疗师有严格的教育、培训要求,以使其达到一定专业胜任力的标准;申请注册戏剧治疗师必须符合教育需求、基本资格、工作经验三个方面的所有要求,具体如下:一是专业教育基础,必须具备戏剧疗法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或者与戏剧治疗相关的戏剧/剧场类、心理学、辅导学、特殊教育、社会工作、职业治疗、娱乐疗法,艺术疗法、音乐疗法、舞蹈/运动疗法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完成替代教育的督导。二是基本资格要求,一方面必须具备500小时的戏剧/剧场经验,可以是戏剧创作、表演、制作(教育性质,专业戏剧,或社区剧场),也可以是参与戏剧服务(如服装、道具等),还可以是参加戏剧课程;另一方面必须具备1000小时有督导的戏剧治疗专业实践,其中个案工作不超过250小时,其余的则必须是团体服务。三是500小时的继续教育和实践经验,包括参加研讨会、会议、研究生课程、实习课程、研究机构培训等(韦婷婷,2011)。

再次,戏剧疗法运用要体现专业的技术。戏剧疗法不是一般的戏剧排练和情景再现,而是社会工作者在使用过程中针对特定的问题而开展的剧情设计、剧目编排、角色扮演和角色反思过程。因此,社会工作者使用戏剧疗法开展服务,需要体现以下核心技术:一是暖身技术。暖身是后续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它包括建立专业关系、确立治疗目标、确定戏剧治疗方案、培养团队凝聚力等,暖身的对象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二者都需要做好准备才能正式进入治疗,否则,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给服务对象造成二次伤害。社会工作者经常会借助一些工具进行暖身,如舞蹈肢体语言、音乐即兴演奏、音乐绘画、寓意深刻的卡片、丰富的彩布、民族艺术图画、观赏影片、诵读诗歌、活跃思维的游戏等。服务对象在体验这些暖身工具或技术后,一方面会对整个治疗过程充满热情与好奇,有利于治疗过程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他们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产生信任而投入到治疗中。二是去角或回归现实技术。服务对象在戏剧治疗后很容易陷入虚拟自我,无法分辨戏剧中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差别,过度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会对服务对象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Heymann-Krenge,R,2006)。因此,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去除角色十分重要,一般社会工作者一方面会直接告知服务对象戏剧不是生活的事实,引导他们区分戏剧与现实生活的差别,让他们明白戏剧只是生活的缩影;另一方面会开展结束仪式,社会工作者会自行引导服务对象的闭幕活动,在活动中吟唱熟悉的歌曲、赏评戏剧、处理悲伤情绪。三是审视与评估技术。与社会工作评估的方法类似,戏剧疗法的评估包括理论评估、监测评估、影响评估等。所谓理论评估,即是社会工作者要关注戏剧疗法是属于什么理论流派,不同流派有不同的介入策略和技术,治疗过程中的理论和方法需要有相对统一性。所谓监测评估,即是社会工作者要关注服务对象在戏剧治疗开端、过程、结束三个时间段的表现与收获,可以运用前测、后测等评估表进行监督。所谓影响评估,即是社会工作者要关注服务对象的认知与行为的改变程度。这也是对戏剧治疗效果的监测,可从服务对象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中观察。此外,服务对象自我审视与评估也十分重要,包括他们对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舒适程度、投入程度、感受程度以及领悟程度的评估(Higson-Smith,C.&Mulder,B.&Zondi,N,2006)。

最后,戏剧疗法运用要谨防消极的后果。在学习和运用戏剧疗法的过程中,不能仅看到“戏剧”二字,而忽视了“疗法”二字。并且戏剧疗法中的“戏剧”二字,并不同于中华“戏曲”。专业意义上的戏剧疗法建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治疗技术,并整合了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是用戏剧的形式完善的一整套关于心理治疗的科学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谨防过分注重“戏剧”的外表,而忽视了治疗的本质。只有先掌握了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后,再夯实戏剧治疗、艺术治疗、心理剧理论和叙事治疗的理论,才可能谈到对舞台艺术、中国戏剧的理解,最终才能运用戏剧疗法(何雪松,2017)。否则,一场大概三个小时的心理剧一开始,面对一个大团体的组员、辅角和观众,社会工作者带着主角绕来绕去找不到问题,或者用心理剧技术找到了服务对象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办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主角、辅角或者观众很难从戏剧中退出,最终可能会带给服务对象二次伤害,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与一般的谈话治疗不同,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重戏剧疗法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升,避免无效治疗带来的负面效果。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戏剧对象
有趣的戏剧课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戏剧类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