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8-04-01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农村处副处长研究员博士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农村处副处长,研究员、博士
中共云南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农业发展由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转变的新形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不断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云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农业发展质量不足问题也非常突出。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云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当务之急。一方面,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之后,人民美好生活不仅需要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洁净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作为农业大省的云南,依托多样性的资源条件,生产出的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生产出的农产品品种齐全、花色繁多,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但分等分级少,缺乏个性化产品。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必须加快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才能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另一方面,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竞争力来看,云南农牧渔、种养加各产业门类齐全,花果菜茶等农产品在全国都居重要位置,产品产量和产业产值都有相当规模,但市场竞争力与农业大省地位不相称。从品牌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质量、就是市场号召力。当前云南农产品多,但杂而不响,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更少。这与“产业兴旺”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实现产业兴旺,必须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增产增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态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做到适区适种,逐步形成品种互补、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布局。选择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等重点作物,创建特色园艺产品优势区,积极发展独特品种、特殊品质和特定区域的产品。二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加速生物农药、绿色饲料推广运用。选择重点县市整建制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全程绿色防控试点。抓好《农药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三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工程节水、品种节水、农艺节水、设施节水,加快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四是实施生产跟踪机制。建立生产台账,从源头管理好农业投入品,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末段抓好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全程无死角推进清洁生产和加强污染防治。五是深入开展绿色投入品的开发、研究和运用。建立绿色发展稳定投入机制,农业项目资金要由产业发展扶持向绿色清洁生产引导转变。六是开展示范试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畜禽粪便还田、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处理等试点,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膜回收等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创建。
推进农业优质化发展。坚持提质导向,加强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中高端产品占比。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推进标准化生产,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制修订一批农药残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标准,提高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推进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立生产记录台账,把是否按标生产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条件。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一批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二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适当扩大到节肥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草莓、芒果等名特优作物产区,并选择一批县市开展整建制试点。三是优化产地环境。加强退化耕地综合治理,选择土地退化、土壤酸化及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等区域,开展地力培肥综合治理。加强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重点抓好重金属污染地的修复治理。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管出”优质的农产品。积极配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的制修订,落实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推进农药追溯体系建设,加大高毒农药禁止使用力度。加强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项目安排、农产品品牌评定等挂钩,率先将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将新型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实行“黑名单”制度。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争取以省为单位进行整建制创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加强行业监督自律。
推进农业特色化发展。云南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时提出“要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要求,推进农业特色化发展。一是突出区域特点。依托云南省内各区域资源条件及特点,突出地域物种多样性、气候多样性、地形多样性等特色,围绕不同市场细分需求,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二是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高集约度、高科技农业,发展品牌农业,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发展多样性农业,一定要在“特”上做文章,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三是深入挖掘特色产业潜力。挖掘稀缺性、用好时间差、打好错季牌,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大力挖掘整理、广泛宣传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因地理生长条件独特所形成的色泽、风味、香气、外观和口感等独特品质,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云南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独特品质,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开发消费潜力,创造出新市场。四是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建设好云南省临沧市临沧普洱茶、云南省元谋县元谋蔬菜、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小粒咖啡这三个云南入选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大争创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力度。加快省级特优区建设,落实特优区建设规划,划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田园综合体。开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强县创建行动,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五是推动优势农产品“走出去”。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行动,支持茶叶、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出口,探索建设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鼓励企业申请国际认证认可、参与国际知名展会。六是加强政策支持。研究出台优势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财政奖补政策,加快农业保险发展,加强风险防控。
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实施高原特色品牌战略,加强“三品一标”认定认证,着力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整体品牌,树立绿色、生态的农产品牌形象,将茶叶、花卉、核桃、咖啡、中药材等产业打造成为全国第一产业。一是打造区域品牌。通过打造品牌引领农产品按照量化标准生产加工,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保证农产品品质,彰显高原特色,打造像斗南花卉、普洱茶、通海蔬菜、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新平褚橙等这样的区域性品牌。二是开展名特优新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在已有的农业品牌中,认定一批承载民族文化、体现高原特色、展现农业科技成果、深受群众信赖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三是通过展会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农交会、茶博会、“双新双创”博览会等全国性展会,搞好品牌营销活动。通过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集中展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就,举办品牌推介活动,拓展高端优质健康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知名度。通过中国昆明茶叶博览交易会展示云南茶产业发展成就,传承和弘扬茶文化精髓,促进茶叶交易和消费,推进云南茶产业品牌建设。四是积极参与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将品牌建设与“三区三园”建设、绿色食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五是强化品牌质量管控。规范名牌农产品认定,加强名牌农产品监督管理。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含金量”。加强品牌争创、注册、推荐等服务工作,加大对有机、绿色和无公害的认定力度。各级农业部门要研究制定扶持品牌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激励保护机制。六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叫响“云系”“滇品”整体品牌,鼓励企业以工匠精神打造优质产品品牌,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驰名中外的品牌产品。通过培育整合品牌,创评一批品质好、规模大、效益高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名牌,努力让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叫响全国、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