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大湖区资源环境协同发展及对环洞庭湖区的启示

2018-04-01石忆邵曹向阳石棕根

上海国土资源 2018年3期
关键词:洞庭湖区湖区湖泊

石忆邵,曹向阳,石棕根

(1.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上海 200092;2. 邵阳市工商银行,湖南·邵阳 422000)

1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可持续发展浪潮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强烈感召下,世界各大湖区的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受到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主要研究成果聚焦于下列几个方面:

1.1 湖区资源开发与景观规划研究

庄大昌等剖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观光农业资源的地域分异特征,提出了分类开发模式与设想[1]。蔡琴运用SWOT方法,综合分析了环洞庭湖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整合措施[2]。Farhadzadeh等研究了大湖地区的水力可再生能源资源,通过对伊利湖波浪、浪涌和湖面波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湖泊中存在着潜在的能量,从湖面波动和风暴潮考虑,可能适合于产生有意义的电力水平,开发一个人工的“潟湖”[3]。Klug认为:认识景观的复杂性是提出未来景观发展战略,预测景观变化的长期影响,评估未来景观资源需求的必要前提。除了以及景观生态因素以外,景观规划还必须考虑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因素。并将状态概念与空间显性规划过程相结合,通过引入奥地利萨尔斯堡市的一个湖区案例,对景观视觉进行描述和分类规划引导[4]。

1.2 湖区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研究

Lukács等对匈牙利潘农生态区(Pannon Ecoregion)的湖泊大型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认为自然和人工湖泊是人类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大型植物的导电性、湖泊宽度、高度和水深是影响最大的变量[5]。Chin等基于加拿大大湖沼监测计划(GLMMP)收集的鸟类群落数据,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对大湖地区沿岸湿地的生物完整性指数(IBIs)进行了比较研究[6]。Moore指出:尽管在全球范围内迁徙水鸟和沙禽非常重要,但大多数盐湖的监测都很差。美国西部大盆地的阿伯特湖即是一例,该湖是西半球海岸鸟类保护网的重要栖息地,它的接近历史最低水位和超高盐度已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应当重视恢复主要栖息地的生态功能与价值[7]。

1.3 湖泊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区域差异研究

柳易林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测算;基于退田还湖背景下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提出了生态区划的初步构想[8]。梁守真等利用遥感影像资料,对洞庭湖区各县市不同年代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分析;继而采用变异系数对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展开了定量测度,揭示了差异产生的原因[9]。徐伟平等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条件价值法等多种方法,定量估算了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10]。

1.4 湖泊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与效应研究

熊鹰、汪为青等分别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例,在对其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的基础上,探讨了退田还湖工程中生态补偿额的定量测算问题,提出“以主要生态服务价值量作为生态补偿量的基础依据”的观点[11-12]。刘慧杰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在湿地恢复期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对生态补偿机制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13]。李惠梅等认为:只有在生态保护行为意愿和福祉损失的基础上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界定利益相关方和区域的生态保护责任,才能构建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14]。

1.5 湖区环境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刘沛林认为:洞庭湖区的环境退化主要源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失衡,其中人为因素起了主要作用[15]。熊建新等对洞庭湖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分析,指出现行的“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提高生态承载力的主要阻碍因素[16]。Farhat等人研究了洪水对埃及纳赛尔湖区沉积物分布和运输方式的影响,指出纳赛尔湖沉积物是多相的,主要是淤泥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17]。Alighalehbabakhani等利用土壤和水评价工具(SWAT)对劳伦特大湖流域12个水库的泥沙累积率进行评价,以估算其剩余库容量[18]。Knights等使用水文气候模型和高分辨率的水文数据,对五大湖沿岸的地下水直接排放和隐藏养分负荷的脆弱性进行评估预测,指出虽然基于模型的直接地下水排放的估计和营养负荷的脆弱性对管理大湖水质很重要,但直接的野外观测对于量化通量仍然是必不可少的[19]。Karthe研究了中亚和东亚干旱区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主要河流湖泊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亚和东亚干旱区也是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河流和湖泊的家园,这些水体在20世纪中叶之前一直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其后,城市化、集约化农业和采矿活动开始在该区域环境中留下了大量的足迹。在最近几十年里,该地区的水体因水的开采和污染物的影响而大大改变了。以贝加尔湖、咸海、塔里木河流域为例,人类活动对中亚和东亚干旱区的大河流和终端湖泊的影响已显著增强[20]。

