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18-04-01盛丽
盛 丽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职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而高校工会作为高校重要职能部门,是教职工的群众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建设以及教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性,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工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展现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高校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高校需积极改进与创新工作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教育广大教职工与大学生。而高校工会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与实效性。具体来讲,高校工会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高校工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管理者
从管理上看,高校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更具独立性与民主性,在日常活动组织、管理以及决策上均以教职工利益为核心,并通过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手段实现工作价值追求。作为党和教职工之间深入联系沟通的桥梁,作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高校工会也能够及时掌握广大教职工思想动态需求、深入工作与生活,进而调动积极性,净化教职工思想,整肃校园环境风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的主体性意识。并且高校工会有着调节生产关系,为广大教职工维护权益的职能,能够满足教职工基本工作生活、自我实现等需求,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1]
(二)高校工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力号召者
高校工会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来的,涵盖全部教职员工的最广泛的社会性组织,扮演者职工“娘家人”的特殊角色。因此,工会不同于政府组织,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性组织,具有覆盖范围广,组织网络严密的特点,易于开展各项工作。高校工会工作直接面向广大教职工,其工作宗旨在于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日常工作中与教职工联系紧密,是教职工利益维护者与代表者。[2]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利用向教职工传达价值观念对学生形成间接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高校工会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范围广、力度大。
(三)高校工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积极实践者
此外,高校工会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积极实践者。在活动层面,高校工会工作内容丰富,可采取多种方式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教职工愉悦身心,充实生活,引导广大教职工将育人与自我教育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无形中深入人心。
二、高校工会在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首先,工会作为独立于党政部门的组织,其认同度长期以来不高,许多教职工将高校工会视为可有可无的组织。其主要原因既包括高校工会自身创新能力的缺乏,也在于工会工作存在缺位与失位现象,感召力与影响力不足。同时,工作实践中,虽然高校工会注重齐抓共管,但因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联动与配合机制,无法统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各项工作,教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难以协调,进而在引导广大教职工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在较为尴尬的局面,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其次,高校工会由于长期受传统管理体制与工作思维模式的影响,工作中缺乏必要的针对性与时代性,如内容滞后,方法形式缺乏创新等。一些高校工会对自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优势认知不足,工作计划不明确,缺乏调研与长远规划,短期福利制、活动制模式占据主流;针对工作中涌现出的诸多问题,没有主动适应时代变革发展需求,工会的纽带、桥梁作用受阻。[3]
此外,当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关键期,面临经济与文化全球化冲击,广大教职工诉求、价值与利益日渐多元化,价值取向复杂化,诸多西方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对教职工价值观形成冲击,多元利益格局导致难以形成主流价值体系,个性意识日渐增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愈演愈烈,学术造假、学术腐败、教育腐败等现象也数见不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这些现象不仅消解广大教职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虚假认同乃至反向认同,也会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念取舍。这也更需要高校工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每一名教职工心中。
三、全面发挥工会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为
总体来看,高校工会因其组织管理体系特殊性、思想教育广泛性以及活动多样性,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其特征,我们有必要构建起系统化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管理优势,引导广大教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制度组织保障
高校工会需积极协调与党、政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构建职责明确、互相联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体系。同时,高校工会需积极主动参与涉及高校发展以及维护教职工利益的决策当中,及时将广大教职工关心的问题与诉求向决策层上传,将高校重大决策向教职工下达,促进良性沟通。其次,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组建工会积极分子小组,活跃基层工会组织,便于各项活动的开展;紧抓队伍建设,将“职工之家”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同时,高校工会需主动适应互联网与新媒体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互联网+”,结合全国总工会打造的互联网+职工服务改革试点需求,构建新的工会服务生态。在服务上,可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利用网上工会向广大教职工推送工会工作;利用互联网平台交互性与即时性,构建交流平台,促进工会与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典型示范带动
首先,高校工会需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积极价值观导向。强化自身教育、自我学习重要性,帮助教职工树立先进政治理念,激发教学与科研潜能。同时在高校中塑造良好的政治思想氛围,使广大教职工牢记民主、文明、和谐之风,谨记倡导平等、公正、法治与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观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大力弘扬“劳模”等精神,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劳动竞演活动、“感动校园”人物评比活动、“师德标兵”竞赛活动等,树立与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看得见的教职工事例,激励教职工爱岗敬业,汇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正能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高校工会应提升教职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让教职工了解国情、党情、世情,掌握大势、形势,进而做到更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具体可通过观看专题片、印发文件、聘请专家学者以及党政领导为教职工授课等方法,引导广大教职工提升认同。
(三)民主建设引导
高校工会需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满足教职工民主管理、监督的期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首先应坚持推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引导广大教职工参与,有效发挥其民主监督与决策权利;同时,为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高校工会需确保各级工会组织纯洁性,推进公开化与透明化,加强民主建设力度,广泛听取并落实教职工提出的建议,落实工会服务职能;工会领导干部应去除官僚作风,深入基层教职工,与广大教职工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诉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树立榜样。其次,高校工会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应尤为重视高校教职工在自尊、情感、求知以及价值方面的精神诉求,充分发挥自身在维护、建设、教育、参与等方面的基本职能。如在教职工职称评定、报酬薪资方面力争公平合理;在教职工子女的入托、入学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让职工感受工会温暖的同时,更好的爱岗敬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职工工作和生活化融入广大教职工内心。
(四)实践活动渗透
除了理论学习,高校工会更应加强社会实践引导。首先,开展各类活动,灌输核心价值观,例如组织教师参与暑期下乡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内容、新模式;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爱国敬业、平等法治等主题活动,以丰富的活动作为载体,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职工心坎;定期开展研讨会,引导广大教职工交流心得体会,弘扬真善美,营造讲正气、知荣辱的良好氛围;诚邀德艺双馨的教授,为青年教师树立模范作用。结合各类群众性活动,融入核心价值观。[5]其次,开展内容积极健康,形式丰富的系列文体活动,例如职工瑜伽培训、健步跑等活动,组建各类文体组织,充实与丰富广大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寓教于乐,提升高校工会活动吸引力与凝聚力,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作贡献。此外,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帮助教职工解决工作与生活上的难题;定期健康普查,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构建教职工医疗互助基金制度;实事教职工疗养活动;开展教职工回报社会、送温暖活动等。
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工会需全面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自身的职能优势、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抓住关键着力点,通过科学化、灵活化和多样化的途径和手段构建向心力,凝聚正能量,使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