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供销社培育“新六产”
——以山东省为例

2018-04-01红,梁辉,王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供销社农产品融合

朱 红,梁 辉,王 喆

(1.山东行政学院,济南,250014;2.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济南,250013;3.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明确了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三农”问题带来新希望,给农民增收带来新念想,给农业提质增效带来新向往。乡村振兴要着眼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整合乡村农业发展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新六产”理论的来源与含义

2015年底,中央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初山东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村要培育“新六产”、构建“新六产”、“新体系”的部署要求。“新六产”在产业内涵上,坚持“三链重构”,即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在产业方向上,聚焦“四种业态”,即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六产”使农业拥有独特的资源特色优势、核心要素引领优势、功能拓展和产出绿色高效优势,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观念的提升,是农业产业化的创新,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供销社作为经济合作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推动力,是农业社会化的生力军,是为农服务的市场主体,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起到强劲有力的粘合剂作用,在农村“新六产”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山东省供销社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发挥综合服务优势,整合供销系统资源,把农村“新六产”作为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打造以农业为基础、三产联动发展的新体系,推动供销经营模式向“新六产”转变,加快构建同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组织体系。

二、山东省供销社推进“新六产”的做法

2014年4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全国供销总社在山东开展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12月2日在山东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上,山东省供销社首次把“六次产业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安排部署。[1]

近年来,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城乡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优势,从机制创新入手,积极探索完善运营机制,推进农村“新六产”,逐步形成了六种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径。

(一)开展土地托管助推融合发展

针对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民外出打工顾不上种地、在家种地耽误打工赚钱等现实问题,县级供销社和基层社创新开展了针对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半托管和全托管服务,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有效推动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助推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平均每亩可为农民节支增效600元以上,供销社实现服务收入100元以上。2016年汶上县供销社在托管土地面积40万亩的基础上,组建汶上联创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小麦深加工,在北京、济南等大城市打响了“中鲁绿叶”山东大馒头品牌,日加工面粉10万斤,年消化小麦2.5万吨,助农增收460余万元。

(二)农资流通延伸连动融合发展

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积极转变经营方式,从营销为主向为农服务延伸,向上开展产品研发、肥料生产,向下开展农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以农资经销为纽带,把其它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全产业链的紧密融合。烟台市农资总公司在强化农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工作,创新“生产加工车间+检测实验室”模式,2016年在山东省建成智能配肥服务站18处,对外服务智能配肥站30处,先后投资建设了3处配方肥生产企业、2处有机肥生产企业,年产销配方肥20万吨,优质有机肥5万吨;与湖北富邦合资建成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年产10万吨的新型肥料项目,并参股了美国美盛、云天化、山西丰喜华瑞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化肥企业。

(三)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推动融合发展

依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原则,由县市农业服务公司联合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作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性载体,把农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仓储、批发、销售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产业链融合起来,形成了“新六产”的强大驱动力。[2]截至2016年9月底,建成和在建为农服务中心达到1251处,配备智能配肥设备919套、植保飞机732架,完成土壤检测2756万亩、智能配肥2491万亩、飞防作业2190万亩。比如高密市供销社组建了专业化的高密孚高农业服务公司,到2016年底,建成15处乡镇为农服务中心,共发展订单小麦4.2万亩,订单玉米5.1万亩,收购价每公斤高于市价0.24元,仅此一项每年助农增收就达到1400多万元。

(四)实施农超对接带动融合发展

全省供销社系统突出“地产地销”理念,利用庞大的日用品连锁经营网络服务优势,采取“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超市+合作农场+种植基地”等方式,引导日用品公司与县域或周边的蔬菜、果品等农产品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把市场信息及时传导给生产者,以最快的效率将大宗生鲜农产品直供超市,既减少了物流成本,又保证了农产品质量。桓台联华超市公司通过实施农超对接,使农产品流通平均降低成本25%。[3]

