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
2018-04-01张志泉
张志泉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关于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何种政绩、怎样创造政绩、以及靠什么标准和方式检验政绩等问题的认识与观点。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树立起正确、可行、有效的政绩观。
一、新时代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的现实标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干部政德水平的鲜明尺度,其评判标准虽因时代、地域、工作岗位、社会角色等的不同而各异,但仍然具有共同遵循的、最根本的参考要素及标准。
(一)根本标准:人民群众满意度与认可度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评判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在于广大群众的满意度与认可度。这一标准也体现出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一方面要求着眼长远,在工作政绩中应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关注代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代际公平,避免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和过分创造“注水政绩”等错误的政绩观。另一方面要做到尽最大努力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而非最大化地满足自身需求,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受益程度为衡量标准。领导干部若能达到以上要求,便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二)根本依据: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论断,旨在提醒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这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将人民的利益需求放在首位,既要紧抓民生问题的改善,帮助人民切实脱贫攻坚,充分满足物质层面的需要,也要注重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执政、行政的归宿,保持心系群众的人民情怀。
(三)基本要求:德能勤绩廉
德才兼备者,为上也。新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良好的政绩观不仅满足于德与才的标准,还需要达到勤政、廉政、实效等的基本要求。“尚贤者,政之本也。”即是要求领导干部思想纯洁先进,信念立场坚定,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干部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有较强的应对新时代风险考验和解决复杂问题纠纷等的本领;发扬“钉钉子精神”,要求干部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与职业担当,遵规守纪,勤奋踏实,积极有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求干部具备强烈的实践意识,求真务实,善于紧密联系实际而不好高骛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求干部廉洁自律,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为官品质。
(四)工作准则: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好的政绩不是一纸空文,实干才能出政绩。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党的执政理念虽随执政环境变化而不断创新,但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永远都不能变。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以实事求是为工作原则,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工作指南,以执政为民为工作动力,扎实苦干,讲实话、办实事,摆脱矫揉造作与浮夸的工作作风,做到求真务实,并形成良好的政风、家风。
总之,新时代考核领导干部的工作政绩,就要聚焦工作所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即要以民生的切实改善和群众的拥护、高兴、认可程度等作为衡量的尺度。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进领导干部政绩的民生化、科学化与实效性。
二、新时代领导干部政绩观的现实审视
党的领导干部是国家的主心骨,其政绩好坏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针对部分领导干部在政绩考核中存在的思想扭曲、违纪违规等问题进行整治,使绝大多数干部在政绩观方面呈现出了新风貌,但仍然有少数干部存在“数据政绩”、“面子政绩”、“上级政绩”、“媒体政绩”等问题。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呈现的新风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反腐败的压倒性胜利,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逐渐改掉了“四风”恶习,在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作风本领等方面呈现出新的面貌。首先,绝大部分干部政绩观正确,能够对“政绩应服务于谁、谁是谋政绩的出发点、如何谋政绩”等问题形成正确认识,能保持为民初心与信念,并能够在创造政绩中理清局部与大局、显绩与潜绩、近期与长远等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上明辨是非。