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大学生适应性问题与教育引导策略
2018-04-01温永慧
温永慧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学生工作部,济南 250103)
当前大学校园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童年时期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或是经商等,而被留在农村由老人或者亲戚照顾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这些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他们童年独特的留守经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严重者甚至会影响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了解深入和探析这一群体大学生的特点,总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产生
20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到了90年代后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往往因为条件的限制,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被留在家中由家里的老人、亲戚或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他们,这在导致形成中国特有的“民工潮”现象的同时,也产生了中国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长大成人后,一部分步其父辈的后尘,早早辍学流入城市打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而另一部分则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能够继续学习深造,成为在校大学生,即有“留守经历”大学生。[1]
进入大学后,童年时期独特的留守经历所带来的精神烙印,依然影响着“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特殊的家庭背景,欠缺的父母关爱,孤独的留守生活,传统的学习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性格和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例如,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部分“留守经历”大学生总是会让人感觉到他们身上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内在生命力量,他们能积极地认知留守经历,热爱学习,意志品质坚强,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有所设想,能积极的应对和处理日常挫折,这些积极的品质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极大发展。但也不乏儿童时期特殊的经历给更多的“留守经历”大学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使他们自卑、敏感、孤独、抑郁。这些问题在他们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存在,加上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所带来的变化,一时不能适应,他们会遇到许多普通大学生所没有遇到过的困难与挫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会严重威胁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他们成长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
“留守经历”大学生在适应性问题方面与普通大学生群体相比,表现的更为严重和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方面的困窘
“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中很多都是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虽然他们通过付出比常人加倍的努力而进入大学,但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却依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有的甚至因为自己继续求学加重了家中了经济负担。进入大学后,他们自知家庭条件不能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但各种资格考试、培训费用,同学之间的交往聚餐等各种花销又不能避免,也使他们比普通大学生承受着更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二)学习方面的迷茫
已闯过高考独木桥进入大学的“留守经历”大学生,学习成绩自然不错。但是进入大学后,面对众多的佼佼者,他们要想出类拔萃取得优异的成绩,势必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也不乏有部分“留守经历”大学生会感觉到中学时候的学习方式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如果不能学会自主的学习,培养自己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模式,不断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加之父母及亲友也不断地以他们为家庭的榜样来教育后代,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大学光环和身负众望的背后,他们的学业压力不断加重,继而会产生厌学、焦虑、自卑、浮躁等负面情绪。另外,部分“留守经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原本明确的高考目标已经达到,他们身上的学习压力也随即消失,许多人逐步放松了学习,开始迷茫,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2]
(三)交往方面的退缩
“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青少年时期往往都是在较为单一、封闭和稳定的农村环境中度过的,他们渴望与人交往,但是却由于所处的地域落后、信息闭塞导致其人际交往范围狭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缺乏沟通技巧。进入大学后,面对那些衣着得体、优越感较强的城市大学生,他们则显得相对“落伍”和拘谨,虽然他们内心同样渴望友谊,渴望交流,渴望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想到自己很多方面的“劣势”,他们内心的自卑心理便会油然而生,渐渐变得十分敏感,遇事就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封闭自己,长此以往便导致他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对周围的人和事越来越不关心,在人际交往中也就慢慢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社会交往能力相对欠缺,是“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个重要症结。[3]
(四)心理方面的自卑懦弱
对于“留守经历”大学生而言,童年时期的情感缺失给他们带来的直接影响有两种:一种是性格上与同龄人相比,缺少开朗、自信,比较孤僻;另一种却调皮捣蛋,喜欢搞恶作剧。这种在童年时期所形成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和不良情绪会伴随着他们进入大学校园,遇到事情的时候极易出现内向、逆反、易怒、焦躁、孤僻、悲观、紧张、自卑、压抑、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等表现。另外,“留守经历”大学生在自我感知方面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总体主观评价不高,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和总体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其他普通大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选择逃避的方式。[4]
(五)情感方面的冷漠
因为“留守经历”大学生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温暖,与父母极少交流的生活状态,所以他们对情感的感知显得较为迟钝,同时也使他们对情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时候易表现的冷淡,甚至有些“留守经历”大学生对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为父母不爱他们,也会影响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留守经历”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成因
“留守经历”大学生出现适应不良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可以自身问题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身问题
进入大学后,新的生活带来的落差感和面对生活学习的诸多不如意,容易使本身存在性格缺陷的部分“留守经历”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想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没有外力引导、指导,他们很难产生主动改变自我、提高自我、增强自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很难改变自身这种状况。
(二)外部环境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儿童成长的最关键时期父母的离开和亲情的缺失都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小时候平时只能靠少之又少的电话联系,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见面,短暂的见面弥补不了孩子内心对父母情感的需求,这也就造成了父母在返城务工时,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嚎哭或者是哭着追出父母的现象。而大多数的“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小时候是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来抚养的,很可能造成过度的溺爱或教育的缺失,如不能正确引导,也极易导致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出现行为偏差,走上歧途。
2.经济条件。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青壮年需要面对着家庭贫困、孩子高昂的学费、生活费、日常家用、老人的医药费用以及家庭突变带来的多种费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他们不得不选择通过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这也是造成“留守经历”大学生现象的原因之一。
3.学校教育。在“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成长中留下深刻记忆的除了童年父母情感的缺失之外,还有在校时期老师的体罚、生硬的教育方式等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这些可能都会伴随着他们整个的学习过程。在进入大学后,这些印记在一定诱因下显现出来的是胆怯害怕,不敢与老师交流,造成师生沟通不畅等现象。因此,在大学阶段,辅导员班主任能否给予这些“留守经历”大学生关注、关爱以及正确的引导,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发展。