(五)推进农产品加工引领融合发展

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目的,社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基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签订长期供销合同,采取“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基层供销社牵头参股领办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并按订单收购,三方密切合作,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引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到2017年9月份,山东省供销社系统有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农产品类合作社11742家,积极同基层供销社合作,建立农产品基地,带动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

(六)打造电子商务带动融合发展

2014年起,省供销社按照“前台多样化、中台模块化、后台一体化”模式,打造全省电商“一张网”,把系统内外流通网络、物流配送、农产品生产加工、日用品农资渠道、城乡社区服务等资源聚合起来,实现生产、加工、营销、融资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通了农产品大宗交易、农超对接、全网营销多个上行通道,降低了日用品、农资采购成本,实现了经营与服务高度融合。2017年已有113个县市区接入“供销e家”平台,初步形成全省电商“一张网”。

三、推进“新六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有企业带动能力不够强

总体而言,供销社系统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少资金技术实力雄厚、深加工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和著名品牌,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能力有待提升。2017年山东省供销社系统拥有控股企业901家,其中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控股企业只有78家,超过10亿元的只有8家;而且大多数是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更是短板,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控股企业只有5家。

(二)三产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力度不够

省供销社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动的县级农业服务公司和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是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平台,但由于投资大、公益性强,受资金制约严重。另外,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弱化,商业银行融资成本高,政策性银行尚未开展为农服务中心建设贷款业务,影响了为农服务中心建设。

(三)服务功能拓展和创新不足

供销社系统除农业社会化服务外,与农业融合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再生资源回收、农民培训等为主,涉及养老幼教、医疗卫生、文体娱乐、费用代收代缴、便民金融、家政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拓展较慢,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农业保险、农村电商、休闲旅游、消费合作等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缺少高附加值的精品项目,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还有待深度开发。[4]

四、依托供销社,进一步推进“新六产”的对策

供销社系统应积极发挥综合服务优势,立足优势特色产业资源,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企业为重点,抓主体、优服务,强市场、建品牌,推电商、拓领域,深入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主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一)抓主体促融合

推进农村“新六产”发展,关键是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引导社有企业、农批市场、连锁超市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通过相互参股、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推进“新六产”过程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一是农资企业要主动融入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抓好生产销售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为农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上,通过为农服务中心的测土配方和智能配肥系统、庄稼医院,实现由农资生产销售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二是农产品企业要坚持抓基地、活流通、创品牌,着力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争创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探索组建多种形式的消费合作社,形成产加销一体化链条。三是日用品企业要加快实体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强化网上销售和线下体验功能,形成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格局。四是再生资源企业要着力调整优化经营品种,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旧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拆解等高附加值业务,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经营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五是社有大型企业要借助资本市场膨胀规模、壮大实力,加大科技研发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向农业装备制造拓展,打造除动力以外的农业装备“航母”。六是农业服务公司要优化机型配置,增强服务能力,更大范围开展联合合作,形成全省供销社飞防服务“一盘棋”,打造服务品牌。

(二)抓服务促融合

推进农村“新六产”发展,必须强调和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基点,将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更好地发挥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探索新路,提升为农服务水平。[5]一要围绕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加、贮、销等环节,全面推广“菜单式”“保姆式”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模式,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系统土地托管面积达3500万亩。[4]二要在重点服务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对分散经营农户,通过社村共建,由村“两委”牵头组织农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合耕地,连片成方,开展规模化服务。三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托管服务向经济作物、养殖业延伸,发展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畜禽养殖业全程服务和畜禽排泄物统一处理。四要加快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制定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BT、PPP等多种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力争到2020年建设1500处为农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省涉农乡镇全覆盖。同时,购买先进设备,引进专业人才,着力提升智能配肥、农机服务、农资供应、烘干仓储、统防统治、农民培训、综合服务窗口等综合服务功能。