其次,多数干部有较强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能够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承担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强起来”的重任;能够践行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以国、以民为重,不计较个人私利。在执政能力及水平方面,多数领导干部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并特别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能够达到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标准。廉政建设方面,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积极上进,加强自律,廉洁奉公,谨言善行,不吹嘘、不浮夸,保持本真。
(二)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大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总体正确,但也不乏政绩观异化现象的存在。少数领导干部禁不住利益诱惑,为官做事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甚至为了绿化、美化政绩不惜牺牲群众的利益,存在明显的“痕迹主义”及“隐性形式主义”倾向。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
一是急功近利的“数据政绩观”。近几年,“官出数字”的现象频发,不少政府官员注重数据叠加,致力于玩数字游戏,将数据作为政绩提拔的敲门砖。如在工作中关注数据报表的粉饰而非人民的切身利益,重数据而轻民生;急于追求城市经济总值而乱拆乱建、盲目规划,以民不聊生换官场得意;甚至出现发展数字注水,新官不提旧账而导致政府债务高筑等现象。然而“数据政绩观”的产生绝非偶然,其原因有二。首先就干部自身讲,根源于其理想信念动摇、为民服务宗旨弱化,政绩观扭曲。有的领导干部受本部门或部门之间利益驱动的影响,或出于职位晋升的考虑,而将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自己的政绩名片,为民服务的信念动摇;有的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初期便蒙混过关,在“思想关”、“政绩关”的考验中存在侥幸心理,从根本上缺乏为民服务的意识。其次就外部因素讲,政绩评价指标单一,群众参与考核比重偏低。市场经济环境下“唯GDP论成败”的现象多发,考核单位一度将生产发展的数字大小而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官员政绩考量指标,忽视了对生态资源、人文和谐程度、党群关系等的考核。此外,广大群众作为答卷的阅卷人,却少有机会参与官员政绩评价,群众考核占比过低,这也是部分干部重经济而轻社会整体发展的政绩观思维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是阿谀奉承的“上级政绩观”。有的干部将“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的检验标准替换为“领导高兴就好、满意就好、答应就好”的“新”政绩检验标准,对上级唯命是从、阿谀奉承,在领导与群众面前扮演“两面人”。而这些所谓的“上级领导”更是借此机会敛财腐败,滥用职权,为某些追求政绩者“开天窗”,严重污染了党的政治生态与执政环境。对这一问题分析可知,党内领导干部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尚未完全净化是主要原因。其一,为了职位晋升和获取更大的个人权力、更加腐化的物质享受,部分领导干部对上级攀附奉承,追求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其二,个别领导干部存在严重的盲目攀比现象,职位、部门政绩、子女发展情况等都要拿来比一比。政绩较低的部门或个人为摆脱官场压力,选取和攀附有能力的上级,通过美化政绩博得上级领导的关注,以谋求其对自己的庇护与提拔;还有部分官员致力于通过自身职位的提升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与环境等。
三是虚张声势的“媒体政绩观”。新时代是一个大数据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具有强有力的监督作用,使得全社会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察更加透明。但由于其监管方面的不足,难以避免政绩虚假传播等弊端。不少领导干部为迎合媒体宣传,刻意将工作成绩放大,镜头前后“两面人”,违背了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原则。这一现象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反思。第一,领导干部工作浮夸,作风堪忧。部分领导干部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热衷于利用媒体宣传政绩。第二,政绩监督机制不完善,媒体监督存在弊端。当前,政绩监督力度不够大,有效监督机制缺失。不少舆论媒体等党外监督主体对党员内部问题缺乏真实性认识,易产生虚假报道。甚至有少数媒体为达到高点击量、高收视率等功利目的,不辨真伪,主动为领导干部宣传政绩以提高自身知名度,这都对“媒体政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是为名服务的“面子政绩观”。“三严三实”中明确提到党员干部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切忌浮夸不实的“形象工程”。但目前仍有少数领导干部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将求名心切的思想反映到为民工作中,导致“唯名”、“为名”事件多发。这一社会现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其一,这是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的时代毒瘤,也是中国人好面子传统的恶果。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官本位”观念,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仍有弥漫的迹象,这便助长了干部虚荣、浮夸的为官风气。其二,某些领导干部的名利心过大,担当意识缺失。受某些传统文化的熏陶,不少官员强调“功成在我”、“名垂千古”,在工作中过分重视对自身政绩的评价,将为民服务的责任抛掷脑后。其三,制度硬约束不够,权力制约不到位。管党治党制度的不完善易导致不公正,致使部分追求“面子政绩”的党员干部产生侥幸心理,利用职权为所欲为,严重败坏了政治生态。