4.社会环境。“留守经历”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社会目前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虽然越来越大,但不乏有些媒体的不良报道使得部分人们对农村人仍抱有一定程度的错误认识,这种不良的社会氛围,也会给“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影响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
四、“留守经历”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教育引导策略
(一)建立健全帮扶激励机制,缓解经济之忧
总体来说,大部分“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差,如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就能免除系列“后遗症”让他们安心学习。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资助的项目较多,高校也已逐步形成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为辅助,社会资助和困难补助为补充的完备的资助体系。各高校要将这些措施和政策做到精准落实,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定过程,确保真正把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使资助资金真正的落到需要的“留守经历”大学生手中,及时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排除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运用的社会力量,通过社会资助、捐助和有偿服务等方式,缓解“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经济方面的问题,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从而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二)建立有效沟通,关爱走进心中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对学校的新环境有一个适应期,在此期间他们会面临环境不适、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学业压力、情感受挫等许多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关爱和引导。面对他们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出现的诸多适应不良的现象,辅导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大力支持,要切实把握好“度”的问题,做到关心关爱而不过度干涉他们。针对环境适应问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使其尽快融入新环境;通过定期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态。有针对性的与问题学生进行定期谈话,了解其心理方面的困扰和压力,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其适应能力的提高。针对人际关系问题,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和心理团体辅导等方式,增强个人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针对就业压力问题,一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一方面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拓宽就业渠道,为“留守经历”大学生开辟更多合适的岗位。
(三)加强学习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在大学中,恰当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要改变“留守经历”大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学会积极地探索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授之以渔”。在日常的学习中,使得教师要根据“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授之以渔,使其充分感受到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学学习方式的不同,逐步适应,进而提高学习技能。二是“学业帮扶”。让学业优秀的学生与“留守经历”大学生对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进行学业的精准帮扶。三是“用好资源”。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高校在做好网络学习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培训等途径强化大学生对图书馆藏资源的进一步利用。“留守经历”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丰富自我,拓宽视野,从而拉近与普通大学生的差距;四是“做好规划”。在大学生入学伊始就要引导他们结合个人特点和需求,帮助他们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知道大学的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行动措施,既要做到仰望天空,又要做到脚踏实地,进一步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四)打造文明活力校园,提升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文化对人的影响力量是巨大的。高校的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会形成一种强力的磁场效应,潜在地影响着“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成长。辅导员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营造接地气的生活化的场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使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大舞台中得到锻炼,潜移默化、合理适度的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职业品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好有所学、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5]
在日常活动中,辅导员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接近、理解和关心那些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同时鼓励“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增进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互动, 增强“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其使获得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同学的关爱和支持,逐渐从人际交往中走出自卑,获得自信,培养其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自我,产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意愿,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奉献他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技能。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解决心理问题
1.建档立制,做好心理辅导。高校应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辅导员掌握其日常思想动态,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时约谈,定期访谈,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教育以及引导工作,做好“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要做好转介工作。[6]
2.强化培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作为当前高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辅导员不是心理专业出身,也不具备心理专业知识,只能根据经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因此,高校要面向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分类别的开展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鼓励辅导员积极考取心理咨询资格证书,不断培育辅导员服务学生的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六)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服务成长发展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倡导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相通,高校可以尝试将学科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个案、小组活动、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的运用,把服务学生分为“新生适应期”、“校园成长期”、“毕业展翅期”三个阶段,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制定并实施不同的服务计划,重点解决“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健康、困难资助、自我发展、社区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质量,促进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这同时也可以作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一种全新的探索。
(七)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培养应对方式
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其身心塑造、学业有成的黄金时期,对有特殊“留守经历”大学生而言,仅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高校还应后续发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社会机构等方面的力量,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多看一眼厚爱一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良好的关爱“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整合社会与政府的资源,改善育人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共同关心,使其学会积极地应对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调试自我的技能,促进其健康成长,在人生的关键期托起他们的希望,使关爱“留守经历”大学生工作覆盖更全面、服务更到位、效果更持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