(三)抓市场促融合

农产品流通市场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推动“新六产”的重要载体。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推进,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消费日益呈现功能化、多样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的趋势,加快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批发市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有利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6]一要合理布局建设供销社系统农产品市场,加快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市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县级示范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协调发展格局。二要推进农产品市场改造提升,健全完善交易场地、质量检测、电子结算、信息服务、冷藏储存等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和综合服务能力。三要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业务,积极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生产基地挂钩,引导双方诚实守信,建立较为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产后商品化处理领域拓展,完善储藏、加工、配送功能;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下游延伸,构建与连锁超市、精深加工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有机链条,满足对农产品的多层次需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四要引导社有企业、连锁超市、农批市场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建设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7]与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批发市场以及学校、企业等单位直接对接,开展直采直供,助推三次产业有效连接。力争到2020年,山东省供销社系统新建和改造5家区域中心城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0家市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60家县级示范性农产品交易市场。

(四)抓品牌促融合

打造农业品牌,需要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现代流通,这些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各个领域,为推动“新六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省供销社致力把供销社系统打造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一支生力军和综合服务平台,土地托管、村社共建已成为亮丽名片,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推广;“鲁供”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抓品牌促融合,一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供销社制定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提高农业规模化服务水平,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着力打造山东供销整体品牌。二要加大涉农扶持资金向供销社倾斜力度,推广“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模式,采取共建基地、共创品牌等方式,建设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一批区域性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三要开展名品、名店、名企“三名”创建工程,围绕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等网络建设,实施供销社品牌价值提升项目,从质量、服务、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方面提升品牌竞争力。力争“十三五”期间,全省供销社系统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级以上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名牌农产品品牌总数达到50个。

(五)抓电商促融合

当前,农业已步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互联网不仅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多信息,推动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无缝对接,而且可为农产品销售插上信息化、网络化的翅膀,应加快实施“供销社+互联网”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国家队”。一要以山东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有限公司为龙头,搭建商品联合采购平台,采用B2B商业模式,整合全省供销社系统采购信息,向社有企业全面放开采购渠道。二要按照统一标识、品牌营销、安全可靠的原则,对山东省供销社系统优质农产品进行策划包装,通过京东“山东供销馆”统一营销推介,重点打造“鲁供”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并全面接入“供销e家”电商平台,形成全系统农产品和大单易储农产品联采分销体系。三要发挥山东供销京东农贸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动作用,按照资本联合、信息整合、业务融合的思路,省、市、县三级整合组建县级供销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实现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与省级平台全部对接。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系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覆盖80%以上的县,创建50个左右的电子商务示范县。

(六)抓功能促融合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三产融合发展越来越紧密、路子越来越宽广。供销社系统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展服务经营领域,大大拓宽了“新六产”的发展空间。一要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范围广、产业类别多的综合优势,充分利用农产品基地和农业示范园,引领带动农民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促进农业“接二连三”。二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农业与教育、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三要重视发展农业新业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探索会展农业、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以加快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要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山东供销融资担保公司的作用,进一步扩大系统内融资担保合作业务,探索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支持有条件的供销社依法设立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开展互助合作保险业务;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五要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功能,开展日用品和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可再生资源回收等业务同时,汇聚政府部门、有关专业团体等社会服务资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培训、就业、医疗卫生、电子商务、便民金融、费用代收代缴等多样化服务。[4]

[1]鲁讯.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在临沂潍坊召开[EB/OL].http://www.chinacoop.gov.cn/HTML/2014/12/05/97853.html.

[2]刘险峰.供销社服务规模化与农业现代化之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12).

[3]常理.坚持为农宗旨 探寻改革路径[N].经济日报.2017-05-22.

[4]中共济南市委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E].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2016-04-05.

[5]经济日报.供销社综合改革一年多“升级版”供销社在干啥?[EB/OL].http://www.farmer.com.cn/xwpd/jjsn/201607/t20160715_1224997.htm.

[6]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02).

[7]王晶晶.发挥供销合作优势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6-01-19.

猜你喜欢

供销社农产品融合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融合》
统计信息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