三、新时代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现实路径
新时代干部政德建设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促进领导干部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完善。针对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的信念动摇、作风浮夸、个人主义泛滥等问题,必须要求领导干部树好“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意识,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绿色政绩观”,完善外部监督与内省自律的约束机制,杜绝“隐性形式主义”,提高政绩考核科学性。
(一)加强“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认识
“功成不必在我”思想,体现了共产党人兼顾眼前与长远、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崇高为政境界。领导干部要加强“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认识,必须抓好政治信仰和站位的问题。
一要保持初心信仰,落实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首要在于明确“信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政治信仰问题是领导干部的率众之基,关系整个国家的发展命脉和政治导向。2018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的论述,对追名逐利的党员干部给予了警示,进一步强化了政治信仰的重要性。其次要坚持历史担当。历史不断发展,贯穿古今和未来。领导干部带领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功成不必在我”思想要求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发扬脚踏实地、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担当精神,切实做到有责、负责、尽责,胸怀大我,舍弃小我,功成利千秋。
二要坚守“四个意识”,树立打好基础利长远的思想境界。加强“四个意识”教育归根到底是对干部理想信念的强化。“讲政治、守大局、向核心、齐看齐”的意识是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最基本要素,是做长远打算的思想指南,领导干部必须持之以恒地落实好。首先要坚定信念,既包括政治和道德层面的信仰,又包括在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信仰;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领悟精华,培养政治自觉性,明确方向立场,增强政治敏感度,提高政治辨别力。其次要树立起大局观念,重视国家、集体与人民的整体利益,抛弃狭隘的利己思想,体现“功不必在我”的胸怀。再者,领导干部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领导集体这一核心,做到思想、工作、生活始终遵循党中央的指示,对党忠诚,坚决维护领导核心。最后,干部必须培养起看齐意识,不仅向中央看齐,更要向在工作中有突出政绩、真心为党和人民作贡献的党员干部看齐,向一切造福人民的长远事业看齐。
三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理清显功与潜绩的辩证关系。“功成不必在我”既强调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干劲,同样注重处理好显功与潜绩之间的关系。树立“功成不必在我”意识,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干事创业要有扎实苦干、钉实钉牢的韧劲,胸怀党、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大局,不务虚功、不朝令夕改,秉持好党的优良传统,做到抓铁有痕,担起长远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打破队伍中存在的“自我设计”思想、“官本位”思想、“晋升思想”、“混经历、搞包装”以及“表面工程”、“轰动效应”等错误的“显功”思想,牢固树立起“干老实事、讲老实话、做老实人”的为民意识;狠抓落实并立足长远,一步一个脚印,重视潜绩对显功的积累作用,多积有利于子孙后代发展的尺寸之功,保持显功与潜绩的动态平衡。
(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集唯物史观、党的执政宗旨和规律、共享发展理念、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等为一体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的至高地位。
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被提上了新的日程,成为了做好民生工作的有力抓手,故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需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必须肩负起凝聚和服务群众的职责,要对群众做到心中有爱、耳听八方,切实保证政策落地和人民群众享有最大话语权。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摆脱官气,主动进行随机调查研究,最大化体察民情民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在处理扶贫攻坚的矛盾中,保障精准到位、脱贫普惠到位,以改善最广大人民生活、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为着力点。
