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2018-04-01黄桂媛周金清
黄桂媛,周金清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科技快速发展,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而随着近海资源的减少,远洋捕捞成为水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使远洋水产品保持新鲜,满足客户需求,冷链物流在水产品从捕捞、加工、储存、包装、销售、配送直到客户手中的各个环节必不可少。因此冷链物流对远洋渔业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广西作为沿海省份,发展远洋渔业条件得天独厚,但广西虽有较好的海洋资源,但是远洋渔业资源利用不充分,加上其远洋渔业冷链物流无论是在基础设施设备、信息化投入还是在配套设施管理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整个冷链物流主体分散,且协同性差等原因,广西远洋渔业发展缓慢,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健全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协同发展模式,增强广西远洋渔业产业协同发展能力,促进广西远洋渔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一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一、 广西远洋渔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年广西全区水产品产量379.06万吨,同比增长4.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95.32万吨,增长4.2%;淡水产品产量183.77万吨,增长5.1%。 然而,目前整个广西近海生物资源的年捕捞量已逾100万吨。过度过量的捕捞作业带来近海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只能转战远洋,向远洋渔业方向拓展。当前,挂有“桂”字号的广西渔船已经分赴大西洋、印度洋开展远洋捕捞作业,规模不断在扩大,广西水产品出口量也在不断上升,出口品种在增加,出口大部分集中在东盟10国。
二、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落后
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要加快冷链物流的科技创新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快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水产品,一般捕捞后就需要对水产品进行分等级、包装加工等,但广西冷链物流信息技术使用率低,冷链仍以人工作业为主,水产品储藏的温度控制效果差,互联网的实时温度跟踪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水产品在物流途中的损失量居高不下。
2.渔业冷链物流模式单一
当前国内渔业冷链物流模式主要有以连锁超市或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导的主营冷链物流模式、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和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而目前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的模式主要是以批发市场模式为主,在辅于连锁超市模式。总的来说渔业冷链物流模式单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大大限制了广西渔业冷链物流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整合创新物流运作模式,采用多种模式合理有效运作,促进渔业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3.冷链物流主体缺乏协同性
广西的水产品销售主要通过批发市场、各类超市、个体销售商等进行,但由于欠缺统一的市场运营管理机制,远洋捕捞公司与大型超市、水产品批发市场之间的协同不高。远洋渔业生产者,各自为政情况突出,协同性较差,严重阻碍了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的协同发展。如广西祥和顺远洋捕捞公司、广西荣冠远洋捕捞有限公司、北海国发远洋渔业有限公司、钦州市宏利水产开发公司等都是自主发展,各企业之间协同性差。
4.运输与销售环节缺乏协同
由于目前广西海洋捕捞区域分布较广,区域集中度较低,缺乏有主导力量的水产公司或水产品批发企业与区域零售市场的长期稳定业务往来关系。一般来说,远洋捕捞企业自行负责远洋水产品的运输,运至分销商后,再有分销商销往个体零售商、超市等,这增加了水产品市场的流通环节,使市场调节效果收效差。另外,水产品交易一般是现货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捕捞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关系不稳定,欠缺长远的合作目标,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协同发展难度大。
由于上述不足,使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协同性较差。首先广西温控技术的落后,对冷链物流的纵向影响较大,影响水产品在各环节之间流通的安全性,无法保证远洋水产品的高质量,使渔业冷链物流纵向协同效率低;另外渔业冷链物流信息技术不高,使广西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渔民,企业与各销售商之间缺乏联动,各自为政,对各协同主体之间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无法实时追踪,导致责任不清,严重影响冷链物流的横向协同。
三、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协同发展对策
1.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大力培养远洋渔业重点企业,如南宁的广西远洋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中马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广西北海远洋渔业公司,北海国发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广南远洋渔业销售公司等,政府可以给予这些企业相应的扶持政策,以便它们带动整个渔业产业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尚未形成规模,规模效应无法突显,培养和壮大远洋渔业龙头企业能有效整合远洋渔业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融资等实现同类企业间的强强联合、条件互补,以达到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带动广西整个远洋渔业发展。另外,远洋渔业龙头企业可以整合力量,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从水产品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水产品仓储、水产品运输、水产品配送到水产品销售的协同发展。
2.整合渔业行业资源
渔业冷链物流横向协同发展,渔业行业资源必须进行整合优化,首先形成广西水产品物流中心,打破原有的远洋捕捞企业自行负责远洋水产品的运输的做法,由公共物流中心进行统筹运输,极力降低成本。其次对渔业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实现行业共享,共担成本,也有利于设施利用率的提高。还有打造互联网+的营销信息平台,努力提高水产品信息共享力度,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
3.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协同效率
渔业冷链物流横向协同发展,必须让企业联系更密切,以便于企业间共同探索提高效率之道,比如:为了减少运输环节的损失而应用臭氧调节和纳米保护技术;为了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信息收集效率,在企业间的冷链物流环节使用高科技信息手段;为了建立先进的联合方式和配送模式,提高冷链物流水平协调的效率,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冷链物流实体中。
4.扶持第三方物流公司,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发展
远洋渔业冷链物流要实现全面协同发展,单纯依托批发市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和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是不够的,必须要依托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力量,发展第三方渔业冷链物流模式,以便解决水产品物流配送环节成本过高的问题,也使得水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更高,起到促进整个渔业冷链物流的协同发展的目的。
5.减少水产品物流环节,提高渔业冷链物流效率
众所周知,远洋渔业冷链物流环节越少,水产品从远洋捕捞到销往消费者手中经过的环节越少,水产品温度控制就越容易把握,水产品品质保证就越高。因为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压缩操作流程,尽力避免水产品在某一环节滞留时间过长,使水产品品质下降,降低整个渔业冷链物流效率。
6.建立信息技术共享平台
将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各环节进行有效联动,不但能提高整个冷链物流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整个远洋渔业冷链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但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联动,必须要通过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来完成,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可以加强对整条供应链的保护,提高各环节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整个链条的效率。
7.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的扶持必须要有政府的强力支持,否则难以跟上远洋渔业的发展步伐,而且还要有优秀且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与时俱进。同时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物流企业进行冷藏车辆整合,或支持社会上的冷藏运输车辆入股加盟到大型物流企业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外适度对冷藏运输车辆进行减免车辆审验费用,降低冷藏车辆的运输成本,提高冷藏车辆通行的效率,从而整体提高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运输能力。
结论
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协同性差,造成冷链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广西远洋渔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应大力发展渔业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整合渔业行业资源、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协同效率、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发展、减少水产品物流环节、建立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也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以促使广西远洋渔业冷链物流能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