1.6 环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保护与管理研究

城市发展对城市湖泊的影响非常普遍,从而使得湖泊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如湖泊填充物、土地利用变化、岸线侵蚀和垃圾倾倒,在大都市雅加达造成了近10%~20%的城市湖泊损失。雅加达的城市湖泊面临着复杂的问题,需要实施一项全面的管理计划,以便有效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还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活。基本要求是,城市湖泊应按照其周围的特点、条件和功能环境进行管理[21]。Okpara等以乍得湖盆地为例,分析与气候适应、水治理和冲突管理有关的跨界政策和干预文件,旨在确定适应性—水—和平三者之间互动联系的相互依赖关系[22]。贺晓英等在分析北美五大湖地区的发展过程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23]。郭辉东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并探讨其建设方向与重大举措[24]。周利君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战略重点及战略措施[25]。

由上可见,近20年来关于世界主要大湖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各环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但是总体来看,单个区域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多,系统分析和总结提炼方面的研究成果明显偏少。因此,本文试图对世界主要大湖区的发展经验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出对环洞庭湖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2 世界大湖地区的主要发展经验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分析归纳和总结提炼世界大湖区的主要发展经验如下:

2.1 积极实施转型发展理念

(1)彰显“都市型湖区经济”转型理念

《中国湖区开发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认为,湖区经济是环绕某一湖泊或湖泊群,水陆相依,以渔业、珍珠业等商品农业为基础,农村经济活动为主导的区域经济网络[26]。遗憾的是,虽然他们把湖区经济视为一个区域性经济网络,但仍然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前提的农村经济网络,而不是以中心城市强大的经济功能向周围地区辐射而形成的城市经济网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向城市经济社会的演进,我们应当以都市区的视野来重新审视湖区经济。换言之,当今的洞庭湖区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农村经济主导功能区转变成为一个都市经济主导功能区。“安全洞庭,绿色洞庭,人文洞庭,数字洞庭”的提法就是很好的证明。

(2)实施“退田还湖”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以前,环洞庭湖地区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往往通过“围湖造田”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从而导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萎缩和破坏。作为五大湿地类型之一,湖泊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科学考察、休闲旅游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工围湖垦殖加速了湖泊的自然萎缩进程,削弱了其分洪蓄洪能力,进而放大了洪涝致灾能力[27],因而退田还湖工程是恢复环湖地区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退田还湖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足够的补偿,以及为生态恢复所做出的贡献能否得到认可[11]。退田还湖不应只考虑缓解洪水压力,更应考虑到湖区整体生态功能的最优化。

(3)倡导“生态手印”发展理念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洞庭湖区的农田、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湖区非农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湖区县域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质量的协调性较差[16]。因此,我们更应当创造一种超越生态足迹的“生态手印”(ecological handprint)[28],即主动参与到善待湖泊、珍爱环境、节约资源、理性消费的积极转变之中,以实际行动来努力降低环湖地区的“生态足迹”及人类行为活动对湖区环境的负面影响,追求文化上更丰富、精神上更充实、物质上更节俭和高效的生活方式,创造更加公平且可持续的福祉。

(4)践行区域协同发展理念

洞庭湖区包括洞庭湖水域(湿地)及其周围的冲积平原、环湖岗地和丘陵地区等不同生态经济功能区域,需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有竞争力的经济、有凝聚力的社会、有吸引力的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治理和保护。此外,应在抓好整体规划的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分区规划,形成上下协调、区域联动、竟合适度的发展格局。

2.2 动态谋划主导产业定位

一般来说,传统的湖区经济大多以湖泊或湖泊群为依托,围绕湖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以水利、水运、水电、水产和水上旅游相结合为特征的产业结构。据研究,洞庭湖区淡水珍珠养殖量和年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已成为湖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9]。但是,无序的珍珠养殖点源污染已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需要逐年压减、严控规模的限制发展类产业。