二要提高公仆意识,贯彻好共享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再次强调了领导干部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一方面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国情,增强人民情怀,从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入手,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应有的权利,满足人民对生态美丽等美好生活的高层次要求。另一方面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在平等共享中迈向共同富裕。
三要保持清廉务实作风,重塑“傻子精神”。新时代执政党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夯实领导干部的组织作风,培育“愚公精神”、“傻子精神”。其一,领导干部要注重德性养成,自觉处理好党风政绩与家庭风气之间的关系。坚持运用好传统美德以营造风正气清的家庭氛围;坚持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工作技能,创造努力奋斗、联系群众、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坚决抵制权财色诱惑,杜绝“拜码头”文化等官僚作风、圈子作风,在党内树好榜样,净化党风,塑好民风。其二,干部要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从心底关心群众、奉献群众,以基层群众的切实需求而不是以创造“形象工程”作为工作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做人民百姓的孺子牛。
(三)培树“绿色发展”的政绩观
“绿色政绩”观是指以绿色生态、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为考核指标的政绩观,这是建成“美丽”中国的理念依托。领导干部要树立“绿色政绩”,首先要从转变观念着手。
一要坚持底线思维,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首先要增强底线意识,使政绩底线、风险底线与生态底线相统一。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青山绿水对于保证永续发展的关键作用,在追求政绩时秉持好“生态戒尺”,破除以往的GDP论,守好生态环境的底线,将因发展而产生的生态破坏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平衡好政绩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改变生态危机境况,借助绿色发展理念创造绿色政绩。领导干部不仅要守住生态底线,更要在“保底”、“守底”的基础上积极有为,走出绿色发展困境。习近平多次借“两山理论”强调绿色发展和绿色政绩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领导干部既要努力摆脱生态恶化的危机,建造绿水青山,又要发挥能动性,运用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变为可量化的经济增长点,使人民在宜居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效益,创造实实在在的绿色政绩。
二要加快绿色政绩制度化,整治“绿色腐败”。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存在打着环保工程、绿化招标、施工采购、园林设计等旗号而进行“绿色腐败”现象,必须尽快制定并完善绿色政绩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以牺牲生态求政绩而换取晋升机会的领导干部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对真正取得绿色政绩的干部加以表彰奖励,激发干部创造绿色政绩的积极性。比如,加快落实绿色政绩负面清单与责任清单制度。绿色政绩责任清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明确自身应承担的生态发展责任与义务,克服“绿色腐败”等弊端;负面清单制度,将破坏生态、不良执法行为、不良执政风气等问题及人员列入黑名单,使相关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增强法治观念,防止其触碰生态这条高压线。
三要完善绿色政绩考评体系,扭转奢侈化、媚外化、景观化等绿化现象。据了解,不少干部用金钱堆砌绿色政绩,在城市森林建设中过于奢侈,大量购置水土不服的昂贵景观树,甚至出现“为了城里一平方,破坏山里一亩林”等为政绩而绿化的现象。基于此,必须对领导干部生态政绩的考评标准体系进行细化与完善。在考评工作中,既要进一步规范绿化工程中的含绿量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更要重视因绿化而引起的生态效益、民生效益及政府支出清单情况等,杜绝绿色政绩“黑账本”和“虚数字”的产生。
(四)杜绝“隐性形式主义”
“隐性形式主义”是指为完成政治任务而潜藏在各种高调宣传、形式合法的政策文件中的“政策空悬”、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新变种。杜绝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这种重文件圈阅而轻落实的现状,需要发挥监督、制度与干部自律的优势。
一要发挥政绩监督效应,改变“痕迹主义”多发的现状。为“迎检”而呈现的“痕迹主义”已成为“隐性形式主义”的重要组成,既严重影响到领导干部工作效率,更助长了选择性落实、“可视范围内”落实、基层伪造落实等“隐性形式主义”之风,对此必须加大监督力度。首先,加强社会监督,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等的作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需要多方监督主体同时发力,既要发挥权力监督的优势,如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及监察和审计监督等,还要发挥舆论媒体、人民大众等社会监督的作用,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其次,健全干部政绩“回头看”的监督机制。要使常看常查与干部执政周期同步,健全监督追究长效机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隐性形式主义”痕迹层层彻查、长期追踪。最后,强化对“关键少数”(指中央政治局、省部级干部及县委书记)的监督。“一把手”的腐败是广大干部产生形式主义思维的始作俑者,是影响政绩的污染源。因此要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程序,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云监督”平台提高监督水平,借助政治巡视、“政治体检”等监督新举措强化监督力度,使领导干部获得经常性警觉,以此保证领导干部在透明的工作环境中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二要强化制度机制约束,形成真抓实干的氛围。其一,完善领导干部纠错与奖惩机制。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保护实干者、勇于承担者和创新者,使干部敢于甩开膀子干事创业;对因政绩创新、大胆试验、不拘泥于“形象工程”而导致工作失误的干部可减轻或免除责任,鼓励创新。同时,对慵懒散漫、敷衍了事、作风腐化及为政绩而搞形式的领导干部给予惩戒批评,降职减薪,形成威慑,敦促其纠正错误,求真务实,摆脱“隐性形式主义”的腐蚀。其二,实施问责追究制。强化问责终身追究制,拓宽问责领域,创新追责形式。在党员干部自我问责基础上开展党组织的“约谈问责”,不断创新追查方式,不仅对存在“隐性形式主义”作风的干部问责,也对所涉及的各种量化评比材料等追查问责;不仅在中央层面实施问责,还要将问责延伸到基层,对存在问题者予以严惩。其三,健全干部实干政绩保障制度。好的政绩保障制度对遏制形式主义作风的新变种有重要意义,首先要解决好干部的人文保障问题,包括对“务实者”、“实干家”等优秀干部增强人文关怀,落实好经费保障制度等,使领导干部从心底拒绝作假。其次要使政绩与人事制度、人才发展体制等相挂钩。对实干政绩考核合格的干部,破格进行提拔晋升,保障优秀年轻干部和一线干部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整个领导班子获取更多的新生力量,释放更多活力。
三要提高领导干部自律意识,加强党性政德修养。根除“隐性形式主义”的毒瘤,除了监督与制度等外部制约外,还必须重视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建设,发挥内省自律的约束性。其一要强化正己自律、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思想,始终以群众路线教育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使之对一切假、虚、空的政策工作说不,从内心身处为民着想,干实事,解忧排难。其二要争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领导干部。干部应不断锤炼党性,增强对理想信念的认同,明确为官大德。牢固执政宗旨,增强为民服务思想的认同,守好社会公德;做到为官与做人相统一,保持廉洁自律的操守,恪守为官的底线思维,规范个人私德。
(五)提高政绩考核科学性
树好科学政绩观,离不开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
一要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一方面要拓宽考核内容与范围,尽量结合政绩实质价值、政绩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人民的满意程度、人文和谐程度、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等多重要素指标,对“硬实绩”与“软实绩”等内容进行全面考核。另一方面要增强考核指标的时效性与有效性,考核指标是历史变化的,新时代与之前时期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体现出“不变”中的“新变化”。
二要创新政绩考核方式。其一要做到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单位可以将干部的政绩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化积分管理系统,“跟踪问政”,定期考核并相应地进行政绩上的减分加分,最后量化累积考核。同时还要完善定性考核系统,在绩效考核时针对那些表面化的政绩,应由现象看到实质,对人民有益的、创新性的、先行先试的工作业绩,应给予鼓励与保护。其二要推进政绩考核日常化、公开化、制度化,力求使“考绩”工作成为党政工作的常态,提高群众、基层工作人员对政绩考核的出席率,进一步充实完善相关制度,保证其与生态审计制度、干部晋升制度等有序衔接。
三要加强政绩考评结果的运用。第一应坚持科学导向,增强考核成果实用性。政绩考核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约束领导干部,不断完善自身行为,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所以需要充分运用和发挥好评价结果的现实指导作用,督促领导干部及时发现不足、纠正问题、处理难题。第二应推进政绩考评结果与薪资水平相挂钩。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故而可以将政绩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奖罚和薪资相联系,发挥出经济利益对干部工作的适度激励作用。第三应借助评价考核结果促进执政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带“病”的干部重新考量,杜绝“带病提拔”,对政绩突出者委以重任。
新时代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领导干部必须通过筑牢“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绿色政绩观”,并通过完善外部监督与内省自律的约束机制,杜绝“隐性形式主义”、提高政绩考核科学性等举措,彻底改变“面子政绩”等错误思想,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政绩观,推动社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