北美五大湖地区从森林采伐、矿产开发和谷物生产起步,逐步发展农场机械、面粉加工、造纸业、家具业、肉类加工、工具制造等加工业。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芝加哥市政府重新制定城市规划(“芝加哥规划”)[30]。该规划的主要亮点有:(1)将湖滨地区视为永久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禁止在湖滨岸边向外100m范围内建造任何建筑,以加强对湖滨地区自然环境的保护。(2)调整芝加哥市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定位,重塑以第三产业(金融、会展、旅游)为主导产业的中心城市形象。(3)配套出台以湖滨保护为中心的各种城市发展条例、发展规划的设计大纲等,为规划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主导产业的更新与转换,有效推动了芝加哥湖滨地区的城市更新,使其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和会展中心。

2.3 协同构建一体化的湖区生态系统管理体系

在北美五大湖地区,一些产业的发展也曾经对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工业废水、化肥和有害农药、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污染。面对诸多环境问题的挑战,美国和加拿大通力合作,联合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动态地调节和治理湖区污染。通过《五大湖水质协议》的签署、实施和多次修订,限定磷排放总量,禁止永久有毒物质的排放;通过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对特定污染区执行生态修复行动计划,同时实行关键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成立大湖区渔业委员会,保护湖区经济资源,预防外来物种入侵[31]。两国的互动协作,有效促进了五大湖地区一体化的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的建立,较好地维护了湖区的环境质量。

2.4 健全完善良好互动的协调机制

要保持湖区建设的长期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区域总体规划。国土部门、交通部门、产业部门、水利部门等对湖区发展均有各自角度的布局方案和规划构想,湖区相关市县和城镇也有自己的布局和规划。一方面,这些不同层次的规划如何衔接?国外较为成功的做法是由智库(如:水资源理事会、环境质量理事会等)居中协调,因为由众多专业人士组成的智库不仅熟悉湖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而且他们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独到认识,因此,由他们来参与和主导各种各样的规划,有助于对湖区发展最为妥当的项目的选择与实施。另一方面,这些不同部门和区域的利益如何协调?完善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如管理委员会、渔业委员会、政策委员会、省长(州长)或市长协会、城市协约等)和补偿机制同样刻不容缓。

另外,新加坡“整体政府”的理念[32]也值得湖区跨区域联合管理机构借鉴。首先,明确各政府部门在湖区建设、发展、管理和保护中的权责,彻底杜绝部门间相互推诿现象,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其次,要求政府官员树立一种做事考虑溢出效应,考量不同举措如何影响其他机构的政策和计划的新思维,从湖区整体利益角度权衡取舍,推动各部门互动协作,最终实现湖区生产繁荣兴旺、生活幸福安康、生态优美宜居的发展目标。

3 对环洞庭湖区的启示与建议

(1)应当以都市区的视野来重新审视现代湖区经济,它是一个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网络系统。尽快联合常德、岳阳、益阳3市,共同组建环洞庭湖区的紧密协作型都市经济区。在抓好整体规划的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分区规划,形成上下协调、区域联动、竟合适度的发展格局。建议成立环洞庭湖区发展智库,对跨区域发展中的有关事项进行居中协调。

(2)为了有效减少人工围湖垦殖的负面效应,充分发挥湖泊湿地功能的多样性,环洞庭湖区应当实施“还地为湖、退滩还水”计划,坚持不懈地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环洞庭湖区应当率先创造一种超越生态足迹的“生态手印”,以实际行动来努力降低环湖地区的“生态足迹”及人类活动对湖区环境的负面影响。要通力合作,联合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动态地调节和治理湖区污染,保护湖区资源,着力提升湖区环境质量。

(4)环洞庭湖区要突破仅从自身的资源条件来谋划其主导产业定位的传统思路,借鉴五大湖地区的产业更新经验,在切实加强湖滨地区公共空间保护的基础上,重塑以第三产业(旅游、文化、会展等)为主导产业的区域产业格局。

(5)尽快健全和完善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和补偿机制。各级政府官员应当树立一种做事考虑溢出效应、做决策考虑外部性、制定政策考虑相互作用的新思维,从环洞庭湖区的整体利益角度进行综合平衡和权衡取舍。

猜你喜欢

洞庭湖区湖区湖泊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奇异的湖泊
基于GIS的洞庭湖区水土流失变化监测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
洞庭湖区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